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章
迅雷不及掩耳

1941年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 C ordel H ull) 向日本发出一份措辞强硬的照会。12月6日,华盛顿当局等待着东京方面的回复。根据回复的情况,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很可能迎来两种结局——或是维持岌岌可危的和平,或是遽然爆发战争。

位于马萨诸塞大道的日本驻美大使馆处于极度紧张的氛围,因为外务大臣东乡茂德 刚刚传来三条指令:

1.针对美方11月26日发出的提案,政府经过慎重商酌,最终拟出一份对美备忘录,现附于另行的902 B号电报。

2.备忘录篇幅甚长,将分为14个部分发送,预计你方或在明日接收完毕。如今实为千钧一发之际,备忘录接收完毕后,请暂时秘而不宣。

3.至于此份备忘录何时提交给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将另有电报通知。等待通知电报时,请完善文书工作,做好万全准备,以便在指示下达之际立即向美方提交备忘录。

此一攸关国家兴亡之日的到来,早在1940年的夏末便埋下了伏笔。那时德国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比利时、荷兰与法国,征服英格兰似也指日可待;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在战争之中难以抽身。世界列强之中,唯有美国与苏联尚保持着和平局面。

美国国内的意见分为两派。以富兰克林· D .罗斯福( Fr anklin D . R oosevelt)总统为首的干涉主义派坚信,只有帮助各民主国家击败侵略者,才能保障美国的未来,实现长治久安。总统的意见为两大群体所支撑:一是“不列颠包裹” 组织;二是少数族裔——他们的欧洲亲属落在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魔爪之中。

反战团体的规模更为庞大,聚集着各种各样的组织与群体:以查尔斯·林德伯格( C harles L indbergh)为代表的“美国优先” 组织,参议员博拉( B orah) ,德裔美国人族群,由美国共产党及工党主导的“美国和平动员” 组织,以及美国中西部那些同情英国与中国,却又不希望卷入战争的老派孤立主义者。

9月3日,罗斯福与遭到海上封锁的英国进行交易,用50艘老旧驱逐舰交换数个基地。 孤立主义者大为震怒,称此举不过是总统的一项策略,意在掩人耳目般地将美国拖入战争。9月27日,日本正式加入轴心国集团,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德意日三国签署三方协定,承认“日本在大东亚新秩序建立方面的领导地位”,同时把“欧洲新秩序”的建立权托付给希特勒及墨索里尼。三方承诺,若任意一方受到“现时并未参与欧洲战争及中日战争的国家攻击”,另外两方须予以援助。

三方协定是一封隐晦的恐吓信,警告美国其很可能会陷入大西洋、太平洋两线作战的危险。然而,恐吓却起到了反作用。许多美国人之前还在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之间犹豫不决,此时发现侵略者已狼狈为奸,认为美国受到直接威胁,于是被迫站到罗斯福阵营中去了。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终于获得足够的支持以通过《租借法》( L end - L ease A ct) 。尽管“不直接参战”,此时的美国已致力于向同盟国提供源源不竭的军事支援,成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

《租借法》通过的3个多月后, 6月22日,希特勒突然入侵苏联,包括轴心国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无不大感震惊。美国的孤立主义运动原本就势头不振,因希特勒此举便越发衰败下去。对苏联整体持同情态度的“美国和平动员”组织立即崩解,其成员在一夜之间转而支持干涉主义,甚至比罗斯福更加激进。

日本统治阶层也因希特勒此举而产生骚动。部分人士认为应当立即出兵西伯利亚,却遭到陆军否决。诚然,五年来,日本陆军大多数的关键举措都是在针对日益强盛的共产主义力量,但近卫内阁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大将认为,出兵西伯利亚风险太大。东条主张将矛头指向东南亚,那里遍地是锡、橡胶与石油,堪称宝库。

希特勒对苏开战初期取得惊人战果,轰动世界;而日本也在7月25日兵不血刃便进驻中南半岛 。此时的世界强国之中,仍保持和平的只剩下美国。7月26日,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所有在美资产。那是一着险棋,将两国关系推到战争的边缘。海军作战部长担心会刺激并导致武力冲突,但罗斯福执意如此。此举可谓是一场经济闪电战,谁知还有更厉害的后着——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将日本作战的生命线一刀切断。

此举颇见成效。日本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国家, 7400万人口挤在几座小岛上,总面积甚至比不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此类国家往往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扩张领土,要么在困顿中沦为二流。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其领导人振振有词:近100年来,西方对东方如何地巧取豪夺,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美国当时也并没有置身事外,怎么事到如今,反要在中国问题上摆出一副超然清高的面孔?

在双方极端分子的刺激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其时,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 正与赫尔国务卿在华盛顿进行谈判,但日本军部领导人认为达成协议的机会渺茫。军部主张迅速定下与美国开战的确切日期,因为日本的石油储备正在急剧减少。

日本为解决这一问题, 9月6日在东京召开御前会议。军令部总长 永野修身 严肃地宣布:“日本在诸多领域皆面临资源短缺,能源方面尤甚。一言以蔽之,日本渐趋衰弱,而敌人却日益强盛。”

枢密院议长原嘉道 是保守派领袖,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政策是否将以战争筹备为主,以外交谈判为辅,请大本营 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陆军与海军皆未能给出明确表态。此时,一贯沉寂无言的裕仁天皇突然开口,对大本营的暧昧态度表示遗憾。在众人的震惊与静默中,裕仁诵读祖父明治天皇所作的一首和歌:

今世四海已为一,何见风波不止息?

