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风起云涌的对冲基金

2005年,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和每间投资办公室里都如同在开狂欢派对,每个角落里都是喧哗亢奋的对冲基金经理,他们中的一些人西装革履、满面春风,另一些人则醉眼蒙眬、头发邋遢。

千禧年来临之际,对冲基金神奇般地一飞冲天,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但实际上,早在1949年前后,对冲基金就已经出现。当时,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是《财富》杂志的撰稿人,在为撰写一篇有关创新投资策略的文章做调研时,他决定来一次亲身体验——成立自己的合伙投资公司。文章发表几个月前,琼斯和他的四个朋友筹集了10万美元,并外借资金建立了一个巨型资金池。

琼斯认为,如果仅仅购买股票,容易在市场里随波逐流,起伏不定。他开始尝试做对冲,买些看跌的股票,也买些看涨的股票,以起到一定的对冲保护作用。如果市场下跌,他看空的股票就能赚钱,以弥补下跌股票的亏损,这样仍能获利。打个比方,琼斯认为通用汽车前景光明,就买入100股,同时又买了其竞争对手福特汽车看跌期权100股,用于对冲。琼斯做空时,就从经纪人那里借股出售,并期望股价下跌,这样他能以更低的价位买入还给经纪人,这就是“卖空”交易。假设福特公司股价20美元时,借100股并卖出,即2 000美元。等到福特公司股价掉至15美元,用1 500美元买入100股偿还给经纪人,其中的500美元差价就是盈利。

通过借股和卖空,琼斯将这两种投资工具结合,创造出更为保守的投资组合。他把客户人数控制在100以内,只接受资金雄厚的客户,不跟政府部门与投资银行打交道,提成标准为收益的20%。而共同基金经理则受法规所限,不可能收取这么高的佣金。

对冲基金的概念开始慢慢兴起。几年后,沃伦·巴菲特也成立了一家对冲基金,但在1969年由于担心熊市的到来而关闭了该基金。20世纪90年代初期,包括乔治·索罗斯、迈克尔·斯登哈特和朱利亚·罗伯森在内的大胆的投机家获取了高额利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索罗斯,他在1992年做空英镑,光这场交易就为他的量子对冲基金带来1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对冲基金经理和琼斯一样,只接受有钱客户,包括养老基金、慈善基金、人寿保险和一些个人。这样,基金就可以规避各种法律监管。这些对冲基金经理很少透露自己的信息,哪怕对客户也是如此,因此,他们头上笼罩着一圈神秘的光环。

但从20世纪末到千禧年初,对冲基金经理们都惨遭滑铁卢。正如棒球高手常常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晚期失手一样,没有哪位“明星”可以在市场中长青不老。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旗下的大型对冲基金在几个月内损失了90%的资产,给了该行业当头一棒,影响波及全球。到了90年代末,只有515家对冲基金存活下来,所管理的资产不足5 000亿美元,与传统投资经理手中的万亿美元资产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到了2000年末,科技股泡沫破裂,传统的股票债券组合的投资方式也日渐式微,对冲基金再度风行。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投资者所追捧的科技股和网络股暴跌,标准普尔500指数暴跌38%。作为科技股风向标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75%。而对冲基金通过做空涨幅大的股票,持有别人所回避的抗跌股和海外投资,比如东欧股、可转债、垃圾债券等,整体仅损失了1%。这些对冲基金通过保护自身的投资组合,在市场中随机应变,似乎发现了投资的制胜法宝:不论在何种市场,都能有高回报。利率下跌也促进了该行业的繁荣,借贷成本变得更低。这样一来,对冲基金就可以扩大投资,获取超额利润。

2002年之后,全球经济回暖,养老金、捐赠资金、个人理财等各类资产都涌入了对冲基金,以期保值增值。不少公司进行杠杆投资、融资兼并,成为快钱时代的受益人。对冲基金收取高额的佣金费,通常为资金总额的2%及收益的20%以上,就像一些高档会所,它们宁可吓走一些潜在客户也要采用高收费标准,但仍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提着钱找上门来。

