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

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是一句话、一件事情的两面。

厚今薄古是针对资产阶级的“厚古薄今”的风气提出来的。几十年来的旧中国的学术界,笼罩着一片厚古薄今的气氛,全国解放后资产阶级学者还没有改变这种风气,他们无论是研究学术,或在学校教课,都有重古轻今,详古略今,甚至有古无今的表现。“言必称三代,秦汉以下无论矣”的味道,许多方面都有。例如语文课中过多地讲古代作家的时代背景,以文学史来代替语文知识的讲授;高等学校的历史课程,古代的、中古的,这样那样都有,近代的、现代的所占的比例却反而比较少,各级学校的通史课以大量的篇幅叙述古代,而近代、现代的史事却很少。以历史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对象为例,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但就所知而论,绝大部分的人力集中在古代史研究方面,近代史和现代史的研究者是屈指可数的。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已经教导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历史。他要我们“认真地研究现状”,“认真地研究历史”。我认为,认真地研究现状,就是“厚今”。认真地研究历史,就是“古为今用”。对于历史,他指出:“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可见,在历史的研究中也要“厚今”,即“厚”近百年史之“今”。既要厚今,当然要薄古,因为有厚就有薄,总不能一样看待。但是反过来说,薄古并不等于无古、灭古,所以,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又要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党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看,“有文化”就包含有懂得自己的历史,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的意思在内。

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何在呢?是古为今用。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明确地教导我们:第一,理论工作者(也包括研究历史的工作者)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实际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第三,理论工作者要联系实际,要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毛泽东同志还教导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调查、研究、分析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从可靠的、经过认真的科学方法搜集、研究和分析的实际材料出发,得出理论的说明,科学的解释,从而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对于古为今用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方面教导我们要继承一切优良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传统,一方面指出,继承决不是硬搬和模仿,而是要批判地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借鉴。旧的形式,我们不拒绝利用,但是要加以改造,加进新内容,使它成为革命的和为人民服务的东西。

同样,历史科学也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中,从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反映一定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资料中,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从此可以看出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那种厚古薄今,以至是古非今的偏向和错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讲人民大众的历史,不讲不研究过去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作品,或者把过去时代的历史,讲成漆黑一团,一无是处,那也是一种不实事求是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违反历史实际的有害偏向。

如上所说,厚今薄古,古为今用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毛泽东同志关于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和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伟大文献,不都是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出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做了科学的研究、分析,作出科学的解释,理论的说明,从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指出一切反动派必将灭亡,革命事业必将胜利,鼓舞和坚强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信心,引导全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么?不正是厚今薄古,古为今用,总结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最卓越的范例吗?

厚今薄古的号召在文化学术界和教育界各个部门,得到热烈的响应。特别是从去年“大跃进”以来,科学研究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广大的青年积极投身到运动中,下乡下厂,和工人、农民相结合,在劳动中进行访问、调查、研究和编写工作,做出了不少成绩。学术界生气勃勃,哲学、经济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学术活动更加活跃了,丰富了,水平也提高了。从实践中,培养和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学术、文艺、科学队伍,这是极为可喜,可贺,值得我们欢欣鼓舞的现象。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作出成绩,同样也在运动中锻炼、改造了自己,团结在党的周围,和广大青年一同前进。