“朕素爱此歌,往往诵之。皇祖贵和之精神,常萦朕心,亦恒愿绍述之。”

漫长的沉默之后,永野起身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不胜惶遽。臣谨向陛下保证,大本营视外交谈判为重中之重,付诸武力唯是最后手段而已。”

接着,会议提出并通过《帝国国策施行要领》( O utline of N ational P olicy) :日本应继续通过外交手段实现诉求;但是,若谈判无休止地被拖延下去,则应向美英宣战。换句话说,日本左手期盼和平,右手筹备战争,时限就在1941年年底。导火索已经点燃,只有外交上的奇迹能够将它扑灭。

野村与赫尔在华盛顿的谈判又持续了1个月,其间没能取得任何建设性成果。赫尔坚持要求日本脱离轴心国集团,并从中国撤军。无奈之下,日本政府的温和派提出一种妥协方案,即在数年内从中国逐步撤军,但遭到军国主义分子坚决反对。东条大将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表示:“陆军原则上不接受任何妥协。我军在中国战场上牺牲甚众,倘若撤军,士气必将一落千丈。”

首相近卫文麿无法控制局势,苦恼之余,在10月12日召集数名主要内阁大臣来到荻外庄 ,举行紧急会议。“一旦与美英开战,您认为有何希望结束战争呢?”近卫向东条问道,并指出美国在资源方面优势明显。

“1904年与俄国开战时,也没见得有取胜的希望。”东条还是日本中世武士的性格,充满热忱与激情,“身为帝国首相,应当具有从清水寺舞台纵身跃下的勇气才是。”清水寺是京都的一座寺庙,临渊而建。此时,东条是在劝近卫亲王应当勇于冒险。

4天后,无力掌控局面的近卫选择辞任。10月18日,雷厉风行的新首相——东条英机上台。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日本民众开始相信,自己有义务建立一个以道德为准则的新世界。西方世界倡导的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所招致的诸多损害,如今必须给予抹除。日本民众一遍又一遍地接受思想灌输:让亚洲重回亚洲人之手,乃是日本人的使命。

2周后,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 J oseph G rew)向赫尔发出警告,称日本处在一触即发的形势之中。格鲁写道,基于民族性格,日本人有可能“举国上下孤注一掷,采取不成功便成仁的举措……诚然,一个理智的国家不会出现此等举动,但日本的理智不能用美国的逻辑标准去衡量……日本接下来很有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某些行动,迫使美日两国陷入无可避免的武装冲突”。

收到信的3周之后,在11月26日,赫尔给野村海军大将及来栖三郎 递交了一份照会。来栖也是一名外交官,日本不久前派他来协助野村大使,应对这场如履薄冰的谈判。此前东京方面曾发来一封照会,提议称:若美国解冻日本资产,并提供必要数量的石油,日本便从中南半岛撤军。赫尔此时递交的照会,正是对日本上述提议的回复。

赫尔答复在经济方面做出让步,愿意提供日本实现国家繁荣所需的一切资源,但有一点坚决不肯退让:日本不仅要从中南半岛,而且要从中国撤出全部军队。

读完赫尔的照会,野村与来栖大失所望。“我们把您的答复回报给政府,”来栖说道,“很有可能只会招致一片怒火。”两人与赫尔争论片刻,没能得出结论,来栖有气无力地问道:“我方会将您的答复视为最后通牒,只是不知阁下是否考虑过暂行过渡方案?”

“我们已探讨过了。”赫尔答道。

“是因为其他大国有意见吗?”来栖问道。中国和英国向美国施压,强烈要求美国对日采取严正立场,在外交界已是众所周知之事。

“我已尽最大努力探讨过了。”赫尔答道。

会谈终告结束。野村与来栖返回使馆。野村知道,东京方面一定会无视赫尔的要求,将照会视作最后通牒。那也意味着野村本人对美交涉的使命宣告失败。

——

在此等情势之下, 1941年12月6日,华盛顿当局等待着东京方面对赫尔那封“最后通牒”的回复。

当天下午早些时候,日本大使馆的多数员工都在五月花酒店( M ayflower H otel)参加午餐会,众人期盼已久的答复开始出现在东京—华盛顿的电报线路之中。与其他日本电文一样,这封采用“紫色密码” 的电报,显然也处在美军情报人员的监控之下。

下午3点,在华盛顿的另一处,美国海军情报处通讯安全组( C ommunications S ecurity G roup)的工作人员正在埋头解读电文的内容。

他们的工作内容是解读美军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机密。4个月前,一个名叫威廉· F .弗里德曼( W iliam F . F riedman)的退役陆军中校率领一支陆军密码分析团队,将“紫色密码”成功破译。 Lot91BKdIcIeRn1lZcnPpjYPFRuUW6mzsUA52gxPmstULyLUJoCG++ok+pCESe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