对冲基金的盛行不是偶然的。温斯顿·丘吉尔说过,民主不是好的制度,但其他制度更糟糕。对冲基金尽管也有很多缺点,但还是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相反,共同基金和传统投资方式在2000—2002年间跌了一半不止,一些共同基金买入一些流行股,这些技术股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但不能像对冲基金那样可以用做空来避险。大多数共同基金认为遇上了好年头,收益好歹比大盘高。哪怕是损失了1/3的资金,也好过亏一半以上。

从各种专业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共同基金从长远来看无法跑赢大盘。相比而言,指数基金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但只能在大盘上升时表现良好。曾经,像彼得·林奇、杰弗里·维尼克、马里奥·盖伯利这样的行家只做共同基金。但在新千年伊始,对冲基金以它的灵活机动、高额回报等特点,吸引了不少人从共同基金撤资而投身过来,这也是其他资金涌向对冲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多少年来,年轻人大都不乐意做复杂的投资,就像女孩子大多喜欢大款,却没人愿意耐心听赚钱的过程。2000年之后,经营对冲基金,把付息证券、资产结构化套利挂在嘴边,就显得格外吸引人。詹姆斯·克拉默、苏丝·欧曼这些拜金的财经评论员一下子人气高涨。连《交易员月刊》( Trader Monthly )这样的杂志,也图文并茂地报道华尔街的投资者,显得崇拜至极。

不少名牌大学和商学院的毕业生都把设立对冲基金当作职业首选,退而求其次也要到一家对冲基金公司打工,以便为将来自己创业积累经验。很多人根本不屑于到投资银行或者咨询公司上班,更不用提做实业,他们更希望打打电话、敲敲键盘就能赚大钱。

到2005年末,全球2 200多家对冲基金掌管着1.5万亿美元的资产。它们积累财富的能力甚至超过了互联网公司,因为很多基金都是速战速决,而且通过融资来放大投资比例。它们的交易额占了全美股票交易额的20%,衍生品市场和重要债券交易额的80%。

对冲基金以它的高额佣金和惊人利润迎来了属于它的镀金时代,这在投资行业内也是令人瞩目的。对冲基金投资人爱德华·兰伯特先是收购了凯马特,紧接着拿下了更大规模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在2004年获利10亿美元。同年,高盛、微软和通用三大公司总裁的年薪总额加起来也不过4 300万美元。

最为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跻身上流社会,在艺术、政治、慈善等领域刮起一股旋风。对冲基金经理肯尼斯·格里芬与另一位对冲基金经理安妮·迪亚斯在凡尔赛宫喜结连理,婚礼后又在卢浮宫举办聚会,就连宴会彩排也是在奥赛美术馆进行。史蒂文·科恩用8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达米安·赫斯特的鲨鱼标本,除此之外,他还用四年时间花了10亿美元,收集了凯斯·哈林、杰克逊·波洛克、凡·高、高更、安迪·沃霍尔和罗伊·利希滕斯坦等名家的作品。“神童”埃里克·明迪奇是位30岁出头的风云人物,他为民主党筹资上百万美元,曾是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核心团队成员之一。

对冲基金公司亦积极活跃地从事慈善事业,它们建立了新型慈善机构,如以“黑领带”著称的罗宾汉基金,就吸引了像格温妮丝·帕特洛和哈维·韦恩斯坦这样的社会名流,该基金主要致力于修缮平民区的学校。

对冲基金的繁荣,是历史性金融扩张的一部分。市场变大变强,公司融资成本变低,全国经济突飞猛进,人们乐于购房置业,提高生活质量。

到了2005年,以创新、交易、管理公司股票债务为基础的金融业,远远领先于经济的发展,就像是可以随时点石成金一样。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公司的收益仅占全美利润的15%,而到了2005年,这个比例一下子超过了25%。2005年前后,20%以上的哈佛大学毕业生就业于金融行业。而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比例只有不到5%。

金融公司最热门的业务就是对冲基金交易,哪怕是像迈克尔·伯利这样没有经验的投资者,也可以借到资金,投身这场交易游戏中。 9XCLxbH8K0B+B+gs6RYqbu5LExO0Aci4UpfseTkURnXUedsCiSC+GGJA0CKSK5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