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历代典籍中提及的“湿气”的概念

在很早以前,“湿气”这个词就出现在中医典籍中了。各医家所提的“湿气”不仅包括“外感六淫”,也就是外部湿气,还包括“内生五邪”,也就是身体内部的湿气,《金匮要略》首次提出“痰饮”的概念,并且应用至今。到明清时期,医家才提出“湿气”的说法。下面我们梳理一下历代典籍中提到的“湿气”概念。

○《黄帝内经》中的“积饮”

《黄帝内经》中关于身体内水分的描述都停留在病理概念词汇上,比如“水饮”“溢饮”“水肿”等。可见,古人已经知道身体内水分过多会引起很多不适症状,比如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皮 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痈。”意思就是说,(天地间的)水湿从阴化,人体内会出现水饮内蓄、腹中胀满、皮肤麻痹、肌肉不仁、筋脉不利,甚至有浮肿、背部生痈等症状。

此外,在《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还有“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这一片段的背景是这样的:黄帝问岐伯天地间五运六气之于人类养生有何影响,岐伯的回答就包括这段内容。这段内容的意思是,太阴湿土之气来临时,人的身体多表现为沉重浮肿的状态,而根据自然六气的变化,人们可以推断出疾病的进展,比如湿气偏盛,人类就会拉肚子,严重的话,会因水气闭塞造成身体浮肿。

○《黄帝内经》中的“溢饮”

在《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关于“溢饮”的一段描述:“岐伯曰:……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脉要精微论》主要是围绕把脉要领和通过脉象判断疾病的内容。这里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把到脉软而发散,患者脸色鲜艳,就可以判断患者为自身体虚,平时爱口渴而暴饮,水来不及化气,水气直接外溢到皮肤肌肉和肠道外的空间,造成体虚,这种情况就叫“溢饮”。

除此以外,《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还提到了水分过多引起身体水肿的原因:“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要治疗“水肿”,肾为本,肺为标。肺和肾都有可能因积聚水分而产生疾病。

○《金匮要略》首提“痰饮”

《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原书成书不久后散失,北宋时经校正医书或重新整理编成,其中提到“痰饮”一词的片段是: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书中提到的“痰饮”一词是指蓄留在肠胃之间的水分,与之相并列的概念还有“悬饮”“溢饮”“支饮”,把它们区分开来的要素就是根据水分蓄留的位置。

其中“痰饮”是最容易发生的现象,水湿蓄留在肠胃之间,腹部因此而胀满,有肠鸣音或水声,更严重的还会产生腹水。

“悬饮”是指水湿蓄留在胸腔和横膈膜上,经常会感到胸胀,咳嗽、深呼吸时经常有牵引的痛感。

“支饮”是指水湿蓄留在心脏和肺部,水分留在心脏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留在肺部,占用肺部原本用来储存和交换气体的空间,会降低肺储存和交换气体的能力。如果你发现你自己或周围的人,经常深吸一口气就咳嗽,或者每天都咳出清白的、带泡沫的痰,这都是水湿蓄留心肺的表现,反之则不是。

“溢饮”是指水湿停留在四肢或皮肤,造成四肢沉重、骨头酸胀、小便不畅等不适症状。

○隋代《诸病源候论》中的“百病皆为痰作祟”

隋唐时期的众医家对“痰”和“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最具进步意义的是隋代时期医学家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这是第一部讲解疾病成因、病理现象及临床症状的中医专著。

在《诸病源候论》中,巢元方就提出了“百病皆为痰作祟”的观点:“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其意思是,造成痰饮的原因是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蓄留于胸腑,就形成了痰。

○唐代《千金翼方》中的“五饮”之说

《千金翼方》出自唐代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作者为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这本著作里,孙思邈延续了秦汉时期的“痰饮”说法,并明确将“饮”分为五种形式,提出了“五饮”之说。这部分内容在《千金翼方·痰饮第四》中有所体现:“大五饮丸: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

POINT

气脉闭塞,津液不通,就形成了痰。

虽然沿用了秦汉时期“痰饮”的说法,但是《千金翼方》的划分更细致、更明确了。它将蓄留在心下的水分称为“留饮”;将蓄留在身体两侧、胸胁部位的水称为“澼饮”;将蓄留在肠胃间的水分叫作“痰饮”;将停留在横膈上以及各个脏腑组织之间的水分叫作“溢饮”;将流窜在肠胃间,会发出肠鸣声音的水分叫作“流饮”。

隋唐之后的医家就“痰”和“饮”做了进一步探究。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明确提出了“痰”和“饮”的区别: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元代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首次提出“痰邪”一词。朱震亨提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认为治病当以“痰”为主,同时描述了“痰”的流动性特点。

○明代《景岳全书》中的“痰饮”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历代医学家研究的基础上,著有《景岳全书》,在其中的《贯集·杂证谟·痰饮篇》内,对“痰饮”做了详细的定义、论证和论治。

其中论证一共有六条:“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痰之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痰涎本皆血气”“痰有虚实,不可不辨”“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论治方面,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的《贯集·杂证谟·湿证篇》中提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太阴司天,其化以湿。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中医的智慧博大精深,对于“湿气”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为什么现代人仍然深受湿气困扰?因为湿气的产生与我们自身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大部分人都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有湿气,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引起疾病,但我们应该思考和反省自己的生活习惯,结合自身特点,做好祛湿防湿,才能保持健康的生机活力。 oqlKG82X+FAcqNDA3G3OkXRMIVWZfBXuAxNJkL1pVfNpsL33Fj90LDa+3KXqSNS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