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制定言语策略时应注意对方性格特点(下)
——老尼姑的第二次劝说为什么让凤姐点了头?

凤姐给秦可卿送葬时,住在城外馒头庵。庵内老尼姑静虚想托凤姐办一桩婚姻诉讼,并许以重金酬谢。凤姐看不上这件小事。说:“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老尼姑碰了钉子。此时的凤姐在荣、宁两府威重令行、说一不二,比平日更难央告。老尼姑经过一番思索,仅仅说了短短几句话,就使凤姐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注意,从拒绝转变为接受。我们来看看老尼姑第二次是怎么劝说凤姐的:

静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这么说,只是张家已经知道求了府里。如今不管,张家不说没工夫、不希图他的谢礼,倒象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似的。”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老尼听说,喜之不胜,忙说:“有!有!这个不难。”(第15回)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尼姑深知凤姐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于是采用了激将法。说如果没答应,请托办事的人家会感觉凤姐办不了,没这个本事。凤姐岂容他人笑自己无能,所以立刻回应“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老尼姑的第二次劝说获得成功。老尼姑的请求语充分注意到凤姐爱逞强、不服人的性格特点,于是充分利用这一性格特点进行劝说,果然奏效,获得成功。

《红楼梦》中的妙玉清高自许,不跟谁来往,也瞧不上谁,一般也不答应别人的请求。然而黛玉请她续写诗句,却获得了成功。

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改,即请改正改正。”(第76回)

黛玉深知妙玉性格与众不同,有着惊人的清高和孤傲,因此黛玉说话的语气极为审慎,话语充满求教意味,且趁此时妙玉比较高兴。妙玉听了黛玉的这些话,心里很舒服,于是愉快地答应了请求:

妙玉笑道:“也不敢妄评。只是这才有二十二韵。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出,再续时,倒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

黛玉注意到妙玉的性格特点,并由此入手,请求的话语获得了成功。

说劝阻别人的话语时,注意到对方的性格特点,同样能收到理想的言语效果。例如,宝玉在大观园中总是任情玩耍,不喜读书。别人劝说的话一概被宝玉贬斥为“混账话”。然而在第19回中,袭人对宝玉说了老半天这类“混账话”,宝玉不但没生半点气,还口口声声答应袭人说:“都改!都改!再有什么快说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袭人这次劝阻宝玉不良行为的话语,是从宝玉重感情、伤离别的性格特点出发的。袭人先假说自己要走,用情感的“网”笼络住宝玉,随后再下规劝的话语,果然明显收效:

且说袭人自幼儿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纵弛荡,任情恣性,最不喜务正。每欲劝时,谅不能听。今日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今见宝玉默默睡去,知其情有不忍,气已馁堕。……自己来推宝玉。只见宝玉泪痕满面,袭人便笑道:“这有什么伤心的?你果然留我,我自然不肯出去。”宝玉见这话头儿活动了,便道:“你说说,我还要怎么留你?我自己也难说了!”袭人笑道:“咱们两个的好,是不用说了。但你要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那就是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不出去了。”

宝玉忙笑道:“你说,那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的……”

袭人从宝玉性格入手,劝说的话语获得完全成功。

可见在言语交际中,顾及听话人的性格特点,非常重要。例如对思维缜密但顾虑多的人提建议,需要一点点渗透,条分缕析地慢慢说;而对性格果断、敢于迅速拍板的人提建议,则宜事先把事情考虑周到、透彻,并争取首次建议成功,因为对这种性格的人,如果首次建议失败,此后就很难再提这件事了。 rVG/LQT2VMcxJp0oLMerCjukfvRPIAaceU3YEHF/8GzvNDRi66Itn+R7K9DwR9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