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肠胃功能紊乱或有缺陷的人,通常有腹痛、腹泻、腹胀、反酸、打嗝、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这可能都是因为脾出了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脾气亏虚,有失健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肠胃问题。而造成脾气虚弱的原因有很多,要么是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要么是后天失于调养;要么是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要么是劳累过度,或者忧思日久,损伤脾胃;要么是年老体衰的自然表现;要么是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动力不足,就会形成脾气虚证,引起肠胃问题。
那么,针对这些症状,我们除了要从源头上改善生活或饮食习惯,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多吃一些补脾气、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下面给大家介绍一道可以有效改善脾胃功能的中药汤品——山药鸡汤。
材料 新鲜山药500克,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5个,土鸡半只。(1人份)
做法 鸡肉和山药切块,将以上所有材料加入煮沸的水中,用电锅煮成鸡汤后,放温即可食用。
功效
山药性甘平、无毒,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等功效。对脾虚的个体来说,山药既能补脾气,又能补脾阴。因此,山药是很好的进补食物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肺补气、益气生津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常用党参代替人参,为气虚症状较轻的患者调理慢性气虚证。
自古以来,白术就是健脾补脾的第一良药。在众多补脾的中药中,白术的补脾效果最为显著。适量食用,可以很好地促进脾的新陈代谢,保护脾免受湿气的损害,具有很好的健脾养脾、补气去燥的滋补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补脾,茯苓被称为“四季圣药”,意思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的好药。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茯苓药食同源,性质非常平和,就算常吃也不会出现上火之类的问题。
炙甘草则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常常用来治疗食欲不振、便溏等疾病。
以上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中药,合起来就是被称为“补气健脾第一名方”的四君子汤,不仅味道甘甜,而且健补脾胃,对改善脾胃气虚的症状非常有效。
另外,红枣有美容养颜、调理脾胃、开胃健脾、补气益血的功效。用这些食材煮成的山药鸡汤,不仅美味难挡,还能健脾补气,增进食欲,改善肠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