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警惕“推理阶梯”,避免误解和伤害

鉴于反馈对于工作进程的巨大促进作用,管理者有必要学习如何正确进行反馈。一般而言,反馈分为两类,一类叫作鼓励性反馈,即正面反馈,另一类叫作纠正调整式反馈,即负面反馈。顾名思义,鼓励性反馈是在员工做对事情时管理者给予的反馈,俗称表扬;纠正调整式反馈就是在员工做错事情时管理者给予的反馈,俗称批评。

既然如此,为何我又将其称为反馈,而不是简单称为批评和表扬呢?批评和表扬是相对主观的词汇,比如,管理者要批评一个员工,是基于管理者认为员工做的事情是错误的这样的前提。但是有可能管理者的认知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说明人的主观经验对事情的判断是多么武断。

周星驰是我特别喜欢的电影明星,他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谈到一件关于母亲的小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周星驰的父母在他7岁的时候离异,母亲带着姐姐、周星驰和妹妹一起生活,每天辛苦工作,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每次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周星驰总是把最爱吃的鱼扔在地上,每次都被妈妈骂浪费粮食,妈妈一边骂他,一边捡起来洗干净自己吃掉。多年后回忆起来,周星驰才说出其中的原因:“那时候我家里过得很苦,妈妈经常把好吃的留给我们,她自己吃得很差。我一直想让她也吃点鱼,但是我知道,如果直说,她一定不会答应,就把鱼扔在地上。这样虽然我会被骂,但是妈妈会吃到鱼。我也就会很开心。”多么聪明机敏的星仔(那时候),利用了妈妈错误的推理判断,让妈妈吃到鱼!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判断大部分基于自身的主观认识而非事实,这会产生许多误会。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管理者对待员工也会犯一些主观性的错误,这就是前文提到的推理。作为管理者,一定不要轻易对员工做推理,一些错误的推理如果不能及时澄清,就会激起员工的反感,影响团队的整体氛围。

推理能力是人天生的能力,但并非每次推理的结果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不经过了解,就为某一个结果定性,我们能说的只是我们的想法,只有通过详细了解我们才能确定到底是要批评还是表扬。在现实生活中,推理导致误解和伤害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就曾是受害者。

我第一次出门旅游是在初中的一个暑假。爸妈带着我从西安出发,到武汉、苏州、杭州、上海等六个城市转了一圈,玩得很开心。为此,我还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作“苏州的园林”。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语文老师拿起我的作文说:“樊登这篇作文写得不错,可惜是抄的。”然后直接将作文本丢给我。

我非常生气,反驳道:“这篇作文不是抄的,是我自己写的。”

老师反问:“你怎么可能一个暑假去六个城市?”。

我觉得莫名其妙,他去不了难道别人也都去不了吗?于是,我站了起来,大声说:“我真的去过,不信我回家拿票根给你看。”

见我着急了,老师息事宁人:“好吧,就算是你写的吧。”

这件事已经过去30年了,但我依然耿耿于怀,那种被别人错误推理的委屈恐怕今生都不会忘却。

推理的情况在团队管理中比比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推理别人的“结论”让自己非常生气,但是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幸的是,这种“结论”往往会对团队造成严重的伤害。大量团队矛盾的根源,都在于我们习惯用自我推理而非沟通来解决问题。一般而言,推理有以下三个步骤,我称之为“推理阶梯”(如图8–1所示)。

图8–1 推理阶梯的全过程

1.收集数据

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来自各界的大量信息,这些是产生推理的基础。

2.选择性接收数据

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选择性接收”才是大脑处理信息的固有方式。有句老话:“顺眼的人越看越顺眼,讨厌的人越看越讨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人能够避免。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写过一本影响力很大的书《思考,快与慢》。书中的主要观点是:我们根本不是理性的人,很多决定都是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下做出的感性决定,崇尚理性思维的博弈论很少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关于数据的选择性接收,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

