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追求,让我抓住一条“大鱼”

张国东

我是一名普通中学的生物教师,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没有任何官方钦定的荣誉称号,是一名草根教师。却拥有《班主任之友》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天津教育报》书香人物等民间称号。而我的成长,是因为我不甘心做“井底之蛙”,是追求成长的种子在心中萌发。

教育硕士

2004年初夏,学校接到教育局通知,天津师范大学正招收教育硕士。因路途遥远,大家都不愿意报考。已工作近十年的我毅然报考教育硕士。攻读教育硕士,英语是必考科目,可我十年没有学习英语了。备考期间,我首先买来英语四、六级过关辞典,过单词关。接着又做大学英语四、六级模拟试题,不会做的试题虚心向学校里的英语教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十月的入学考试中取得62分的“好”成绩。

2005年初春,我开始攻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为了准时坐在天津师范大学宽敞的教室里,我坚持每天早晨4:30从蓟县汽车站乘车去120公里外的天津,全班同学中我的路途是最遥远的,却没有迟到过一次。为了赶早车,早饭常常与午餐一起并用。

每次上课,为了便于和老师沟通,我喜欢坐在教室第一排的位置。课间休息时,我常常把上课期间没有听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整个班级中,我和每一位老师都是最“亲近”的,因为我和他们交流的机会最多。我是这样想的——到120公里外的天津师范大学上课,每次都要有收获,否则,对不起自己。下午的课程一般安排到下午4点。下课后,我急忙赶公交车到河北区建昌道,从建昌道的河北客运站再换乘返回蓟县的汽车,回到家中,常常是晚上8、9点钟。每次去天津师范大学上课,我坐车的时间大约有7、8个小时,路途的颠簸并没有降低我追求真知的激情。

在天津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力量水平,还大量研读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等方面的书籍,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科学方法;学到了新课程改革先进理念,对于挖掘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帮助。

积极阅读

我校地处天津市蓟县深山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繁华的大都市,大山阻挡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到苦闷的是——这里落后的消费观和贫瘠的文化。我想到了用读书来点亮自己的教育人生,我自诩是一介书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自费订阅《教师博览》(文摘版)、《教师博览》(原创版)、《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德育报》(学校德育及班主任工作版)、《师道·情商》6种刊物,这些刊物大都为月刊,每年我再网购一些书籍,一年下来,大约花掉1000元。当当网或淘宝网等网店有新书上市时,凡是有利于专业成长的书我不惜重金购买,几年下来,网购达近百本。2012年9月份,《李镇西文集》(八卷本)上市后,我立即购买,全面了解李镇西老师的成长足迹,学习他的教育教学精华。

白天忙于备课、上课、批阅作业,晚上是我在书山跋涉的黄金时间,“走近”大师,有“长途跋涉”的艰辛,也有“登上山巅”的幸福体验。我坚持每周读一本专业期刊,摘抄精妙教育小语,每月读一本最新的教育专著,积极撰写读书心得。

读书,不仅让知识把我的心灵占满,更能让我的心胸得以荡涤因而空旷清澈;读书,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飞奔;读书,涵养了我的教育情怀,教育幸福之旅更加有滋有味。购书读书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购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坚持写作

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生物学科是高中的理科,不像文科老师那样有得天独厚的写作条件,但我克服了影响教师写作的“坎”。工作之余,勤于反思,坚持用手中拙劣的笔记录下自己专业成长的点点滴滴,记载成长的足迹。一天下来,忙里偷闲,写一段教学随笔,写一段班级管理纪事,让心灵在纸上放飞,让思想在键盘声中流淌。几年间,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章,并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上发表了个人主题帖——《班级农场纪实》和《班级工作随笔》,点击率达数千。

写着写着,我萌生了投稿的想法,开始认真研读一些报刊的办刊特点,如《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德育报》《新班主任》等报刊,做到心中有数。从2010年4月起,我坚持参与一些报刊的征稿,如积极参与《班主任》杂志的“怎么办?”专题研讨和征稿,在这个栏目上发表的豆腐块文章达24篇;从2015年1月起,我坚持每周参加《德育报》“问诊寻计”栏目的征稿,两年下来,向这个栏目投稿100多篇,已有十多篇小文章发表。

我是《新班主任》杂志的铁粉作者,自从2013年结识这本杂志以来,多次参与《纠偏解难》《师表工作室》等栏目的征稿,到2016年12月已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大大小小的文章共12篇。

坚持写作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育言行有了一定的反思,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来,向教育权威刊物《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投稿,一些文章受到编辑部老师的青睐,几年来,共在这两家“高大上”的刊物上发表文章6篇。

2015年,我对自己20年的成长经历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从“平常”中挖掘了亮色,从“平淡”中寻找到了价值,从“平实”中创造了幸福,终于完成了《教育幸福,可以这样追求——一位农村教师的成长手记》这本专著。2015年10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刚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2016年2月10日出版的《教育文摘周报》用一个版面予以隆重推荐,2016年第4期的《新班主任》杂志向全国班主任重点推荐了这本书。

自费学习

现实生活中一些怪现象让我很痛心,如某些老师公费外出学习时从不珍惜这样大好的机会,溜号去逛商场,学习效果很差。公费外出学习的幸运之神很少降到我身上,这也让我萌生了自费外出学习的想法。

2012年4月23日,自费去天津聆听全国班主任研究会创始人、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著名特级教师——郑立平的《做一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讲座。

2012年7月19日,自费去江西九江参加“九天瀑布落银河豪气凝班友,白鹿书院承千年书香润师魂”的庐山笔会,分享到了李镇西、冯卫东、陈晓华、钟杰、郑学志、张万祥等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

2013年7月31日至8月1日,自费参加为期两天的山东青州班主任自主成长高峰论坛。在这次高峰论坛上,我品尝到了丰盛的精神大餐——聆听到8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8位优秀青年班主任的成功经验介绍。

2014年7月12日至13日,自费去山东青岛参加“全国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幸福创造论坛”。为期两天的论坛,我聆听到了全国德育专家张万祥老师对青年班主任的6个忠告,聆听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李玲校长的‘和’文化引领下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探索”的讲座……

2015年7月14日至16日,自费去江苏徐州参加“全国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幸福打造论坛”,聆听到张万祥、郑立平等专家精彩的讲座。

2016年7月21日至23日,自费去河北唐山参加“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教师核心素养论坛”,聆听到郑立平、霍庆、董彦旭等专家精彩的讲座。

每一次聆听专家讲座,我都认真撰写听课笔记,及时把教育感悟诉诸笔端。聆听“大师”们的报告,让我收获了沉甸甸的惊喜、沉甸甸的幸福和沉甸甸的快乐。

在物欲横流、浮躁倦怠的今天,追求让我抓住了一条“大鱼”,有幸“结识”了慕名已久的大师——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张万祥老师、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创始人全国十佳班主任郑立平老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实验课题负责人郑学志老师等,实现了与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的梦想。同时我还收获了文字变成铅字的惊喜,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报》《德育报》《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新班主任》等29家教育媒体发表120多篇教育故事、论文和随笔。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州区下营中学) 7hUdY/dPkA3SeyvVh/HNYgygy1m+7o1WmbHPnjqeiEd9Ofg826KgmO1v7pjQER9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