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我不知道)

《道德经》很难。

翻译《道德经》的人,自《道德经》这本书出版以来便不计其数。即使被翻译了那么多次,依然有很多人无法完全理解这本书,甚至是翻译过这本书的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道德经》被认为是汉文学的最高境界,需要有文学素养,或者要有历史背景知识,是为“学者中的学者”而作的书吧。

《道德经》第二十章,老子说:“绝学无忧”,即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

《道德经》第十九章,老子又说:“绝圣弃智”,即需抛弃聪明智巧。

《道德经》第十章又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即无所不知,实则无知才是真知。

《道德经》并不是一本为文学而作的书,就如它第一章所说,这并不是一本仅靠其文字就能理解的书。

《道德经》是“诗”。

它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也不是学术性的书,也不是对“道”进行说明的书。说它不是说明书的意思是,它是传授经验的书。是因为不懂的东西虽然可以说明,但必须主观经历才能真正懂。因此,作者所作之意,只是根据老子的意思,按照老子的风格,将老子想说的话换成符合人类现在意识水平的现代语言而已。因为是“诗”,所以便转换成“诗”,若是“白话”,那就应该转换成“白话”。

老人所说,我想让读者原原本本地听到。老人单纯、简单、爽快而机智,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并且将所要说的话很有趣地传达给读者。

当然本书中的“老人”指的是有智慧的、有丰富经验的一种集体纯粹意思的象征,也包含了“老子”的智慧,而不是指的真实人物。

产生科学文明的西方语言具体而直白,而与之相比的东方语言则是抽象而模糊。我想将老子的东方语言,借用符合当今时代的具体而直白的西方语言传达给读者们。

因为东方人是从小听着“道”长大的,他们在自以为知道“道”是什么的错觉中读的《道德经》。

而西方人因为从来没听过“道”,他们在根本不知道“道”是什么的情况下读的《道德经》。所以东方学者解释的《道德经》往往都脱离了靶心,是因为“在我已经知道的错觉中反而产生了误解”。

另外,读者们之所以想读《道德经》,是因为它的内容,也就是老子所说话的内容。这应该不是因为想通过《道德经》来炫耀自己博学多识而去读,也应该不是为了熟悉学习汉字而去读。而是想通读《道德经》的全部内容,领略其智慧的精髓,使自己的内心与其产生碰撞。

我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大学四年后,我以为入了文学的门,但其实并没有。带着对文学的饥渴我又学习了现代汉语,同时也修了日语。但是,即便我这样学,这样钻研,文学的门还是没有对我打开。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0年,可以像中国人一样说中国话了,但这并不是说我就可以完全理解《道德经》了。

即便我已经全译了《道德经》,但恐怕也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道德经》吧。我不理解,读者也不理解,可能连老子他自己都不理解。或者,虽然我不理解,但是读者或者老子可能是理解的。

尽管如此,还是希望能与读者朋友们在老子《道德经》这条陌生的道路上偶遇,一起踏上这段辉煌的旅程。

最后,我要向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而努力的人表示感谢。 8EwKNpv6mye0mFB2CKB6t7wsMPuAqPq0SMkC9VorLbdrcKtOb5IG28qtC4i0L96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