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1 四类分配主体价值创造额指数分析

我们对大制造业中四类分配主体所获得的价值创造额进行了指数化处理,得到四类大制造业价值创造额指数:大制造业股东获利指数、大制造业政府税收指数、大制造业员工薪酬指数和大制造业债权人利息指数。表3-2和图3-2描述了大制造业四类分配主体价值创造额指数的变化趋势。

表3-2 大制造业四类分配主体价值创造额指数的编制结果

续表

续表

图3-2 大制造业四类分配主体价值创造额指数变化趋势

从表3-2和图3-2中可以看到,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大制造业股东获利所得整体波动很大。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愈发严峻、内需不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徘徊,采掘、钢材、水泥、石油化工等行业业绩表现不佳,股东获利指数整体开始大幅下滑,于2015年第4季度落到历史低点116点。2016年股东获利指数出现反弹, 2017年第1季度开始大幅上升, 2018年第2季度达到历史新高427点,表明自2016年以来尤其是2018年,大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但在2018年第4季度和2019年第4季度股东获利指数断崖式下降,这与同期的经济发展阶段性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反复、民营企业融资难、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大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密切相关。2020年年初,中美两国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企业受供给端去库存的影响下降以及消费内需企稳,股东获利指数有所回升,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回升幅度较小。

大制造业政府税收指数近年来则相对稳定,仅在2020年第1季度有所下降。

大制造业员工薪酬指数持续上升,未来预计会稳步增加,人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因此未来我国大制造业难以继续依靠廉价的人力成本应对市场竞争,亟须进行产业升级,加大新产品研发,向技术创新型产业转型。

大制造业债权人利息指数自2009年第3季度起,经过持续多年的快速上升之后,于2015年第4季度第一次出现大幅下降,反映出2015年的连续降息政策切实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自2017年起,债权人利息指数增长明显, 2018年增幅进一步加大, 2019年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从大制造业债权人利息指数近几年的走势来看,我国大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依旧较高,仍需政府对资金流向进行积极引导。 CpoeVpz7dGfFsjwgbr3j+FXQkfUL7lyS0K/2AwRifuYn5QvPWC6fr42JF0WRF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