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2-7可知,自2011年第1季度以来,大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的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大制造业和金融业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在样本期间内较为平稳,但整体也呈下滑趋势,说明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不高。该结果间接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能刺激经济总量的增长,但随着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了资金使用效率下降等问题,导致价值创造效率与价值创造额的增长速度脱节。大制造业价值创造效率整体走低,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经济处于转型期,大制造业仍旧存在产能过剩、创新不足,企业盈利能力难以实现突破;第二,产业升级未能实现,大量资产的利用率不高拉低了价值创造效率;第三,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未减,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价值创造效率进一步恶化。2019年,大服务业价值创造效率指数波动幅度较前期有所减小,但2020年第1季度仍呈下滑趋势,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季度性特征。农林牧渔业在2019年第4季度的价值创造效率指数为168点,相比2019年第1季度上升明显;此外, 2020年第1季度环比有所下滑,但仍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明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切实带动了养殖板块业绩上行,不过需要谨防政策变化和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金融业价值创造效率指数近几年持续在60点上下小幅波动。
图2-7 全样本分行业价值创造率指数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应统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金融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