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攀登者

每个人都是攀登者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故事。电影中的中国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以搭人梯的方式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可能被冻伤的巨大风险,成功地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在攀登的过程中,攀登者们会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常命悬一线。在种种困难面前,他们未曾妥协,而是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精神,一步一步奋勇向前。

很多人会提出疑问:“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他们攀登珠峰到底是为了什么?”老队长的回答是“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攀登珠峰是一代人的使命和目标,既然他们选择了攀登,就要无惧艰难,去创造奇迹。

如果把这种攀登者的精神,还原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也是同样适用的。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个目标,当我们把这个目标看作一座山,并朝着它努力时,每个人都能攀登自己人生的高峰。

将人生比作登山,是个常见的比喻。比如,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攀登者的人生,是征服一座座高峰,不断地挑战自我的过程。而我们的一生,也是“攀登”生活中一座座无形的高峰,勇敢战胜所有的困难,敢于向命运亮剑的人生。许多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平凡人,依靠他们勇于攀登的精神和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的努力,最后成为不平凡的人。

袁隆平是一位攀登者。当饥饿让他无力拉动一把小提琴时,他明白了:对于人类,吃饱肚子是最基本的生存权。为了让更多人能吃饱饭,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一路攀登,克服重重困难,在1975年首次培育成功了杂交水稻。这被国际公认为一次新的绿色革命,为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在袁隆平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屠呦呦是一位攀登者。没有留洋背景、博士学位和院士头衔的屠呦呦,从1969年开始带领她的课题组,从历代医学典籍、本草纲目、民间方药入手,以身试药,历经了380多次的失败,终于在1971年成功研制出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以亿计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让青蒿素成为中医药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航空航天工作者都是攀登者。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2003年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到2008年“神舟七号”首次实施太空出舱,到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2021年中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在一幕幕攀登的瞬间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辛勤付出,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正是他们使攀登成为中华民族前行的动力。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攀登者。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在这个奋斗的时代,每一名平凡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细碎的生活里,传承着攀登的精神,追求美好的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每一位经营者都是垂直攀登者

每一位经营者都是人生的攀登者,更是经营事业的垂直攀登者。

办企业,做经营,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攀登精神,要有登顶的勇气和毅力,更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稻盛和夫曾经用八个字来形容经营事业:力行正道,垂直攀登。他说:“可能你会说从来没有攀登过悬崖,不行,悬崖就在这里,你必须攀登!可能你会说没有做好练习,回去练练再来,不行,你必须现在攀登!可能你会说没有带足工具,我去拿工具回来再说,不行,你必须现在、立刻、垂直攀登!”

是的,创业经营,想达到高目标,就要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有瞬息迷茫,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只有持续付出努力的人,才能突破困境,最终到达顶峰。

垂直攀登是每一位经营者应有的生命态度。这种态度是经营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应该抱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正面迎击;这种垂直攀登,无论任何时候你都要咬紧牙关坚持前行,一旦松手或是放弃,将会掉进悬崖或是深渊。尽管如此,垂直攀登者却可以见到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任正非是一位垂直攀登者,他历尽千辛万苦,将华为从零开始,带向全球通信设备和终端产业的顶峰,把华为的基站建在一个又一个的峰顶之上,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李东生是一位垂直攀登者,他曾经说过,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带领TCL攀登全球化的顶峰。“进一步,刀光剑影;退一步,万丈深渊”,路虽难走,但经历像鹰的重生后的TCL,在李东生的带领下,最终实现了垂直攀登,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一位垂直攀登者,在他60多年的经营生涯中,不断遭遇难以预料且不可避免的各种困境,其中三次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

第一次是松下幸之助在22岁刚创业时,由于资金短缺且经验不足,创业初期就面临破产。松下幸之助靠恪守诚信以及坚持做好产品的理念,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刻。

