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THE WORLDWIDE UPRISING AGAINST
GLOBALLZATION

全球意识

英国广播公司(BBC)有一个历时多年、定期进行的调查项目,询问受访者是否认同“我认为自己首先是世界公民,然后才是本国公民”这句话。据这项调查显示,“世界公民”概念在2016年达到顶峰——第一次有半数参加调查的各国公民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 2017年美国一项调查的结果与之类似。大约一半受访对象说他们觉得有必要恪守“全球人类社群”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别。 认为自己首先是世界公民,然后才是本国公民的人觉得,或者说希望觉得,他的人生没有被完全锁定在当地。电影《欢乐满人间》中伯特的歌词“整个世界就在你的脚下”的感觉越来越真实,而且不应该“除了小鸟和星星,只有扫烟囱工能看到这一切”。

纵观人类历史,几乎任何时候都谈不上整个世界就在人们的脚下。远方人民的经历无论多震撼,远方发生的事件无论多重大,对大多数其他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1666年发生的伦敦大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海上霸主,在海外拥有辽阔的土地,而且还在不断扩张。作为其首都的伦敦占地广大,地位超群。9月的大火毁掉了伦敦城的很大一部分。最早建于中世纪的城区有四分之三被毁——包括13 000余幢房屋、87座教堂以及其他房舍。大火对文化、建筑、文学、社会,甚至宗教都造成了影响。但有谁知道这次大火呢?有谁听说过它呢?

伦敦人当然知道,几乎所有英格兰人都知道,或许大不列颠王国上下也有许多人知道。英国议会对大火进行了调查,其后英国人锁定了替罪羊。他们指责所谓的“教皇党阴谋”,即是天主教徒们纵的火。宗教偏执狂和排外分子一度以此为由迫害外国人和天主教徒。直到1830年,谴责天主教徒放火的铭文才被从伦敦这场悲剧的纪念碑上抹去。

对大多数世人和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伦敦大火从未发生过,无论起因为何,目的何在。他们既没有听说过它,也没有兴趣了解它,甚至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能让他们产生兴趣。他们所处的世界极度本土化。当时的情况跟古往今来没什么两样,谣言和各种故事总会被传播,而且会通过礼拜日教堂布道或当地小酒馆等社交场合四散开来,不过它们只是知识的微光,暗示了村子外面那个更广大的世界。当时的人用自己所在的社群或所出生的地区来界定自己。由教士、贵族和一小群富裕商人构成的全球精英阶层占有知识、闲暇时间和金钱,而所有这一切让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世界。只有一小部分特权阶级了解世界,知道世界是什么,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我们很容易想象出伦敦大火影响一个普通英格兰人生活的场景。他家附近的森林遭到砍伐,因为首都重建需要木材。砍伐森林对英国平民的影响很大,但他在这场戏剧中并未发声。他只是贵族棋盘上不由分说就能被移动的哑巴小卒。当地领主派工人来砍森林的时候,他只能旁观。伐木的缘起会零星地传到他的耳朵里——或许他会听说很远的某个地方着过大火。但更可能的是他什么也没听说。即使他听说了,知道这件事之后他的生活就会有所改观吗?他唯一能影响决策和掌控自己人生的地方就是他自己的家,而这个家有时候甚至不是他的私有财产。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伦敦大火和现代灾难的影响范围——就拿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袭击,导致世贸中心双子塔倒塌这件事来对比吧。当时有20多亿人目睹了第二栋塔楼的轰然倒塌。 据保守估计,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看到飞机撞击塔身,双塔被毁,塔内及周边有2606人丧生。此次袭击意义极其重大,地缘政治影响非常广泛。然而论及后果的严重性,发生在曼哈顿的这个事件其实比不上发生在奥斯威辛或“二战”末期发生在广岛和长崎的事件。

但这个事件被拍摄了下来,电视台还进行了直播。关键就在这里。双塔的坍塌是跨越国界、进入国际公众意识的一个终极意象。许多人因为观看过这个意象而产生了心理创伤,即便巴基斯坦人和美国人对此的解读有所不同。人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体会到的感情也完全不一样。不过,他们都知道这件事,这个意象无处不在,影响了全球各地先是数千人,然后是数百万人的决策。

今天,地方之间、民众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发生在远方的事情可能会对本地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个体们有动力去创建一个由理念、事实和意象组成的共同基础。不过,这个过程中最突出的不是人们对什么可能影响自身生活有了更多了解——毕竟,了解这些符合他们的个人利益。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人们对表面上不会直接影响他们生活的事情也懂得很多。1997年,约有25亿人观看了戴安娜王妃的葬礼。2018年足球世界杯开幕式的观看总人数为35亿。2010年智利矿工被困在塌陷的坑道里后,有10亿人收听或收看了救援报道。现在,任何人只要不是极端贫困,只要不是在生存边缘挣扎,都可以形成全球视野。如今几乎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几个世纪以前本笃会修士在他与世隔绝的修道院里埋头读书的特权。

