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焦虑为何物

答案很简单,焦虑就是恐惧。它是一种正常、健康的情绪,几乎所有人都会拥有这种感觉(冷血精神病患者除外,我在后文会加以解释)。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里,我们需要焦虑来督促我们前进,或者帮助我们避开危险。我之所以在工作中尽量遵守日程安排,原因之一是我努力避免病人因候诊过久而生气的情况,否则我也会感到焦虑。要是没有焦虑,如果你在周六晚上的火车站附近遇到成群游荡的醉酒球迷,你就不会主动避开他们——这显然太危险了。总的来说, 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帮助我们作出安全、正确的决定。

来自原始的“生存之道”

焦虑是“战逃反应”(fight-or-flight reaction)的一部分。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这种察觉到危险就能立马作出反应的能力被保留下来代代相传,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低等灵长类动物。战逃反应非常高效,能使处于休息中的动物迅速进入全力战斗或奔跑的状态,实现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当动物感知到威胁时,机体就会分泌这种神奇的物质。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肾上腺素发挥了巨大作用,让生活在原始平原上的他们能更快地逃离剑齿虎等捕食者的追杀。肾上腺素能使他们的心率加快,让更多血液流向参与应对危险的肌肉和内脏(你肯定也曾注意到,人在极度紧张或受惊的状态下脸会变得苍白)。它还会使人流汗,帮助机体在逃离追击或与敌人战斗的过程中散热。肾上腺素还能增强人的所有感觉(让人们觉得视野更亮、声音更响、气味更浓),并且促进肠胃向两端排空(在减轻体重、跑得更快的同时,留下气味痕迹来迷惑追踪者)。与此同时,肌肉也会进入紧张状态,准备好殊死搏斗,尤其是手臂、肩膀和腿上用于投掷、撕扯、捶打、踢踹和奔跑的“爆发肌群”。除此之外,我们的祖先还会耸起肩膀把自己的身体蜷缩得尽量小,以躲避动物的扑击或投射而来的武器。

所以,在面对剑齿虎或者手持利刃的敌人时,焦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类型的焦虑也都在远古时期就得到了继承。比如,对蜘蛛和蛇的恐惧可能会提升我们祖先的生存概率。但为什么对蛇的恐惧很普遍,而对电的恐惧却很少见呢?这是因为蛇类及其带来的危险相对来说存在更为久远,所以自然选择也更有可能把对它们的恐惧镌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

恐惧旷野、空地的现象在小型哺乳动物中十分普遍,或也出于类似的原因。比如,处于食物链底层的老鼠在穿过房间时总喜欢贴着墙根,如果不让它这么做,它就会表现得很恐慌,因为对啮齿类动物来说,对空地的恐惧能提高它的生存概率。

不过,在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危险的动物或场合能威胁到我们的人身安全。这恰是问题所在:我们的身体已经“过时”,它更适应几百万年前而非今天的世界。在现代社会中,能让人在生育年龄前早逝的因素并不多,因而自然选择也就停止了。此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区分恐惧(焦虑)和生气(愤怒),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都会做好殊死搏斗的准备。

唤醒水平与行为表现

在心理学上,机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激活状态被称为唤醒(arousal)。人的唤醒水平是连续变化的,从最低水平的深度睡眠开始,逐渐发展到放松、警觉、紧张,最终到达高水平的惊吓和惊恐状态。焦虑就位于这样一个连续统(continuum)的中间状态。心理学家耶克斯(R. M. Yerkes)和多德森(J. D.Dodso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表现与唤醒水平息息相关,两者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当唤醒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人的表现到达高峰,之后就进入一个峰值平台期。但当唤醒水平进一步升高时,人的表现却会呈现为断崖式的减退。因此,高唤醒水平只需有些许升高,人就很快会从最佳状态转变为惊慌失措的状态。

当唤醒水平或是感受到的恐惧大小与身处场合不相符合时,就会带来大问题。比如,长期处于恐惧状态,或是下意识地对特定无害的事物、场景产生恐惧;即使在大多数人都能承受的恐惧水平下,仍难以完成该做或想做的事;深陷于恐惧引发的情绪、感受或病症所带来的折磨中;反复经历着断崖式的高唤醒水平的滑坡;由于生气和愤怒总表现得焦躁不安;等等。

不孤单的恐惧

如果恐惧使你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它反复、经常地发生,那么你有可能患上了焦虑障碍。但即便如此你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你可能会感到孤单,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焦虑问题十分常见,大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都会在某个时间点表现出某些焦虑障碍的症状。约1/10的人偶尔会遭遇惊恐发作(panic attack)或是患有某种特定的恐惧症(比如对动物的恐惧或对污秽的恐惧等),1/7的人有社交焦虑障碍,1/30的人有广场恐怖。大约有1/20到1/10的人因为持续的焦虑障碍(一类没有特定焦点的恐惧)而丧失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1/20的人因健康焦虑难以享受正常的生活,而在医生的候诊室里,这一比例竟高达1/5。

焦虑障碍在女性中尤为常见,她们患病的概率差不多是男性的两倍。遭受分居、离婚、失业等问题的人,以及全职从事家务的人相对更容易患上焦虑障碍。同样,还有许多人出于各种原因被孤立,难以获得多数人用以维持心理健康的社交支持,这使得他们更易受到焦虑的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焦虑障碍与抑郁症(如重度抑郁)的表现有许多重合之处。许多抑郁症患者同时也深受焦虑的困扰,但大部分焦虑障碍病人并没有抑郁问题,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容易情绪低落,有时可能情况还比较严重。如果你最大的痛苦来自沉重、黑暗的抑郁,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我的另一本书《抑郁症:强者的诅咒(暂译名)》(Depressive Illness: The Curse of the Strong)。另外,请答应我,去找医生寻求专业帮助。