第二次是“二战”后松下电器被指定为财阀企业,51岁的松下幸之助被解除职务,公司被解体,资产完全被冻结。虽遭受如此重创,但他毫不气馁,一边鼓励员工奋力工作,一边成立了PHP研究所,探索通过创造繁荣带来和平与幸福的真谛。松下先生的呼吁赢得了深陷困境的民众的共鸣和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第三次危机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日本经济下滑,松下的销售公司和代理店都陷入了流动资金短缺的困境,当时已经退居二线的松下先生又挺身而出,带领松下电器走出险境。

每一次的困境和危机,正如垂直攀登过程中遇到的暴风雨或是雪崩,都突如其来。然而,一次次成功地摆脱危机,松下幸之助对企业经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从一位企业家逐渐转变成为思想家、哲学家。

“世间道路千万条,垂直攀登方为径。”纵观这些取得伟大成就的经营者,他们都是人生与事业上的垂直攀登者,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垂直攀登”的密码:放下成见或现有答案,就可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攀登者是快乐的

在希腊神话里,英雄人物西西弗斯因触怒了众神而受到惩罚,被要求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每当他将要把石头推到山顶时,巨石又会滚落下来,前功尽弃,西西弗斯不断重复着这桩苦役,永无止境。

后来,西西弗斯的故事经过法国作家加缪的阐释,成为存在主义的经典案例——推巨石上山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因为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和对抗,它被赋予了意义。加缪说:“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攀登者不单是为冲顶,而是为了享受攀登过程的快乐,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虽一路风云变幻、艰险难测,但风景却很美。

中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活到100岁还坚持做翻译,在他去世前两小时,他还在工作。他说:“我这一生,就是把中国的美变成世界的美,把世界的美变成中国的美。”

许渊冲老先生在文学翻译中攀登他人生的高峰,百岁仍是“少年”。在攀登的过程中,他是快乐的,因为他学会欣赏美,感受美,传播美。他说:“人生的目的就是各尽所能,各得所好,做到这点人就是幸福的。”

为什么松下先生总是微笑着?我想,松下先生的笑容源自他内心的快乐,这份快乐来自他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来自他攀登过程中的自我挑战与超越。

山,永远是美好的,永远能让人从灵魂深处感觉到它震撼的力量。当欣赏这种美丽和感受这种力量的时候,你要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但只要山在那里,人就永远会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攀登,在生活和工作的道路上攀登。我想,攀登是一种甜美的苦役,人们回味它时仍然充满着快乐吧!

走进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盛和塾,学习并了解了它的创办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故事。后来我买回稻盛和夫关于经营哲学的著作,在学习研究中,了解到他的启蒙老师是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一生以松下先生为榜样,他说:“在经营最为迷茫和无助的时候,是松下先生的智慧启迪了我,松下先生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读到这里,我眼前发亮,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一个名字——松下幸之助。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松下幸之助和松下电器,翻阅了20世纪末期引进中国的《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仔细研读后深深感慨:这是一位被低估的“经营之神”啊!

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努力成为松下先生在中国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为了更好地研究松下先生,我托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朋友,从松下电器及PHP研究所,找来了部分松下先生内部演讲的素材及资料,以此作为研究他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基础;同时,也在对松下电器(中国)公司的发展历史的回顾中,寻找松下先生的中国情结。

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企业家

2018年,松下电器迎来创业100周年。尽管创始人松下先生早已离去,但他所创立的经营哲学在过去100年中,始终影响和引领着这家企业。松下电器不仅历经漫长岁月而屹立不倒,更成为了代表日本的跨国企业集团。松下先生所倡导的人生哲学和新人类观,更是让他获得“全球人民的启发者”的至高评价。

如果说“哲学是自我对人类的透彻思考,是对人性的追寻与确认”,那么松下幸之助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正如希腊哲学家们那样,他也对人类有着透彻的思考,并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对人性更加明确的理解。

松下幸之助的一生,每一天都是对人的思索和考察。是什么让他如此深刻地去思考人类并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呢?我认为是他家人的相继去世导致的。