读写能力、自来水和电力、互联网都具备二元性质。一个人要么享有它们,要么享受不到。它们的可得性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开拓了人类视野。持续互联的世界创造出一种共同意识。两个孩子可以讨论同一款在线视频游戏,成年人清楚地记得世贸中心倒塌时自己在哪里。两个陌生人可以一起愤世嫉俗地取笑一个他们俩都听说过、都能认出脸来的某个跳梁小丑般的领导人。随着相互关系的加强,人们的思维更加相近。新获得的知识、图像或范式会强化他们的共同世界观。人们不一定非得热爱或接受色情文学、快餐、好莱坞娱乐、美元的力量、对恐怖主义的畏惧、智能手机、宗教原教旨主义或女性赋权,但所有这些合在一起,构成了日渐丰富的人类共同意识。这个不断丰富的意识既滋养了共同的抱负,也滋养了共同的恐惧,从而影响并颠覆各地从消费者需求到国内政治的社会惯例。而科技使得这个进程成为可能,并且起到了加速作用。

这里可以举一个教育和电脑使用能力方面的上佳例子。英格兰纽卡斯尔的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进行过一个名为“墙中洞”的实验,灵感来自维卡斯·史瓦鲁普的小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Q&A )以及其改编电影。1999年,米特拉在新德里某个贫民窟的封闭外墙上挖了一个洞,并在洞里放了一台电脑显示器。显示器旁边放了一个可以用来操作电脑、上网冲浪的鼠标。所谓墙中洞,就是把电脑锁在墙洞里不让人拿走。这台电脑无人看管,也没有负责监督使用的成年人。米特拉在隐秘处装了一个摄像头,用来捕捉当地孩子们的反应。许多孩子第一次有了上网冲浪的机会。摄像头录下了他们怎样在没有任何正规教育的情况下,三五成群地自学电脑操作,访问网站,下载软件、游戏和音乐。米特拉把实验拓展到了其他城市的贫困街区,包括没有网络接入的偏远地区。在没有互联网的地方,他会留下一个磁盘库,磁盘里刻录了游戏和软件——使用的语言全部都是英语,而当地孩子们根本不会说英语。等到他重访这些地方时,孩子们告诉他:“我们需要更好的处理器和鼠标。”他们还说:“你给了我们只能用英语操作的机器,所以我们学了英语。”

米特拉的研究表明,接入网络可以帮助成群的孩子在没有成年人监督的情况下习得能力,接受教育,获得他们在原本没有电脑的环境下得不到的知识。这包括操作电脑的基本知识,也包括信息搜索技能、数学能力、学习语言和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等。互联网和电脑自带的互动属性启动了孩子们独立习得知识的进程。 “将来的文盲,”心理学家赫伯特·杰尔居埃(Herbert Gerjuoy)说,“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在孟买共用一部智能手机的孩子们(或者过去出没网吧的孩子们)自行学会了如何学习。他们面临其他障碍,而且那些障碍往往令人生畏,但它们束缚这些孩子们的威力不及旧时代的无知枷锁。当今世界,事实只要点一点鼠标就能查到。但是我们都知道,谎言也同样近在眼前。

当今,全球化的批评者说,全球化导致了错误意识的产生。它实际上加固了站在最顶层的0.1%的人的压迫工具,或者说世界仅存的超级大国的压迫性制度。他们声称“全球化”只是“美国化”的代名词,好莱坞创造的意象无所不在,美国式的消费主义横扫一切。他们指控说,害处最大的当数美式幸福概念的恶性扩散。

1941年,亨利·卢斯(Henry Luce)提出了“美国世纪”这个叙事。他在自己创办的杂志之一《生活》( Life )上发表文章,吹捧美国生活方式,认为它可供全世界效仿。他提倡的理念都“无比珍贵,极具美国特色——对自由的热爱、对机会平等的认可,还有自立、独立及合作的传统”。 卢斯出生于中国,父母是赴华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他父母的老派传教工作在他手里变成了一种新式福音,洋溢着如他所言“生于冒险”的美国的令人陶醉的精神。

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主张一诞生就危及世界各地的地方身份认同、权力结构和传统。很少有人质疑全球化带来的繁荣,但许多人排斥新兴的全球意识,尤其排斥美国对全球意识的影响。文化可以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反过来也可以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假如大米进口商在越南低价销售大米,越南当地稻农的收入就很有可能会减少。但如果越南的孩子们突然决定像西方青少年那样多吃炸薯条,那么对稻农收入的威胁就更大了。假如美式快餐入侵越南文化,对大米的需求照理会下降。在这样一个场景里,越南稻农根本没有同竞争对手交锋的机会——他们直接就被消灭掉了。文化一体化加上口味偏好的改变造成了这个事件——稻株栽培文化的夭折。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市场和生活方式,而理念既可以催生新市场和新生活方式,也可以毁掉原有市场和原有的生活方式。新兴的全球意识创造出一个新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就像《薄伽梵歌》里的克里希纳神所宣称的那样:“我是全能的时间,是所有世界所有生灵的毁灭者。”

全球化是一条豪华邮轮,把见不得人的秘密藏进客舱、下层甲板和轮机舱。老百姓们待在这些昏暗之地,不得出声,不得作乱,好让邮轮继续扬帆远航。卢斯的美国世纪宣言被刊登在《生活》杂志的内页上,而同期杂志的封面图片是一位身穿晚礼服的好莱坞小明星,大标题写着“好莱坞派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DMhjhOE9mKn5QD+EGpYiOEbPOKdZ2/925IUJB+1vUESNP/5tChNhRzJ3jUe9Qa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