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兵之法,全胜为上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孙武这段话,其大意是:用兵的法则是:能完整地降服一“国”为上策,击破战胜一“国”就差些;能完整地降服一“军”为上策,击破战胜一“军”就差些;能完整地降服一“旅”为上策,击破战胜一“旅”就差些;能完整地降服一“卒”为上策,击破战胜一“卒”就差些;能完整地降服一“伍”为上策,击破战胜一“伍”就差些。

军、旅、卒、伍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在战争中,能够使敌人屈服投降,显然比击败战胜敌人要有利得多。这一思想作为兵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和用兵指导原则,时常为后世的兵家不断地加以实践验证,并创造出许多精彩的例证。

在现代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下半年先后发起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规模空前的战役,标志着现代中国命运转变的大决战开始了。

辽沈战役后,在华北地区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共六十余万人,为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胜利,尤其是东北战场的胜利所震惊,赶忙收缩兵力,企图经天津、塘沽海运南逃或西窜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为了稳住平津之敌,不使其逃窜,解放军不仅放慢了对徐州之敌的进攻,而且令东北野战军尽快秘密入关,和华北的人民解放军及各地参战的地方部队,完成对国民党军队的分割包围,准备全部围歼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指挥下的五六十万国民党军队。

1948年11月下旬,华北军区第三兵团自集宁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部)东进,向张家口的外围守敌发起进攻,随即形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之势,切断了国民党军队西逃的道路。12月初,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向河北西北部的涿鹿地区移动,切断了怀来、宣化之间敌军的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则切断了北平、怀来敌军之间的联系。到12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已经将敌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五个据点,彻底截断了敌军南逃或西窜的通道。12月22日,解放军围歼了新保安之守敌傅作义集团主力第三十五军军部和二个师。24日全歼张家口的守敌五万四千余人,解放了张家口。1949年1月14日,包围天津的解放军在守敌指挥官陈长捷拒绝放下武器后,发起总攻,仅仅经过二十九个小时的激战,就全歼守敌十三万余人,生俘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天津。至此,围困在北平的二十余万守军,完全陷入绝境。由于解放军的努力争取,经过谈判,北平守敌在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的和平解放,不仅使这个古老的文化古都得以完整的保存,而且更加促进了国民党军队的瓦解。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又有湖南、新疆、绥远等地的相继和平起义,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兵法悟语】

孙子提出了战争中用兵战胜敌人的战略目标和决策,这一思想在孙子军事思想中极有理论价值。而且在古代和现代均有广泛的运用。

在平津战役中,北平二十余万国民党军队,经过解放军的努力争取、谈判,最终接受和平改编。和平解放北平,不仅保护了文化古都,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战争所带来的损失,同时,改编后的军队加入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更加壮大了人民解放军的势力。孙子所谓“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用兵之法在此战中得到了实践。 mCN29PEJ7+aDtVMHphmGqikJoiz0B3Y3jLi3h6Hrs2Liv9lHbi5wuuthQKe1KF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