松下幸之助家有10口人,双亲、7个兄弟姐妹及其本人。在他10~20岁的这些年间,除了一位姐姐外,其他家人都接二连三地因肺结核而去世,那时肺结核在日本是不治之症。不难想象,面对几乎每年都有家人离世的现实,松下幸之助自然会认真地、深刻地去思考“何为生死”“何为人生”“何为人”这类哲学问题。

在研究松下先生的哲学体系时,我发现,他是将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人。

西方哲学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而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都是一些自然哲学家,因而西方哲学主要是从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世界的,西方哲学是向外看的,它的对象是自然,它以自然为主要课题,渐渐发展出了宇宙学、本体论、形而上学这样的学问。西方哲学在开创哲学体系的同时,也开创了自然科学。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一开始就是从圣王的传统而来的,是向内看的学问,东方哲学的特质就是它重视生命问题,并始终把人放在本位,而非物或自然。所以,东方哲学的主要课题是德行和生命。东方哲学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它旨在启发人的良知。

通过对松下先生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他受中国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很深,比如在道德价值、人生意义方面,他提出的“以人为贵”“社会大义”“经营者的使命”等观点,与儒家所倡导的理念高度一致;松下幸之助所提出的哲学核心思想“素直之心”,来自中国道家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智慧。另一方面,松下幸之助的哲学思考当中,也有非常多受西方哲学影响的地方,他把研究的出发点放在宇宙和自然、人类的进化,由此提出“繁荣的根基”“生成发展观”“人类是伟大的存在”等哲学观点。在企业经营当中,他不断引进西方科学管理方法,重视技术变革与创新;在生活中,他倡导亲近大自然,提出凡事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松下幸之助的哲学思想,完美地将东西方哲学与智慧融合在一起,既向内求,也向外求。

开创经营实践哲学

松下幸之助对于现代商业世界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经营哲学”这一实践哲学。松下先生将哲学思想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对当今企业界的影响深远。

稻盛和夫在松下幸之助经营哲学的启发下,开创了著名的“京瓷哲学”,并在经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海尔集团一直以松下电器为学习的榜样,张瑞敏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海尔管理哲学”;华为的任正非在2001年考察松下电器后,写下了《北国之春》一文,将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思想写进《华为基本法》,奠定了华为文化的根基。企业经营离不开经营哲学思想的引领。

所谓“经营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松下幸之助认为,对一个合格的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但能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则,即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晦涩难懂的书桌上的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

松下幸之助从“白手起家”创业到94岁去世的60多年经营生涯中,一直在实践着“以人为贵”的经营哲学,也因此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以人为贵”的经营哲学,源于松下幸之助最底层的哲学思考与总结,即“人类是伟大的存在”“人是万物之王”等,这一点收录在他的著作《思考人类——新人类观的提倡》(PHP研究所,1972年)中。

以“以人为贵”的哲学思想开展经营实践,松下幸之助做到了非常珍视公司员工和顾客。面对顾客和社会大众,松下幸之助有一个著名的主张,即企业要“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让人民幸福。在此主张的引领下,松下电器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让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对待员工方面,松下电器不会轻易解雇员工,哪怕是在经济危机或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松下电器都尽最大努力与员工共渡难关。在松下先生的经营哲学中,提高利润处于次要位置,实现全体员工的幸福和满足才是重中之重。松下先生开展“众智经营”,提出“人人皆是经营者”,虚心倾听并采纳员工的建议。

松下先生“以人为贵”的经营哲学正是他60多年经营生涯中一项典型的实践哲学,这位经营之神留给我们的,还有许多看似简单朴素,实则内涵深刻、意义非凡的经营哲学,这些智慧是留给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识松下幸之助

“最卓越的产业人、思想家、哲学家。”

——美国《生活》杂志评价松下幸之助

传奇而丰富的人生

在日本的企业界有四位传奇人物,他们分别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以及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他们被并称为日本的“经营四圣”,在他们4个人中,松下幸之助更被尊为“经营之神”。

