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研究学生,为学生而成长

林志超

初登讲台,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就接到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最糟糕”班级:班上26个学生,大半数考试经常不及格;课桌椅经常无缘无故地被学生丢到教室门外;上课时,课堂嘈杂得像赶庙会;一下课,总有学生要打架……

我忙着当“全职消防员”,焦头烂额地为学生层出不穷的“祸事”善后。课间,我只能待在教室里,其他学科老师上课,我还得不时地从教室窗边“飘”过,以示自己的“威慑力”。

我以这种自认为“恩威并济”的方式,慢慢地让班级稳定下来,领导、同事们的肯定也让我非常高兴,自以为掌握了教育学生的法宝。这种教育方法,延续了很多年,后来发生的一个教育事例,让我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彷徨,并没有成长。

当时班上有个学生叫小军,一开学就弄了一个全新的“爆炸头”。这“爆炸性”的事件,让我火冒三丈。为了集全班学生的力量来教育小军,我让大家来评价小军的“爆炸头”,可学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觉得这是“时尚”。

如何引导学生改变这种错误的审美观?如何避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爆炸头”呢?我苦苦思索,查阅网络、报刊、书籍,可是始终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午在食堂吃饭,几个同事偶然聊起了孔雀开屏,科学老师在一旁答道:“开屏的孔雀都是雄性,开屏的目的除了炫耀,还有就是对雌性示爱。而且部分动物在发情期时,特别是雄性动物,为了能吸引雌性的注意,都会把毛发竖起来。”“太好了,我终于找到方法了。”我狠狠地拍了拍科学老师的肩,哈哈大笑。

回到教室我和学生们说:“老师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想告诉大家,大家都知道开屏的孔雀是雄性吧!孔雀开屏除了炫耀美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向雌性孔雀表示好感。听科学老师说,好多雄性动物在发情期,为了能吸引雌性的注意,也都会把自己的毛发竖起来。”我用手在头上比画着,做“头发膨胀状”,并把“发情期”“毛发竖起来”进行了板书。这时,学生们发出了一阵爆笑,并把所有的目光射向了小军。小军呢,罕见地满脸通红。

下课后,小军迅速跑去洗头了,一根根“荆棘”,变成了一条条“垂柳”耷拉了下来。第二天,小军剪了一头短发。

我把这个教育故事理成文字,发给《班主任之友》杂志,被杂志编辑作为“典型案例”挂在了官网供大家评析,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令我非常意外的是,我没有得到表扬,相反,大家纷纷指责我教育方法不当,说我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我的教育方法不行吗?这本是令我觉得非常成功的一次教育经历,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口诛笔伐”呢?我非常不理解,并因此陷入了迷茫。而接下来的另一次教育经历,让我彻底醒悟,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次,一个受到批评的学生,挖空了校园“公告栏”中的名字。

我呆了一下,看着批评理由栏里的“浪费粮食”,我努力回忆这个被挖走的名字。终于想起这个因为浪费粮食而受到批评的学生,那天他被值日生登记的时候,就涨红了脸努力地解释,说自己是如何不喜欢那道菜,是不小心打过来的,下次一定改。可他最后还是没有吃完那一份菜,于是被批评了。

现在,他似乎又做了另外一件“错事”,看到自己被批评,就用了这种“掩耳盗铃”的方法,挖掉公告栏里自己的名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受到批评不服气,还是被批评了觉得惭愧呢?

显然,他的这个举动,让我强烈地感觉到,这颗童心受到了某种程度的伤害。批评,如何做到既呵护童心,又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呢?我非常纠结,偶尔看到了一个“艺术讨债”的故事。于是,出现了下述的一幕:

校园“红领巾监督岗公告栏”中粘贴了这么一张“上周表现情况记录表”。

“星期一,诸葛亮乱丢垃圾;张飞欺负低年级弱小的同学。”

“星期二,五(2)班全体同学进行了‘护绿大花坛’行动,周瑜故意弄坏了花坛中的花盆。”

“星期三,张启航帮助低年级同学值日,曹操浪费粮食。”

……

记录表中受到表扬的学生都是真实的名字,而受到批评的学生都采用了三国人物的名字。

学生们看到了这张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记录表后,一时间,校园里就像炸开了锅,热闹非凡,大家纷纷询问“诸葛亮是谁”“张飞是谁”,而他们得到的答复是——“这还用问嘛!三国人物呗!”我抬头偶尔瞥见了,一个个“知情者”伸了伸舌头,不好意思地低头走了,而脸上却挂满了笑容,心里乐开了花。

由于始终不能在老师那儿得到正确的答案,大家开始关注同学们之间的一举一动了,而“诸葛亮”“周瑜”们都不敢大意,表现自然是“完美无瑕”,没有半点的“破绽”。

又是一个星期一,同学们纷纷来到公告栏前,可这一次,他们的“期待”落空了,因为这一次公告栏里公布的只有表扬者,第一次没有出现批评者,那些“著名人物”消失了。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在这期间,在校园公告栏里,竟没有出现公开批评的现象,除了表扬,还是表扬。我看了看,发现“诸葛亮”和“刘备”分别做了好事,他们的真实姓名也被公开表扬了。

改变,收获了惊喜!从那以后,我豁然顿悟,感受了教育艺术的魅力,心中暗暗地下定决心,着手研究如何艺术地面对学生的问题,探寻让学生能“一笑中感悟”,快乐地改变的方法和策略。

打架,往往被学生认为是种“耍威风”的行为。我通过“事件回放”的方式,让见证者把打架过程作为“闹剧”来“公演”,让当事者“看见”了自己的另一面。“事件回放”好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学生心中的阴影,帮助学生学会了自我克制。

学生之间闹矛盾,我通过“给同伴打分”,利用每一个人都想在同学的心目中得到一个高分的愿望,迅速地糅和生生关系,把看似很尖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

一个插班生,受同学的冷落和排挤。我通过“落实友谊”,让一个学生时刻关注这个插班生,任何活动都邀请他并作为任务来落实。插班生很快融入新集体,收获了友谊、温情和爱心。

许多班主任怕学生出问题,而我面对问题却异常兴奋,从班级到校园,再到校外,各种学生的“疑难杂症”我都有兴趣采撷收集,探索艺术化的解决之道。

是学生改变了我的教育方式,一步步开启了我的教育成长之路。

做得好,还需要写得好,更需要坚持。为了能够把这些做法及时地记录下来,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就是“每天写一千个字”。刚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可是做多了,就很难了,到最后就变得异常痛苦。

写,不是记流水账,要想写得好,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我又不得不给自己加了一个附加条件,每天阅读一小时。时间怎么来?我养成了拼凑零碎时间的习惯。白天实践,晚上反思、记录,成了我的教育生活的一种方式。因为多年积累,我的第一部个人教育专著《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出版了,在当当网新书销售榜上位居前三名;2017年个人第二部著作《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出版,在亚马逊新书榜上连续一个月保持第一名。

研究学生,并一直坚持着,让我收获了很多,收获学生润泽生命的成长,收获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包括两项最重量级的荣誉:“浙江省特级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潜龙学校) 81frqXWyFQL+Bqk7JzteEaOiFm9ClMNA9doo2c/Co7V363JZ7r18vqjxZiAsNK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