初识几类焦虑

焦虑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多有不同,在此有必要对它们加以详述。我不会在本书中讨论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虽然它们也是焦虑所引发的病症,但两者涉及内容较广,需要著书专门探讨。好在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优秀的著作能帮助深受这两类问题困扰的人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任选一本来阅读。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几类典型的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一种持续性的恐惧状态。患者感觉灾难无处不在,一旦放下警惕它就会袭来。这就是该病的症结所在,它会使患者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戒备,不然危险就会乘虚而入。他们会时不时警惕地扫视四周,搜寻危险的迹象;有时尽管他们努力想要放松,却依旧忧心忡忡。他们的手臂、肩膀和双腿上的肌肉因此永远紧绷着,这些爆发肌群,由于难以承受长时间的紧张状态而极易发生抽筋与痉挛。此外,他们还很容易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和血压升高等身体反应,并常伴有腹泻和反胃。换言之,这类焦虑会使人或多或少地受到肾上腺素的持续性支配,让人感到难以入睡,很难放松,并且常常易惊易怒。这是因为大脑长期处于过度唤醒的状态,一直在高负荷运转着。

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PD)患者相比之下在大部分时间里不那么焦虑,但在突然间或某种条件被触发时,他们会表现出完整的“战逃反应”(惊恐发作),伴随着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汗不止、反胃恶心和逃跑冲动,有时甚至还有昏厥或濒死感(别担心,这只是感觉,并不是现实情况)。如果惊恐发作与社交恐惧相关,那么他们可能还会满脸通红。有些人可能同时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而另一些人在惊恐发作的间歇期并不会感到特别焦虑。惊恐发作的时候,有的患者甚至会在夜晚的睡梦中惊醒。

恐怖性焦虑障碍 (phobic anxiety disorder,PAD)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由特定物体(如某种动物)或特定场景(如被困于封闭空间)所引发的焦虑。当患者预想的某种场景出现时,恐惧就开始增长,他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前文提及的症状,并诱发回避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会不断加深,只有进一步回避才能有所缓解,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广场恐怖和社交焦虑障碍进行单独说明,因为它们与上文提到的恐怖性焦虑障碍有许多不同之处。

广场恐怖 (agoraphobia,AP)是指对开阔空间的恐惧。现实生活中,患者离家或离有安全感的环境越远,恐惧感就越强烈。当离开安全空间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和随之而来的身体症状。他们可能会遭受惊恐发作,对恐惧本身的恐惧逐渐加剧,产生不亚于身处旷野带来的惧怕感。亲爱的读者,你们可能发现了,广场恐怖和惊恐障碍的表现多有重合。发作时患者担心自己会失控,害怕自己在公众场合陷入尴尬的境地,又或者害怕晕倒、发疯或死亡(但请放心,这些状况不会发生)。

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phobia,SP)也称为社交恐惧症,是指由于低自尊和羞怯导致患者对他人看法过度敏感而引发的恐惧,它常会使人难以正常地生活。在社交恐惧下,患者会感到在公共场合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对尴尬出丑的恐惧就足以将他们吞没。通常他们会担心自己满脸通红,想象着每个人都对自己涨红的脸指指点点。而此时产生的焦虑可能会使他们真的面部充血,进一步坐实了之前的恐惧。患者还可能会担心失禁,并由此迫切地想上厕所;或者患者会担心身体正在颤抖,而这又会让他们真的手抖不已。社交焦虑可能仅发生在当众演讲等需要表演的场合,也可能出现在任何涉及人际互动的场景中。

健康焦虑障碍 (health anxiety disorder,HAD)是指对重病或致命疾病产生持续不断的恐惧。有些患者或许患有已确诊的生理疾病,也或许没有,但关键的是严重的焦虑及其伴随的症状所带来的痛苦远超真实存在的生理病变。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出现症状并不是有致命风险的重病征兆?也许只是医生还没发现呢?实际上,人们对任何事都不会有百分百的把握。多数医生认为检查要有限度,如果先前的检查未发现需要治疗的问题,那后续检查也不应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了。但健康焦虑障碍患者会不受控制地寻找身体不适的原因,确信自己一定得了重病。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他们都会焦虑地思考自己恐惧的问题,如前文所述,这种焦虑又会带来更多的症状。听了这样的解释,你可能会好奇:难道这都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吗?不,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这些症状和痛苦都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导致它们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在我看来,这是最难疗愈的一种焦虑障碍。一方面医生会倾听、尊重患者的忧虑,同意继续进行检查;另一方面过度检查可能会使患者的焦虑障碍状与日俱增。这两者的界限实在是很模糊。针对这个难题,我在后文会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此处不再详细展开。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患上这些疾病呢?我会在第二章介绍焦虑的起因和发展。从我的经验来看,焦虑障碍患者通常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低(对世界和未来的态度也比较悲观),并且为自己感到羞耻。现在世上有许多理应为自己感到羞愧的人(想想威斯敏斯特宫、白宫和克林姆林宫里的人),但绝不该是这些努力生活的人们。现在,那些本该羞耻的人寡廉鲜耻,而不该羞愧的人却反而为此饱受折磨,这其中或许隐藏着什么关键信息…… qzoU5W6KD9MGKTBKeJTqzTocf2eCYRdMhyohzec7RpjyypKoN6xLvTcjlWG/H+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