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书是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作曲专业的《民族音乐》课程编写的教材,在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以下几点考虑。

1.强调了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决定作用,以及这种作用进一步对民歌在音乐本体上的诸多特征的决定作用。城镇众多的平原地区小调较发达,而山岭纵横之地则盛产山歌,耕种有田歌,放牧有牧歌,打鱼有渔歌,集体劳动时少不了劳动号子的吆喝声。民歌是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忠实而贴切地反映着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中国电影配乐创作者来说非常重要。从民歌中取材,从电影中故事发生地的风土人情中获取灵感,是不少艺术创作的起始点。

2.注重音乐本体分析。为写作本教程,笔者检索了与中国民歌相关的论文。这些论文中,有不少是从文化学或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也有从音乐学的角度加以讨论的,还有部分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予以品评的。但对音乐创作者而言,搞清楚一首作品在音乐本体诸多方面的特点,对今后的创作有所指导,应该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基于此,本教程的民歌分析,皆从调式、音阶、旋法、结构、节拍等音乐特征方面着手。

3.强调了依字行腔这一汉族民歌普遍存在且非常重要的现象。民歌最初就产生于说话的语调之中,与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幅员辽阔,单就汉语而言,就有七大方言区,其中又细分为若干方言子区。相同的文字以不同的方言朗读,语调上可能会存在巨大差异。不仅如此,每个地域还有相当数量的符合当地习惯的特定称谓和语气助词。上述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民歌音调的细微变化。即便这些细微变化在谱面上记录得多么详细,也无法将它们完全且精准地反映出来。然而,这恰恰就是汉族民歌最有韵味的特征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分析认识到民歌之美,更要通过亲自演唱去尽量模仿歌曲中的各种细节,体会字音、字韵与音符、旋律之间的契合关系。我们认为,只有认识并切身感悟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将这种韵味蕴藏于音乐制作过程中,而不是仅仅输入那些写在谱上的主要音符。

“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各民族居住状况的分布特征。不少地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错居住,风俗、文化、音乐上也相互影响。比如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花儿”,就是由回、汉、藏、东乡、撒拉、裕固等各族人民共创共享的一种民歌体裁。另外,分布在西南诸省区的土家族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土家人以汉语演唱本民族民歌,其音乐特点也与当地的汉族民歌有诸多相通之处。因此,不少教材将上述两类民歌归入汉族民歌一并讲解。本教程亦是如此。

本教程参考了多部中国民歌专著的做法,谱例采用了五线谱记录,而在分析文字中,用宫、商、角、徵、羽和唱名do、re、mi、sol、la加以说明,避免使用简谱标注,如果需要描述小段曲调或者特征乐汇,则用截取五线谱谱例的方式。目前来看,这种方式既兼顾了专业性,同时在叙述上又有一定的便利性,是比较好的做法。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电影音乐创作方向的研究生段俊臣、曲晴、许娜、马闻爽在录音整理、打谱、校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宁茜多次与我沟通,在排版、校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第二章由郝键撰写,第三章由宋恩恩撰写,第四章由王璨撰写,第五章由吴小路撰写,其他章节的撰写与整体梳理、总结由刘捷完成。

本书可作为音乐类院校民族音乐、民歌等方面的专业教材,也可为民族音乐爱好者提供比较专业的思考、学习路径。

本书借鉴了中国民歌研究领域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深深为前辈大师们高超的研究水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在参考书目及参考文献部分,笔者尽可能地列举了对本文产生过重要影响和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但由于写作时间跨度较大,难免有所遗漏,若您认为本文中引用了您的研究成果但未加说明,请联系本书编委会。限于水平,本书难免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予以批评指正。 v2LAobRHKbQsgbC6zOOD7DlPUhRqlYBS9pY0jAO3xBJ73yS46EBunxoVR9x2XG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