有位教授在课堂上放了一段录像,录像里的人正在投掷篮球,教授就让学生数进球的数量,数对了才算过关。学生们带着问题开始观看录像,看完之后,教授并没有询问确切的进球数,转而问学生是否在录像中看到了一只黑猩猩。学生们万分诧异,纷纷摇头。

这时,教授开始回放录像,一个穿着黑猩猩衣服的人出现在镜头中,跳了几下后离开了镜头。由于学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进球数上,所以自动过滤了这个相当惹眼的“黑猩猩”。这种过滤,其实就是我们要说的主题——数据的选择性接收。

懂得了这一原理,就会明白每个人的信息接收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很难客观全面地看待一个问题。

3.赋予意义,得出结论,采取行动

我们选择性地接收数据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要赋予这些数据意义,从而做出种种假设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采取行动,这就是大脑中“推理阶梯”的整个过程。了解推理阶梯对我们的日常管理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做决定之前,一定要问一下自己:这有没有可能只是一个推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个问题对于管理者非常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有可能让我们在大脑中产生不客观的推理。

比如说,一个熟人迎面走来,没有打招呼,我们就会生气,感觉这个人没有礼貌,或者这个人不喜欢我。但实际情况有可能是他没有戴隐形眼镜、昨晚没睡好、加班了、走神了等各种情况。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对别人进行推理,然后自己生气。

学完推理阶梯,对管理者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认识到每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所处的情境和情绪不同,都容易在认知上出现偏差。

我在华章教育工作时,曾经历过一次优秀销售员的离职事件,事件的起因就是推理导致的误会。

这名销售员的业绩一直以来都非常突出,而且特别受学员欢迎。突然有一天,副校长跟我说:“我们要开除这个销售员。”

我十分不解,如此优秀的销售人才十分难得,每年为公司创造的利润也可观,为什么突然直接要开除他?我赶忙问副校长原因。

他说:“这个人道德上有问题。有一个学员要求退费,是他经手办理的,但这个学员现在还在我们这儿上课。你看,他一边从总部退费,一边又让学生来上课,钱全进了自己的口袋。他在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如此算来,公司的钱他一定贪了不少,我一定要开除他。”

我一听,就明白副校长是陷入了推理阶梯,这些情况都是他自己构想出来的,并不一定是事实。于是,我对他说:“先别做决定,万一有什么误会呢?”

副校长不屑地笑了:“我已经亲口问过这名销售员了,他说已经退费了,但是学员说没有退费,还要继续上课。”

副校长言之凿凿,可我依然觉得很奇怪,这个销售员可是老员工了,贪污的机会很多,为什么现在才被发现?我将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副校长。

副校长压低了声音,颇有几分神秘地对我说:“听说他最近家里买房,手头缺钱。”

我依然不太相信,索性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结果令人啼笑皆非:销售员记错了退费学员的名字,为另一名学员办理了退费手续。

事情澄清了,但是由于受到严重的怀疑,该名销售员不久后还是辞职了。这次推理产生的误会让公司损失了一个优秀的销售人才,直接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管理者在批评员工之前,一定要问自己:“此事是否可能只是我的推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个问题对于管理者而言十分重要,“智者疑邻”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者心中对于某件事已经有了定论,在沟通时便不会给员工反驳申诉的机会。在这种前提下交流,谈话气氛势必较为沉闷。员工会认为既然管理者已经有了结论,再争辩也没有意义,不如将情绪藏在心底。带着情绪去工作的员工,出错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以致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将批评改称为反馈,就意味着在谈话之前,管理者不会对员工的所作所为做出任何主观结论,只是陈述自己看到的现象以及对这种现象的担忧。这样一来,员工就握有一部分自主权。从命令式变成协商式,不仅是谈话内容的变化,也会对员工的心理造成微妙的影响。经过这样的谈话,管理者与员工都进一步了解到对方的想法,管理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让员工去自我发挥,员工也更能明白管理者的要求,他得到了相应的尊重,主观能动性自然会大大提升。 DNIOxOE9253gZjp4jsX0kZ0QJ4fl2ZoFEYKAsniZBm0xUQAxuX1En0QXvONWkV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