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团队就是“球队”,目标就是“赢球”

团队对于各成员来讲是什么样的存在?

很多公司经常会将公司比喻成“员工的家”,这种提法太多了,什么“以厂为家”“以司为家”,貌似富有激励意义,其实并不妥当。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里的矛盾其实是最多的,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有的矛盾非常严重,有的夫妻吵了一辈子架,有的孩子埋怨自己是不是投错了胎。

在彼此关系不愉快的时候,家庭反而是一种束缚。所以一些采用这类宣传口号的企业,虽然当初的目的是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但是往往会让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陷入尴尬。比如,联想当年的口号就是“联想是一个大家庭”,后来联想由于发展需要,大量裁员,联想前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文《联想不是我的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联想公司的口诛笔伐,对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出,把企业比喻成家,在一些情况下会让企业陷入很被动的局面。

那么这种被动是怎么产生的呢?大家都知道,家庭是每个人的精神港湾,家庭成员一般不会因为表现不好而受到惩罚,甚至被逐出家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很多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再激烈,也不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既定关系。比如,你不能剥夺任何人做子女或者做父母的权利。

团队则完全不同,团队的存在是要达成使命,需要每个成员勠力同心。管理者对于团队中不太积极的成员做出处理时,仍然是为了团队更好地发展。如果管理者总是喜欢将团队比喻成家,就会让员工产生很多的“非分之想”:为何管理者口口声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但作为家庭一份子的我却被开除了?那意味着公司为了前途可以放弃“家人”,这能是我们常识里的“家”吗?这些就是领导和员工在团队理解上巨大偏差造成的消极后果。我们需要承认,当说出“团队是家”这种话的时候,领导者实际上就做出了对员工的承诺,那就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员工,而这恰恰是企业做不到的。因此这种提法会使管理者在处理团队问题时陷入尴尬的境地。

对于团队来讲,应该提倡“这是我们的船”“我们是一支球队”,这种提法很清楚,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进步,为了赢得最终胜利,让团队变得更加优秀。这个目标才是大家共同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成员都必须进步,有一些调整是完全正常的。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其实处处蕴含着团队管理的思想。《三国演义》中的三大阵营,《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无不体现着中式管理的智慧与精髓。《西游记》表现得尤为明显。能力超绝但不受管束的孙悟空、贪懒馋滑时刻想着散伙分行李的猪八戒、能力有限胜在忠诚的沙和尚、有犯罪前科但已洗心革面的白龙马,三徒弟一白马在强力管理者唐僧的带领下,组成了无坚不摧、无险不克的战斗团队,一路降妖伏魔,完成了团队的终极目标——取经。

如果将团队比喻成球队的话,员工就可以理解很多事情,主动做与团队发展方向一致的工作。如果员工与团队的努力方向不一致,就会增加团队的内耗,管理者整天就是调和内部矛盾,这样会错失很多宝贵的发展机会。由此可见,一致性在团队内部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那么怎么去打造团队的一致性,让大家都向着赢球的目标去奋斗呢?

在团队的日常管理中,可以随时随地向员工传达团队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打造一致性。但是这种日常传达的效果非常有限,过于频繁的传达甚至有可能让员工心理麻木,产生不应有的效果。什么时机效果最好呢?

任何一个员工需要反馈的时机,都是打造团队一致性的好时机。

员工在倾听管理者反馈的时候,往往是非常认真的。因此管理者应抓住每一次反馈机会,向员工传达团队一致性的理念。长此以往,才能使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为完成更大的目标提供重要的信任基础。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会忽视以下两种场合,殊不知,这二者如果处理巧妙,会成为强调团队一致性的好机会。对这两个情景的解释,考验着管理人员的功力。

1.员工离职时

在大部分的企业中,员工离职对管理者来讲仿佛是一个难以上台面的话题。很多管理者在员工离职时最常见的做法是默不作声或者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反而引起在职员工的诸多猜测,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

实际上,这种时候是向员工传递一致性理念的绝佳时机。同样面对员工的离职,一些优秀的管理者会说:“虽然该离职员工的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其工作方向和发展目标跟我们整个团队不太一致,因此我们选择让他离开。”这样就用一致性这个标准将离职员工与整个团体划清了界限,不会对现有员工的工作状态造成负面影响。

2.发奖金时

管理者另一个不应该一声不吭的情景是发奖金时。很多团队奖金的发放十分神秘,十分低调。员工本来获得奖金很开心,但是这种没有仪式感的行为,会让受褒奖的员工一头雾水,因为管理者不向员工解释为什么会发奖金,员工只能猜测其中的原因。这种做法非常奇怪。

