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学代课 香港偶行

福建协和大学招考结束后,后面当然只是等通知了。当时全国解放的进程很快,未来形势怎样都没人能说清楚,整个厦门和鼓浪屿人都在观望,等不等得到录取通知也都说不好。

卓全成的家教是很严格的,此时卓仁禧已经年满18岁了,按照卓全成的规矩,这么大的孩子不能好逸恶劳,不能在家吃闲饭,勤奋是卓家的传统。卓全成要卓仁禧出去找事做,边做事边等通知。干什么呢?家里不是有同英布店么?不行,卓家的人都不能进同英布店做事,这是卓全成三兄弟制定的规矩。

正巧,卓仁禧姐姐有一个朋友是厦门祖光小学的英语教员,因为怀孕即将要生孩子需要人去代替她上课。卓仁禧听说后立马赶到祖光小学,找到校长说明原委。校长仔细询问一番并进一步知道他是卓全成的公子后,欣然应允,同意他立刻来代课。

说来还巧,这所祖光小学接受过卓全成的大量捐资,此前已经投了好几千美金,后来祖光小学扩建,在原来的两层楼基础上加盖三层,卓全成又再一次捐资,最后全部捐赠超过了一万美金。

前文已经说过,卓仁禧的英语水平是比较高的,教个小学英语自然得心应手、不在话下。就这样,卓仁禧每天按时去学校上课,边工作边等待通知,时间慢慢流逝到1949年9月初。然而,一次偶然的乘坐便船的事件,阴错阳差地让卓仁禧突然终止了代课,乘船去了香港。

行文至此,有必要交代一下当时时局的发展。

其时,国民党统治地区已经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压缩至南部少数省份,1949年暑假时战火已经推进到福建省内,1949年8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动福州战役,漳厦战役也进入前期准备。8月17日,福州解放,消息传到厦门,卓仁禧开始担忧报考福建协和大学的事,感觉前途未卜。与此同时,国民党守军29师进驻鼓浪屿布防,在岛上修筑工事,并对鼓浪屿进行战时管控。8月25日,漳厦战役正式打响,鼓浪屿已经听得见隆隆的炮声,紧张的气氛弥漫在鼓浪屿岛上。

1949年9月初的一天,卓仁禧吃完早餐就离家出发了,按计划去厦门祖光小学上课。行至鼓浪屿码头,久等不见轮渡过来。平时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轮渡7分钟一趟,一直都很准时,其时漳厦战役激战正酣,轮渡延误应该与当时的时局有关联。

卓仁禧在轮渡码头等了很久都没有见到渡轮的影子,心里开始有些烦躁。突然,卓仁禧发现有一条厦门海港检疫所的轮船靠岸了,船上乘坐的都是医生,这条船是从鼓浪屿到厦门港去的,开船的人跟卓家很熟,卓仁禧也认识,卓仁禧一打听,知道这船可以到厦门,二话不说就上去了,寻思只要到了厦门去学校就好办了。

然而,这条船并不停靠厦门轮渡码头,一溜烟地把卓仁禧拉到了厦门人称之为“十三港”的太古码头。所谓“十三港”,卓仁禧的解释是:英国太古公司的大轮船,从天津出发到菲律宾,沿途停靠各个港口,厦门太古码头刚好是第十三个港口,故此称为“十三港”。

到了“十三港”也还好,无非多走几步路。等船一停靠,卓仁禧就下船,先走趸船,再上楼进入港口船务公司一间很大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平时有两个后门可以出去离开码头,可是这一天这两个后门竟然都锁着,头都伸不出去,卓仁禧无奈只好再折回来在办公室坐着,等开门再走。结果等了很久也没人来开门,眼看着离上课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卓仁禧开始着急,就从那间办公室下来看看情况,可突然发现有一个窗口开着在卖什么票,约有十个人在那里排着队,卓仁禧上前一打听,说是卖去香港的船票,卓仁禧有点好奇,接着问多少钱一张,很便宜,只要5美元,但不收金圆券。

