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9 德国

在欧洲的近代历史上,曾经爆发了一场规模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这就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三十年战争的参战国家几乎包括了欧洲的所有国家,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古斯塔夫二世率领的瑞典,瑞典军队最终战胜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并占领了波罗的海、北海沿岸大片领土,直至神圣罗马帝国腹地的奥格斯堡,接着又攻陷了慕尼黑和纽伦堡。1632 年 11 月,古斯塔夫二世战死疆场。

1648 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德国进一步四分五裂,当时共有三百多个邦国,这些邦国都享有独立的权力,因而形成了地方自治的联邦形式。在此之前,德国是由富有的公爵或诸侯统治的小主权邦国组成的。

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整个德国社会的混乱状况开始改观,人们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南部德国,城市的财力和权力逐渐开始衰退,财富开始向富人阶层转移,一些有实力的贵族雇用建筑师建造豪宅别墅。贵族们在府邸内开设的工房,成为工匠们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君主和贵族们为了显示他们的地位和权威,追求豪华的室内装饰及家具,收集大量的高价工艺美术品来装点室内。相比之下,一般市民阶层的住宅则空间狭窄,仅有的一点家具也只具备满足实用功能的简朴形式,遑论追求豪华的艺术形式。中产阶层的住宅,也只在起居室的一角贴上壁板等装饰,在有壁板的地方安置一张四柱床。起居室兼作卧室,这在普通市民阶层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大公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国,每个大公国都有自己的宫廷,家具的风格也各有千秋。比如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倾力扩建慕尼黑王宫(Münchner Residenz),其奢华装饰甚至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嫉妒。

再比如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他曾有一段时间逃亡到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1715 年回国之后,在宫廷内设立了制作布尔式家具的工房,大量采用龟甲、黄铜、金银、象牙等材料进行镶嵌装饰。选帝侯用的写字桌就采用了法国布尔的装饰手法。

王侯的橱柜

奥格斯堡是德国家具设计的重镇,有很多嵌花装饰的橱柜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比如珍品陈列柜,不但用于陈列奇珍异宝,柜体本身就珍贵无比,一般采用银、象牙、琥珀和宝石等装饰,还有色彩丰富的雕刻和瓷器嵌板,贵族们孜孜以求,在欧洲被广泛仿制。奥格斯堡还制造独特的浮雕和纹银(Engraved Silver)家具。这种大型的橱柜,不是用于收藏餐具,而是用于展示工艺美术品、科学仪器、宝刀、宝石等。

据说在 1632 年,在古斯塔夫二世攻下奥格斯堡之后,当地的市议员赠给他一件奥格斯堡艺术橱柜,在接受礼物后仅几个月他就战死了。这件橱柜于 1633 年被运到瑞典后,就丢弃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黑湖城堡(Svart-sjo Castle)。1650 年前后,橱柜从黑湖城堡转移至乌普萨拉城堡(Uppsala Castle)。1694 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将其捐献给乌普萨拉大学,现陈放在该大学的古斯塔夫博物馆。

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古斯塔夫二世在战争期间从德国等地不但抢掠了大量的艺术珍宝,而且还抢掠家具匠人到瑞典来制作宫廷家具。因为这件奥格斯堡橱柜是被参加这场战争的瑞典军队司令兰格尔伯爵(Carl Gustav Wrangel,1613—1676)作为战利品带回国的,后来也被称为兰格尔橱柜。

古斯塔夫珍品柜

这件作品由奥格斯堡许多工匠共同制作而成,做工非常精致,集中了绘画、雕刻等很多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更有人把这件作品称为“世界奇迹”,由此可以想象其贵重程度。

法兰克福衣柜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德国的家具业又开始蓬勃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法兰克福衣柜(Frankfurter Cabinet)。这件法兰克福衣柜据推测为翁特切(Friedrich Unteutsch,约 1600—1670)的作品,或者是受翁特切作品的影响。法兰克福衣柜大多形体庞大,制作时间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本作品大约完成于1650 年。

大型衣柜

这件独特的 17 世纪的大型衣柜来自德国南部,被称为门面柜(Fas sadenschr覿nk),由胡桃木、枫木、橡木和白蜡木制成。成型的檐口安装在镶嵌了带状檐板和具有建筑雕刻的门上,门板上有水果雕刻和嵌板,还有三个球形雕刻圆柱。衣柜的下半部分有两个抽屉,整个柜子放在扁平的馒头脚上。

选帝侯

选帝侯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指那些对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拥有选举权的诸侯。最早确定的选帝侯有,三位教会选帝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四位世俗选帝侯: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普法尔茨伯爵以及波希米亚国王。后来又增加了巴伐利亚公爵和汉诺威公爵。

瑞典国王

卡尔九世

(1604—1611 年在位)

古斯塔夫二世

(1611—1632 年在位)

克里斯蒂娜女王

(1632—1654 年在位)

卡尔十世

(1654—1660 年在位)

【全视角】达格利

达格利(Gerhard Dagly,1657—1715)出生于著名的漆器生产中心——比利时的斯帕(Spa),并在家乡接受过漆艺训练,1687 年被任命为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一世(1701—1713 年在位)的宫廷工艺师。他的作品不满足于对东方家具的纯粹模仿,而是赋予作品浪漫的情调。他除了采用在黑色底色上洒金(用漆描画花纹图画,尚未干时撒上金银粉及其他金属颜料,干后磨光或罩光)的手法之外,还在浅奶油色的底色上使用红、绿、蓝等色彩,装饰成表面酷似瓷器的大漆家具。这种装饰手法非常适合于表现巴洛克风格的华丽气质,主要应用于柜子、桌子、烛台、箱子、钢琴等器具上。

达格利的大漆柜

达格利 1687 年开始在宫廷内从事大漆涂饰,这在欧洲也属于首创。他在执掌宫廷家具制造期间,创造了别具东方情调的家具。他创作的画作,虽然形式上基于东方情调,但更注重景物之间的透视关系。

达格利的羽管键琴

达格利涂饰的羽管键琴,从表面效果来看,酷似大漆的涂饰效果。制作于约 1710 年,现保存在柏林的夏洛腾堡宫(Schloss Charlottenburg)。 dZzq/HXHlR9VlAB/SuTPBKu9DWZQNSf+aFC89ltJS8J5nIsvJchgFXlA9zgO8L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