1894年,松下幸之助在日本和歌山县出生。世家出身又是家里排行最小的一个,他的人生本应是充裕无忧的,然而却因父亲生意的失败而发生了巨变。

小学四年级中途辍学,与家人离别,9岁的松下幸之助一个人来到大阪。在这之后的5年时间里,他作为学徒在商店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尽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松下幸之助并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从火盆店学徒、照看婴儿、打扫卫生到做各种各样的杂务,这一切让年少的他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在他的内心埋下了“从商的种子”。

这一阶段的生活让松下幸之助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得到觉醒。1910年,16岁的松下幸之助目睹了刚刚开通行驶不久的大阪市营电车,他预感到未来将是电器的时代。

于是,松下幸之助毅然辞去已经和他有着多年亲密感情的脚踏车店的工作,进入了大阪电灯公司,做一名内线组见习工人。1917年,他从施工工人升任到公司的检查员。

检查员的工作轻松又受人尊敬,一天的工作仅用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当很多检查员都很满意这份工作时,22岁的松下幸之助却感到非常忧虑,甚至觉得这样的工作毫无存在感。

1917年6月,刚满22岁的松下幸之助决定辞职创业,起始资金100日元,从此他开启了自己的“电器王国”。7年之后,他成为日本收入最高的人。1989年松下先生逝世时,留下了15亿美元的遗产。

在60余年漫长的经营生涯中,松下幸之助创造了巨大奇迹:创业之初只有3个人的小作坊,在他的带领下变成一家跨国性企业,在全世界设有30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1994年,松下电器的年营业额相当于美国微软、麦当劳与福特三大集团年营业额总和的一倍以上,至今松下电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器生产制造及销售企业之一。

松下电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松下幸之助的人生智慧和苦心经营分不开,60多年的商海沉浮,不仅使松下电器成为全球电器的领头羊,而且松下幸之助本人也成为世界上最令人仰慕的商界领袖。

欧美人在以下三个方面特别认同松下先生:

第一,松下先生出生及成长在新旧世界交替的历史时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尝尽人生各种辛酸苦难,凭借个人努力成为屈指可数的世界级企业领袖,令人惊叹。

第二,松下先生既拥有欧美企业领导者在产业领袖方面的特质,同时也具备东方哲学思想,是融合东方与西方管理智慧的集大成者。

第三,松下先生通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实践,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生与人类的本性做出了最好的解答,这是欧美企业领导者不易做到的。

造福人类的经营和人生哲学

无论在哪个国家的企业界,能获得成功的企业家都不计其数,但能够提炼出经营之道的却为数不多,能够成为众人推崇的“经营之神”的更是凤毛麟角。而松下幸之助,无疑在企业界建立起了一座丰碑,他不但创立了一家享誉全球的成功企业,而且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营哲学。

松下幸之助提出“自来水经营哲学”,认为企业的使命是“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要消除贫困,造福于人民。松下先生很推崇美国的福特先生,在观点和做法上也和福特先生类似。福特先生为了让美国人民都能开上汽车,于是下决心大量生产便宜实用的汽车,客观上也推动了美国成为“汽车王国”。而松下先生为了使日本人民都用上物美价廉的电器,创造了他的“电器王国”。以电熨斗为例,电熨斗在当时是富裕家庭才能用得起的,但是松下先生为了让更多的人用得起电熨斗,就通过技术革新、批量生产等方式,使得电熨斗的价格大幅度降下来,成为真正惠及普通民众的产品。松下电器一直抱持着这样的信念,生产出数万种电器,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福音。

松下幸之助提出“水坝式经营”理念,即经营要建立起像水坝一样具有拦阻和储存河川的水,随着季节或气候的变化,经常保持必要用水量的功能。有这种调节和运用的机制,企业才能稳定发展。这种被他自己称为经营秘诀之一的“经营要留有余地”的思想,或者叫作“水坝式经营”的想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永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值得我们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借鉴和学习的。