此时,战事吃紧,福州在8月中旬已经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卓仁禧至今也没有收到福建协和大学的通知,情况不明。遥遥传来的枪炮声让鼓浪屿人心惶惶,每天都有人逃离,这样代课终究也不是个出路。卓仁禧寻思,与其这样漫无边际地等待,不如去香港走一遭,自己的姐姐卓明真、卓明纯、卓明惠和哥哥卓仁声此时正好都在香港,在那里管吃管住是没问题的,再说自己早就想去香港看看。于是乎,卓仁禧当机立断,决定先买一张去香港的票再说。

卓仁禧在祖光小学代课,月薪是20美元,但国民政府给学校教师的薪资是发金圆券的,这个金圆券已经很长时间在厦门没人要了。物价一日三涨,老百姓已经不信任国民政府的货币,买个小菜都是美元支付。卓仁禧一拿到工资就去厦门中山路黑市兑换成美元。此时卓仁禧身上有10美元,两张5美元的,他决定用5美元买一张去香港的船票。

买完票返回办公室再下楼去后门,发现门开了,卓仁禧立马走出来。出来绕到码头前面后,卓仁禧发现船务公司售票处人山人海,估计有上千人在那里排队购票,全部是买去香港的票,可见那时有多少人急着离开厦门。但据说票很少,在这里几乎买不到,一张去香港的普通船票在这里已经被炒到了80美元一张。卓仁禧开玩笑说,当时他就后悔了,应该多买一张,出来转手一张票就赚75美元。后来卓仁禧明白了,他刚才里面那个办公室楼下的窗口,是船务公司内部的售票窗口,买票时人家也没多问,自己误打误撞捡了一个大便宜。

卓仁禧从码头出来后,心里多少有些兴奋也有些不安,毕竟去香港是自己擅作主张,最终得听父亲卓全成的意见。此时卓仁禧心里有点犯嘀咕,船票是下午四点的,这时去学校上课,如果父母亲同意自己去香港岂不耽误了。于是,卓仁禧决定不去学校了,径直跑到同英布店,上二楼去父亲的办公室。正好,父亲卓全成在,他就把他幸运买到一张去香港船票的过程告诉了卓全成。卓全成一听完,立刻就问卓仁禧买到去香港的票母亲知不知道,卓仁禧说母亲不知道,他买票出来就直接上同英布店来了。卓全成赶忙说,快回鼓浪屿,快快回家,如果你母亲不反对就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时间已经很紧了。

卓仁禧一看这架势,明白父亲卓全成这是同意他去香港啊,没有一丁点反对的意思,高兴得立刻就下楼。刚下到一楼,又被卓全成叫了回来,并带着他上布店三楼,然后进了其中的一间房。进去后,卓全成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了一叠美元,点了2000美元交给卓仁禧,告诉他这是去香港的路费,包括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急用的。到了香港后,他会再如同每月汇300港元给卓仁声一样,给他汇300港元做生活费,其他的事等到了香港再说。

卓仁禧揣着父亲给的2000美元迅速跑到码头,坐轮渡回到鼓浪屿的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当时那种情况,鼓浪屿上但凡可以离开的人都在设法逃离,而且基本都选择去香港。去香港的票是一票难求,卓仁禧幸运买到一张票,母亲怎么会反对,巴不得孩子们快点离开。母亲听完二话不说,立刻和保姆一起给卓仁禧收拾行李。时间仓促,找不到合适的箱子,就用姐姐留在家里的一个大帆布袋子随意装了一些急用衣物行李,再叫工人马上把卓仁禧送到轮渡码头,一刻都没有耽搁。

就这样,因为一个意外的偶然,卓仁禧在这一天的下午四点,乘船离开了鼓浪屿,离开了风雨飘摇中的厦门。

乍看卓仁禧的香港之行,似乎是一次纯粹的偶然事件,然而,这个貌似偶然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并导致去香港能得以成行,还是有诸多的必然因素。

