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部
帝王雅好

皇帝拥有权力和财富,往往会成为最大的收藏家。古代皇家收藏早有传统,汉武帝创秘阁聚天下图书,隋炀帝置妙楷、宝迹二台存储法书名画,唐太宗雅好书画,更是将王羲之《兰亭集序》真本陪葬昭陵。皇家收藏历来承载了确立正统地位、彰显权力意志、教化天下臣民的重要政治功用,其更迭与演变,几乎就是一部权力交替的历史。宋代皇家收藏不止于此,彼时的皇帝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提倡文治而非武功,同时也是艺术的热情实践者和推动者,尤以徽宗为代表。正因此,宋代的皇家收藏显得别有风貌。

观察整个宋代收藏史,皇家收藏暗含了两条基本并行却也经常交叉的线索:一是皇帝将其个人喜好推到极致,从宋初便开始留意艺术收藏,300多年中除短暂的战争外,几乎从未中断,官民书画收藏勃兴,极大地推动了宋代书画艺术的发展。二是崇古之风大兴,以金石收藏为代表,既满足皇帝好古嗜古的个人兴趣,又通过一系列强化正统地位的复古手段,体现“追风三代”的政治抱负,带动有宋一代发展为金石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观察宋代的皇家收藏,会发现收藏行为已经深度介入政治事件、宫廷生活以及国家文化构建,甚至间接地影响了历史走向,显化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同时,宋代相对开明的治理策略,也让深藏秘府的大量藏品通过不同途径对外展示和利用,促进了公私收藏的交流和互动,这也是宋代成为收藏史上第一个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书画收藏领域,太宗赵光义为后世皇帝开了一个好头。他在太祖赵匡胤的基础上,通过民间搜集、臣民进献等手段,广揽天下艺术珍品,于端拱元年(988)在崇文院设立秘阁储藏法书名画。有赖于宋代印刷术的飞速进步,太宗于淳化三年(992)刊刻《淳化阁帖》,也引领了皇帝对收藏品进行整理研究的风气。太宗之后的100余年间,皇家不间断地收藏,至徽宗达到历史顶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即为此时刊刻。徽宗以其天赋异禀,成为宋代皇家书画收藏的集大成者。靖康之乱导致北宋皇家书画收藏散佚,南宋高宗赵构继位后重拾传统。有赖于南宋的富庶和安定,又经历孝宗、光宗、宁宗等帝的努力,皇家书画收藏再成规模,但再也回不到北宋晚期的历史高峰了。杨王休在《宋中兴馆阁储藏图画记》中记载的南宋书画作品数量,大略只有徽宗时《宣和画谱》的1/5。南宋亡后,宋代皇家收藏落下帷幕,深宫艺术品散佚。随着朝代的更迭,古代皇家收藏的另一个时代也再次开启。

在金石收藏领域,太祖建国之初便在全国颁行《三礼图》,拉开了“图学中兴”的帷幕,对后世帝王收藏、研究金石文物产生了深远影响。皇帝借此复原古礼的政治企图也初显端倪,并成为一种皇家传统。真宗时期,皇帝已开始对进献的古铜鼎进行考证。仁宗时期,金石等古器物的收藏研究开始兴起,皇帝通过造作新乐与校定古乐器、刊刻篆书《石经》、御篆功臣神道碑额、颁赐内府古器物铭文拓本等手段,带动和鼓励了金石收藏风气的兴起。仁宗朝大臣欧阳修撰写的《集古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徽宗时期,内府古器物收藏已成大观,《宣和博古图》著录宋代皇家收藏的商代至唐代青铜器839件。涉及金石的收藏、研究在官方倡导下,带动了宋代嗜古之风的兴起,皇帝甚至因为进献的古器物更改年号。靖康之乱导致内府所藏古器物被金人掳走或散落民间。高宗接续前朝,极力搜寻古器物,但金石收藏已大不如前,加之宋理宗对程朱理学的崇尚,尚实证的金石学研究逐渐式微。南宋亡后,宋代皇家金石古物收藏画上了历史的句号。

宋代皇家收藏在这两条主线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即典籍收藏,且对典籍的搜集、校勘和著录也卓有成效。此外,庞大的皇家收藏体系可谓“旁枝横逸”,比如真宗对祥瑞之物的收藏,以及徽宗对赏石的收藏,都成规模且引人关注。特别是徽宗营建的艮岳极一时繁华,成为屡被后人提及的“亡国之象”。这种风气由上而下传导到民间,也推动了宋代收藏的多元化。 GQbvrrkewj4iLNK/raCIAU0O5/qRek4UAq9/joy0RRXouac0iS+SByBRdGtcJv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