松下幸之助提出“玻璃式经营法”,就是指企业经营要像玻璃那样透明,让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种透明式经营不仅让员工更了解企业,催生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让他们更信赖企业,增强了向心力。

松下幸之助提出“人类是伟大的存在”“人皆王者”的人类观,认为人类应该遵循宇宙自然法则,发挥万物各自的能力,以保证万物和谐共存。基于这样的人类观,松下先生提出经营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做出贡献。他认为“企业即人”,并不遗余力地为员工谋求更高的待遇、更好的福利及更美好的生活。在劳资关系最紧张的年代,他也一直站在员工这边,曾被评为日本“最受尊敬人物”。有人说他是一位道德的理想主义者,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经营中,竟能始终保持一颗“素直”“坦诚”之心。他经常与一些优秀导师沟通,寻找人性之美,剔除人性之恶,并将这种感悟用到经营当中。所以,很多人说,松下幸之助是一位拥有接近完美灵魂的人。

松下幸之助提出的“素直之心”和稻盛和夫提出的“敬天爱人”同样朴素,都是经营企业的重要原则。稻盛和夫师从松下幸之助,所以二人的理念有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他们都顺应时代趋势,从东方文化中汲取养分,发展出一套经营和处世的哲学体系,并在企业和社会中推广践行。他们骨子里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大爱和使命感,始于事而不止于事,始于利而不止于利。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创业不难,持续经营才是难题;在数字化时代,获取信息并不难,甄别和决断才是难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生存并不难,拥有幸福感和平常心才是难题。

经营即教育的人才观

松下先生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松下先生提出“经营即教育”“每个企业都是一所大学”的观点。基于这样的教育观,他提出“造物先造人”的经营理念。

松下电器从一个由3人组成的电器制造小作坊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一个重要原因是松下幸之助重视培育人才。1956年,松下先生在一次人事干部研讨会上讲道:“如果有人问松下电器是制造什么的,你们就要回答说松下电器是培育人才的企业,并且兼做电器产品。”松下先生不断教导人事部门:“不管多忙,人才培育绝对优先。”

1946年11月,松下先生创立PHP研究所,PHP由英文“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的首字母组成,意思是“通过繁荣实现和平与幸福”。这是PHP研究所的愿景,即通过实现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繁荣,创造和平与幸福。同时,这亦是松下先生的教育理念。

从创办至今,PHP研究所已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出版过大量的杂志、书籍等出版物,总结和传播先人智慧、思想和宝贵经验,探索天地自然间的真理,教育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和经营者。

1979年,松下先生斥资70亿日元创办了后来闻名世界的“松下政经塾”。所谓“塾”,即私人创办的学校。

松下政经塾是面向35岁以下“年轻而富有成长潜能的人士”开展研修的学校,是培养日本未来政商界精英人才的地方。松下政经塾采用古典的方式打造政商界精英,学生们每天须操练剑道,练习书法,吟诵古文校训。在重视培养社会精英的日本,松下政经塾因其严格、另类和成效显著等特点而备受社会关注。

松下政经塾的教育理念在于强调人生基本面的出发以及回归,培养的人才类似孔子阐述的儒家士大夫,是必须“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通、五育并重的知识分子。松下政经塾同时倡导“人道精神”和“终身学习”两大核心理念,塾生通过长达3~5年时间,进行自我修炼和提升,以达到更高的悟性和境界。而今,40多年过去了,松下政经塾为日本培育出众多成绩卓著的政商界领袖。

1989年4月,松下先生去世时,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致电,称松下先生是“全球人民的启发者”。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科特写文章评论说,“就启发人性的榜样来说,他更是无与伦比”。

这就是他,松下幸之助,一位跨时代的卓越经营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松下电器在中国