实际上,我们给员工发奖金,无非是因为员工工作努力,为团队争取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用发奖金的方式表示肯定。但这种肯定需要光明正大地表示出来,让员工产生一种荣誉感。同样的情况,更好的说法其实是:“你做的工作跟团队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会得到奖励。”

在传统情境下,领导者对优秀员工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喜欢他们工作努力,业绩突出,但忌惮他们一直挑战自己的权威,不好管理。这种情况下,对员工强调团队目标一致性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确定团队和员工的目标一致为最高原则之后,团队管理者对员工提出要求就顺理成章了。即使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如果无法协作、帮助团队进步,领导者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干预。就像在一支球队里,球星拿下的分数再高,但是打法太独,无法带动其他队友得分,导致球队无法赢球,这种优秀能力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对于在团队中处处走臭棋的成员,其他成员也会感觉到这个人在影响团队的荣誉和利益,影响目标完成。即使做出让他离开的决定,其他成员也会理解和支持。

以目标一致为前提,领导者管理团队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团队成员也会要求不断进步,避免拖后腿。员工的新陈代谢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领导者就会发现,留下的成员都是最精锐的,在一致性的保证下,团队会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更快达成目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管理者要明白员工进入公司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永远在这里工作。我们彼此应珍惜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在共事的日子里,为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做出最大的努力,将团队打造成一支优秀的“球队”。即使某个员工将来离开了团队,大家也还是朋友,也会祝福彼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纽约证交所成立之初,当时许多名震一时的大公司,只有一家活到了今天,这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创建的GE(通用电气)。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将GE的市值由他上任时的130亿美元提升到4800亿美元,排名也从世界第10攀升至当时的世界第一。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60%都由GE的离职员工创办。为什么GE的离职员工都这么厉害呢?

在《商业的本质》这本书中,杰克·韦尔奇回答了这个问题:“企业要将员工视为投资人。员工为企业的成长投资了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因此企业要保证在这些时间内让员工有所提升,变得比从前更好。企业管理者严格管理员工,就是为了提升员工的职场价值。”

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方式可谓严苛,他曾被媒体批评为“中子弹杰克”。他曾说自己是这样管理的:“尽情地咒骂,猛烈地抨击。”这种疯狂的行为,大部分中国企业家都做不来。

在中国,任何一个团队,都信奉一种群体思想叫作“以和为贵”。大家一团和气最好,见面总是微笑,表面云淡风轻。员工表现得好,领导自然乐得省事,万一员工表现不好,领导不得不说的时候,也总是闪烁其词,欲说还休,担心过于严格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员工有了情绪反而对工作更加不利。归根结底,这是东西方思维的又一次碰撞。

“以和为贵”的东方思维时时刻刻都传递出“团队是家”的信息,让员工产生这样的错觉:领导即使不满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斤斤计较,不会撕破脸,因为怕被外人看笑话。而以杰克·韦尔奇为代表的西方管理者眼中,员工的目标必须跟团队一致:作为球队,目标就是赢球,“比赛第一,友谊第二”。每个成员为了这个目标都必须竭尽全力,需要成为虎狼,而不是绵羊。

当各成员都认可目标一致性的原理时,1+1就会产生大于2的效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自觉通过不断进步来提升自我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收入,没有人会幻想混日子就可以向上爬。这种一致性能够有效激发团队成员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鞭策自己进步,最终实现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赢”。

“加薪”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上述情况下,成员的价值获得提升,加薪是早晚的事。但是一些原地踏步的员工也想加薪,事情就会变得比较棘手。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个职场小白的段子,很有道理。

小白去找老板要求加薪:“老板,我都工作十年了,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你为什么不给我加薪?小王才刚入行两年,你就给他加薪,这是为什么?”

老板回答他说:“你确实工作了十年,但实际上你只有半年工作经验,你只是将这半年经验用了十年而已。”

这个段子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对于职场人士来讲,如果在工作中没有开拓新领域、获得新能力,只是在日复一日地重复,所谓的“工作经验”是非常廉价的,不会对个人职业前途有任何帮助。要想提升个人职业价值,不断学习是最快的捷径,不学习就不会有进步。

员工的进步跟管理者的严格管理有很大的关系。管理者一定要知道,让员工进步不仅是员工自己的事,也是团队最大的成就,是团队自信的底气。只有员工不断进步,团队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最终赢得比赛。

从现在开始,理直气壮地管理员工吧!团队管理者严格管理团队成员,是对成员的工作时间负责,是为了成员可以更快地增值,拥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时间是管理者的朋友,员工可能当时难以理解管理者的良苦用心,但在三五年之后,时间会给他们答案。 6GvleEzeTtGNVdymafJ2wdbjiYmir3lG7gw/Fg78aNhNYdMB0vp0u408qneXTj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