首先,卓仁禧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所滋生的对前途的焦虑需要排遣。依据当时的情况,谁也无法确定所报考的福建协和大学是怎样的前景,估计应该是悲观的因素居多。代课只是暂时栖身的权宜之计,因此去香港走走看看,换个心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次,卓仁禧去香港也不单纯是去散心旅游,他可以说是带着一种愿望去的。当时卓仁禧有几个哥哥姐姐在香港,大姐卓明真也是不久前去香港的,二哥卓仁声此时正在香港谋求去美国留学,当时卓仁禧也有别的同学在香港寻求新的出路,因此,卓仁禧去香港多少也抱有这个目的,这个想法也在后来与卓仁禧的交谈中得到证实。

其三,卓仁禧父母亲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出于对孩子们的安全和前途考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快点离开厦门,因此卓全成夫妻不仅毫无反对的意思,其表现恰恰是巴不得卓仁禧快点离开。2000美元在那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贯节俭严格的卓全成出手就给孩子一笔巨款,恰恰反映了卓全成对时局发展、对孩子们的安全的极度担心。

1949年9月14日,卓仁禧离开没几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率领下,兵临厦门,至22日就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完成了对厦门岛合围。解放鼓浪屿和厦门的战事是非常激烈的,三野十兵团攻击鼓浪屿与厦门也是几度受挫的,直至10月17日,鼓浪屿及厦门岛才全部解放。

依据时局揣测,枪炮不长眼,战火之下无贵贱,卓全成夫妇此时一定暗自庆幸卓仁禧及时离开了厦门。

回头再来说卓仁禧乘船去香港的事。

那天下午,卓仁禧拿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这是一艘英国籍轮船,吨位有3000~4000吨,这在当时还是比较大的船舶,而非常奇巧的是这艘轮船竟然叫“湖北号”。谈到这里,卓仁禧幽默地对访谈人员说,也许这就是命运,冥冥中这就是上帝的旨意,安排离开鼓浪屿就到了“湖北”,寓意他在湖北要待一辈子。

此行去香港并不轻松,卓仁禧买的是散席,没有舱位,夜里只能睡在铁甲板上。好在他年轻,把行李美金一股脑儿放在帆布袋里,然后头枕着帆布袋子合身睡在甲板上。幸好气温不算太低,否则就算你再年轻,没有盖的东西也抵挡不住。

虽然夜里睡觉难受点,但旅途还算顺利。可快到香港时,卓仁禧心里反倒犯起嘀咕:虽然三姐卓明纯、二哥卓仁声都在香港,但是走得太急,父母也没有告诉他哥哥姐姐的所在地,哥哥姐姐也不知道卓仁禧要来,他到了香港去哪里找哥哥姐姐呢?一筹莫展之中,船慢慢靠近码头,他抵达香港了。

卓仁禧的运气总是不差,幸运之神又一次降临了。就在他准备下船向码头上张望时,竟然发现了一副熟悉的面孔——卓世伟,他的堂兄,大伯父卓德成的儿子。卓仁禧兴奋得高声叫着卓世伟的名字,卓世伟也发现了他,感到很意外。卓世伟其实是来接别的客人的,发现了卓仁禧就立刻上船来迎接他。卓世伟把他的客人接到后就打了一辆出租车离开码头,上车后问卓仁禧计划去哪里,卓仁禧说你给我安排一家旅馆,然后通知我哥哥姐姐就可以了。

卓世伟料理完生意上的事,就用出租车把卓仁禧送到了一个名字叫“白宫”的中档旅馆,让卓仁禧在这里住下,并告诉他已经通知了他的二哥卓仁声。卓仁禧安顿好自己不久,二哥卓仁声就来了,又带着卓仁禧离开旅馆去他的租住地。

卓仁禧在香港也没啥事,基本上就是每天全香港到处游玩,在几个哥哥姐姐那里穿梭,父亲会准时给他汇来充裕的生活费,因此日子算是过得非常的惬意。不过有一件事他始终放心不下,就是上大学的事。其间,卓仁禧多次和正在筹备去美国读大学的二哥交流这个问题,二哥卓仁声主张卓仁禧和自己一样设法去美国留学,而卓仁禧则对自己去美国留学有些信心不足,潜意识里觉得福建协和大学的考试成绩至少在80分以上,录取应该没有问题,在没有等到协和大学的录取结果之前,他不想考虑去美国留学的事。