松下电器结缘中国

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松下幸之助,1978年都是一个让人记忆深刻而又极为微妙的时刻。当那些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事件接连发生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人或许还看不到未来那玫瑰色的光影,除了极少数颇具前瞻性思维的人。

松下幸之助显然属于后者。也许我们无法追溯他对于中国的情愫从何而来,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松下电器很早就开始积极关注和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他们隔着依然浓重的雾气审视中国市场,并且极为有远见地认为,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979年6月,松下幸之助访华。很多人可能忘记这个细节,那就是,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先访问中国的国际级企业家之一,因此他受到了国宾级接待。

在松下幸之助这次访华期间,松下电器与中国政府签订了《技术协作第一号》协议,向上海灯泡厂提供黑白显像管成套设备。在1979年之后,松下电器为中国提供多达150多项技术援助,40多年,松下电器在中国的事业就此开始。

经过技术合作、共享等一系列接触与了解后,1987年,松下电器彩色显像管合资公司在中国成立。可以说,这是松下电器在中国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坚实的一步。到今天,松下电器在中国已经有了近百家企业。

2018年,相关媒体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深情回顾了松下电器与中国市场40年的友情。

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松下电器会长的长荣周作第一次来到中国,进行市场调研、工厂选址、公司试营业等前期准备工作。“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北京还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市政建设也比较落后。大家穿着中山装,骑着自行车。40年来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现在的北京、上海丝毫不输日本的东京、大阪,甚至比日本还要繁华。”长荣周作感叹道。

长荣周作表示,经过40年发展,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变成了创新中心。现在中国在许多技术创新领域,开始走在日本前面。在这个新时代,只靠松下电器一家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近年来松下电器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合作伙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在松下电器,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不少员工在学习汉语,负责全球家电业务的专务执行董事本间哲朗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本间哲朗笑言,公司高层出差,一多半是去中国,中国市场对松下电器来说越来越重要了。

本间哲朗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内家电厂商的实力越来越强,松下电器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升级,高端家电、智能家电的需求越来越大,松下电器也在积极调整战略。以前是有什么在中国就卖什么,现在必须更好地理解“中国需求”,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

这40年就是松下电器与中国共同成长、共同收获幸福的40年。松下电器40余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今天也活跃在松下电器内部和众多的中国企业中。

中国企业家的管理启蒙者

松下电器是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见证者,也是深度参与者。他们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影响了中国一代代企业家去重塑管理理念、生产方式和企业文化。

1984年,刚刚创业且举步维艰的张瑞敏急需寻找精神的驱动力,他通读了松下幸之助的所有著作,并且首次将松下电器提出的“5S管理”等现场管理模式引入海尔。

1994年,张瑞敏在生产班组管理上首次提出“日事日毕、日清日结、日结日高”,后来被称为“OEC管理法”,这是借鉴了松下电器“日事日毕、日清日结”的管理模式;在渠道建设方面,海尔率先打造的专卖店也是源自松下电器的启发;海尔强调服务取胜,推行“真诚到永远”“24小时服务”等服务理念,这同样深受松下电器“服务第一,销售第二”“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影响。

甚至有人说,张瑞敏就是中国的松下幸之助。而张瑞敏自己则说:“80年代初国内能找到的只有松下幸之助的那些大厚书,所以一开始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办法上,我借鉴的都是松下的东西。”

2001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北国之春》一文中曾写道,在松下电器,无论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画上是一艘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船的,唯有你”。其危机意识可见一斑。在华为公司,我们的冬天意识是否那么强烈?是否传递到基层?是否人人行动起来了?

毫无疑问,松下幸之助和松下电器是那一代中国企业家的管理启蒙者。

2018年12月18日,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松下幸之助获得了“国际知名企业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的荣誉称号,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2020年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赞许松下先生“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 ,对这位日本友人给予至高的评价。 +Tjhn0i5HQCfjaCPXEbbR3pEwPqDWS6N01DJOozFxSv+iykXI0WHHvRagNc92c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