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7 本章小结

本章对以全样本为基础编制的价值创造额指数和价值创造效率指数进行了多维分析,重点考察会计宏观价值指数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基于全样本编制的价值创造额指数和价值创造效率指数的波动情况与宏观经济总体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二者相比GDP指数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运行效率。

(2)在剔除金融业后,总体的价值创造额指数走势与大制造业基本一致,无论是从公司数量、资产规模还是从价值创造额角度来看,大制造业都是主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对价值创造额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以反映股东、政府、员工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分配所得在企业新创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及变化趋势。2019年季均员工薪酬所得占比最高,政府税收所得次之,接下来是股东获利所得,最后是债权人利息所得。

(4)分产权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国有控股公司在价值创造额中占有绝对优势,体现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非国有控股公司的价值创造效率指数更大,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5)分地区的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经济发展增幅最大,西南、华东、华中地区的增长稳中有升,趋势相似;东北、华北地区近年来增长幅度较为平缓;西北地区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整体走势波动幅度较大。

(6)按公司价值创造额排名分析的结果表明,前100名上市公司价值创造额占比高,为上市公司贡献了高额的价值创造额。其中,金融业和大制造业在前100名上市公司中,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价值创造额占比都较高;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大,在前100名公司数量中占比较高,贡献了较高的价值创造额;由于金融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多数在北京和上海,因此前100名上市公司在华北和华东地区无论是数量占比还是价值创造额占比都较高。 1MOpFEk3w2w0v7+sXWDL7JMZ9ZYXVnH1nJJ1HgU9MFBnZPQrWMnAlrIto5UYbl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