一年多以来,我们在文化、学术战线上的成绩是巨大的。在历史科学部门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批判了厚古薄今的思想和做法,学术界正在进行中国共产党史和近百年来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史等方面的研究和搜集资料的工作,进行工厂、公社、乡土历史等等方面的编写。春色满园,百花齐放,呈现了万紫千红的局面。但是,对厚今薄古方针的贯彻,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的有以下三类:一种看法认为厚今薄古是只要今不要古,研究古代史,开古代史的课,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有的学校把有关古代史的课都取消了或者只留下极少的课程,有的通史教材用大量的篇幅讲近代、现代,对1840年以前的古代史只作极为简略的叙述,甚至曹操、王安石这样的历史人物都失去了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的学校,虽然讲古代史,但是只用几十分钟就交代过去了,学生们说:“课堂上几十分钟,历史上几千年。”有的主张废除按封建王朝分期的叙述方法,采用生产力发展的体系叙述,但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的事实又必然牵连到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完全不讲又有困难,结果只好采用两个体系共存的办法,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有的讲有的不讲,遭遇到很多具体困难。薄古薄到不该薄的也薄掉了,不能使受教育的下一代正确地懂得祖国的昨天和前天,显然是不对头的。有的教材主张多讲人民大众的历史,农民起义的历史,这是正确的,但是,另一面却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残暴、剥削尽量少讲或者不讲,这样,阶级斗争只剩下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这一面,历史上实际上存在的封建统治阶级这一对立面被取消或者削弱了,人民的革命斗争的目标不显著了,或者没有了。也有人认为讲历史只能讲人民大众的历史,对历史上的个别人物作研究、分析、评价就会陷入个人迷信的泥坑。这些看法,显然是非唯物主义的,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看法是是今非古,恰好和某些人的是古非今相反。他们认为过去时代的一切活动,凡是没有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标准的都是不正确的。他们没有认识到过去的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彼时彼地的社会情况来衡量,而不应拿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古人。这种是今非古的看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不讲或少讲汉末的党锢,唐朝的牛李党争,宋朝的新旧法之争,明代的东林党之类。在语文教学中选文着重在1958年这一年,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报道文学,五四以来的文章就很少选了,五四以前更不必说了。这样做的结果,历史教材古代的部分过于简略,讲不清,讲不透,语文教材成为当年文选,不但古文没有选,连今文的范围也很狭窄。这样做的结果,将会使我们的下一代很难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学艺术的优良传统,显然是不对的。

第三种看法是机械地要求联系实际,联系生产,联系劳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是不能动摇的。但是,这不等于说每一问题每一课每一章、节都必须直接地具体地联系实际问题。不是这样,相反的,机械地勉强地联系实际,恰恰是脱离实际。例如近半年来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过多地强调政治思想教育,三四岁的孩子们,大量学成人唱的歌,用意是很好的,但是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把青年和成人才能接受的东西强加于幼儿,应该说,这样的办法是不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同样,在自然科学的一些教材的编写中,也存在有勉强联系实际,反而脱离实际,费力过多而成效甚少的情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的说来,厚今薄古这一方针再次强调提出以后,在学术界的影响是深刻的,成就是巨大的。问题是有些人思想中还存在着某些片面性,片面地强调了厚今薄古这一面,没有把古为今用这一面同时并举,互相结合。我以为,近代史、现代史要厚,要组织必需的人力来研究,而且一定要搞好;古代史也要讲,也要研究,也必须有必要的人力参加,并且也一定要搞好。是古非今要不得,片面地是今非古,隔断历史,弄得“前无古人”,也是不合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讲历史,必须讲人民大众的历史,讲革命斗争的历史,讲生产斗争的历史。但是也要讲清楚历史上客观存在着的统治阶级的历史。要讲正面,也要讲反面,要讲光明面,也要讲黑暗面,要讲进步的,也要讲落后的反动的现象,要讲人民大众的斗争,也要讲某些推动时代前进的英雄人物的事迹。要讲成功的经验,也要讲失败的经验。要讲事物的矛盾,要讲矛,也要讲盾,只讲矛不讲盾是不行的。在厚今薄古这一方针的贯彻中,也还存在着该厚什么该薄什么和厚多少,薄多少,以及怎样才叫厚,怎样才叫薄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正确地体会厚今薄古的精神,认真研究,做到厚其所当厚,薄其所当薄。使我们的下一代真正成为既懂中国的今天,又懂得昨天和前天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联系实际这一问题上,必须认真地从实际出发,从问题的实际、客观的实际出发,也应从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出发,对幼儿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应该有所区别,分别对待,不要普遍地机械地勉强地联系,要实事求是,不要浮夸附会。机械地勉强地联系,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没有好处的。

我以为,这些不同的看法必须澄清。正确的办法是把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的方针联系起来,这两句话必须结合、并举,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有关这一方针的著作,体会其精神实质,掌握这一理论武器,从而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教材编纂工作的水平。 IRnxa+ASihWtmBn0RF9buD2SAhKqUJ+svMDTVBubQjT2SNqWtsa8U0ca6fmefg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