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精辟阐述了新时代德的价值意义

“德,国家之基也。”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精神升华,是国家、社会、个人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沉淀的价值规范总和,是国家和民族繁荣进步的重要基础。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德的价值意义。

(一)德是首要、是方向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了古语“德者,本也”和蔡元培先生“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的话来说明立德的重要性,并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 。这些重要论述,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把德作为强国之基、做事之要、做人之典的理念。

1.德是国家、社会、个人之本

“德者,本也”出自《大学》,原句是:“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说,德行才是根本,财富只是小事。德为立国之基,德为发展之宝,德为人才之帅。德是整个社会和人类发展进步的基础,没有德行的社会是无序的,没有德行的人是不可用的。德不同,价值判断、目标追求、行为模式也就不同。国家的德决定了这个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社会的德决定了这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个人的德决定了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国家、判断一个社会、判断一个人,首先要从德入手,因为德是国家、社会、个人之本,把住了根本,就把住了一切事物的本质。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人也必须从立德开始,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

2.立德是最高的境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期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就何为“死而不朽”的问题展开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则以为不然,他认为这只能叫作世禄而非不朽。在他看来,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德,就是以明德为旨归,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心系国运。对于个人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立德才能立身;对于社会来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只有重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重德修身,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后人的行为世范和楷模。

立功,就是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的担当意识和扎实的做事功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德是功的内在,功是德的外化。一个立德之人,乐于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民族的命运中,自觉自愿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计个人得失,以大众的利益为重;在人民处于危险之时,社会处于患难之中,就会挺身而出,起到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的作用,拯民于水火,立下功业,积下厚德,光耀千秋。

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它阐释正义,承载历史,传播文化,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立言是把人们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产生的思想、经验、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并提出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传之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工作。

正心立德,无德不能服人;成就立功,无功不能济世;谨慎立言,无言不能传世。对“三不朽”的追求,激励着古人修德立身,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由信念而不迷,由意志而坚定,由伟业而光辉,这正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发表讲话时,引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并讲了一句经典名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 这不仅是对立德价值的深刻诠释,更是对“德是首要、是方向”的深刻诠释,立德是人的本质生成的价值指向,也是推动人生价值实现的觉悟动力。

(二)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提并论,强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德与法的关系,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离、不可偏废。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法安天下,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润人心,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法治有效实施有赖于德治支持,只有坚持以德行为滋养,法治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德治也离不开法律支持,只有坚持以法治体现德行理念,德治才有可靠的制度支撑和刚性约束。只有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共同发力、相互促进,国家才能治理有序,社会才能健康运行。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辩证法对道德价值的新判断,并彰显了一个重要思想: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德行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德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德和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们之间关系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而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态度的总和。

德和核心价值观都是历史和阶级的产物。二者都具有历史性,都在人类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二者都具有阶级性,社会统治阶级总是倡导维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德和核心价值观,并用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德和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基本共识。它表明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文化特征,体现了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意志、文化特色和价值追求,承载着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和愿景,蕴含着社会成员对世界、人生、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理解,具有明确的历史传承、现实关怀和未来指向。

德和核心价值观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德和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就无法前进。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关键是德和核心价值观在起重大作用。

德和核心价值观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二者首先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在表述形式上通常是抽象的;但二者都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生产和生活方式、行为、语言、文化产品等体现出来,以各种符号为其载体。 RUE2mh0ghxvqHZuE1HAugo5ZVs9wJdwFZFC0Z716f1VflSIT5a8sSmiZT0740X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