就在卓仁禧惬意地享受香港旅居生活期间,厦门及鼓浪屿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1949年10月17日上午,鼓浪屿被解放军攻克,回归到人民的怀抱里。17日下午,厦门全岛解放,厦门市人民政府随后宣布成立,厦门及鼓浪屿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终于,在12月中旬,卓仁禧接到了来自厦门家中的电报,卓全成在电报中告知他已经被福建协和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到家中,并在电报中把入学事宜予以转述。同时,卓全成也告诉卓仁禧,厦门及鼓浪屿解放后情况已经非常平安稳定,希望卓仁禧尽快返回鼓浪屿,准备上学。

卓仁禧接到父亲卓全成的电报后,并不想马上回去,而是想待在香港过完圣诞节再回去。其时,香港的英国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圣诞节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节日,内容精彩纷呈,卓仁禧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决定无论如何得亲身感受一下。

由于卓全成在电报中说得比较急,哥哥姐姐们也就劝卓仁禧早点回去,可拗不过卓仁禧的倔强,也只能由着他。就这样,卓仁禧就留在香港亲历了当年香港的圣诞节。

圣诞节一过,卓仁禧自己也急着回去,赶紧去船务公司买票。好不容易买到票了,却还要在一张承诺书上签字,承诺如果船被国民党军舰击沉了,后果自负,船务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不签字就不给票。虽然这是一张船务公司不承担责任的生死签,但卓仁禧依然没有任何犹豫,他想着人死了还要钱干吗,立刻在承诺书上签了字,支付了5美元就拿到了第二天回厦门的船票。

船务公司要顾客签这个承诺书也实属无奈。当时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刚刚解放,有的地方还盘踞着部分国民党残部,东南沿海的许多岛屿依然被国民党占据着,同时解放军的海军还没建立,国民党的军舰还在东南沿海猖狂肆虐,因此从香港到厦门的航路是异常凶险,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

买到票回到住所,卓仁禧告诉哥哥姐姐们第二天就要乘船回厦门,哥哥姐姐们虽然觉得突然,但也只好简单帮他收拾一下,并且问他要不要带点什么回去。卓仁禧在厦门偶然见过自行车,觉得又快又方便,是个稀罕的物件。香港自行车很多,而且也不贵,就寻思带一辆自行车回去,于是哥哥姐姐就赶紧去帮他挑了一辆英国产的自行车。其实,卓仁禧那时还不会骑自行车,鼓浪屿其时也不允许自行车骑行,他寻思回厦门再学,然后带到福州读大学时使用。

第二天,在哥哥姐姐们的护送下,卓仁禧登上了返回厦门的客船。这艘船叫“杰喜号”,没有来时的“湖北号”条件好,是一艘客货散装船,好像是帮内地来香港运药品之类的物资。

那时,国民党已溃退至台湾,为了防止解放军攻台,大量的军舰游弋在东南沿海及台湾海峡,故此“杰喜号”选择在夜间航行,并关闭所有灯光,避免被国民党军舰碰上后遭到炮击。次日,大约在夜里11点,“杰喜号”突然亮灯了,卓仁禧心里明白应该是接近厦门了。不久,船靠厦门太古码头,卓仁禧背着行李,推着自行车准备下船。

这时厦门早已解放,船停稳后上来几位解放军战士,正准备下船的卓仁禧突然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循声望去发现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喊他,借着朦胧的灯光仔细一看,竟然是他的一个中学同学。同学走过来后发现他推着自行车,就说我帮你推着,这样同学俩就边走边聊,径直来到卓仁禧父亲的同英布店,再和同学道别。

当晚,卓仁禧不可能回到鼓浪屿的家,就在同英布店将就了一夜。第二天,卓仁禧把自行车及一些不紧要的行李丢在同英布店,轻装回到鼓浪屿的家中,和父母家人愉快地团聚了。

其时鼓浪屿已经解放好几个月了,岛上又恢复了过往的祥和与安全,呈现出一派过年的气氛,卓仁禧也和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在岛上度过了1950年的春节。 MGLH2bPEKDi4+d9MVW84iiZdFdrup0gXs9dNkilGKo4afAzp2glV2WyWOz0KhV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