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ESP翻译研究概述

1.2.1 ESP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自从人类出现翻译活动以来,古今中外对该活动或行为都有不同的命名或表述方式,如我国古代曾用“象”“寄”“狄程”“译”“舌人”等来指称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外国多用“绘画”“桥梁”“反逆者”等来比喻翻译活动或翻译者的身份(谭载喜,2006),但其内涵大体一致。ESP语篇翻译历史悠久,如中国早在周朝时就设有专门的翻译官,当时称为“象胥”:“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傅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周礼·秋官司寇第五》)。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象胥的职责就是为周边少数民族使节翻译周王的旨意,讲解朝廷的礼节,同时把使节的言辞翻译给周王。象胥所从事的就是口头的和书面的专门用于外语语篇的翻译。中国翻译史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每次都或多或少地有ESP语篇翻译的成分存在。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贸易、科技、社会合作等的交流日益频繁,因而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尤其是ESP语篇翻译,已经成为维持和促进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工作。

ESP语篇翻译并不等于简单地将英语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加,国内外广大学者多年来毫不懈怠地对ESP语篇翻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旨在提升ESP语篇翻译的水准,更好地为其翻译理论与实践服务。

国外 ,20世纪9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在翻译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语篇分析法侧重于描述语言的意义转换,以及建立社会和权力关系的方式。在ESP翻译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话语分析模式当数 Halliday(1970)的系统功能模式。20世纪70年代,House已为语篇翻译提供了一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但也招致了大量批评,因此,她在1997年出版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种重访模式》(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House,1997)中将这一模式进行了修改。House将其早期的模式移植到Halliday的话语范围、意旨、方式等语域分析中,创立了自己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对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外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Mona Baker(2000)的《换言之:翻译教程》(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是继 House 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种重访模式》之后,将Halliday 语篇翻译模式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又一力作。Baker 把语篇翻译中的对等分为六个层次,即词层对等、词层以上的对等、语法对等、篇章对等、主题结构对等、衔接和语用层次对等。最能体现其语篇翻译思想的是关于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的篇章对等、词汇连贯上的篇章对等、语用上的篇章对等。之后,Hatim 和Mason从语境和语篇的符号层面来探讨翻译,20世纪90年代他们合著了《语篇与译者》(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1990)和《作为交际者的翻译者》(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1997)。接着,他们将语域和语言使用者的对应关系置于翻译研究,并将语用学与翻译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其他颇具影响力的成果还有Bell(1991)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Basil (2001)的《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除系统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外,以“目的论”为主导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对ESP语篇翻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ESP语篇题材多样、体裁复杂,其翻译很难囿于一种模式或以某种传统的翻译理论为指导,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理论以目的论为总则,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在其代表人物Vermeer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受众,即译文所指的接受者。因此,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Nord,2001)。另一位代表人物 Nord 进一步提出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译法。前者强调原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发送者与原文接受者之间交际时的情景;后者强调译语文化,重在体现原文发送者与原文接受者之间新的交际情景下的互动。

国内 ,ESP翻译研究范畴也在逐年扩大。20世纪80年代,科技翻译研究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商务、旅游、新闻翻译等研究跟进;之后,商务翻译成为研究热点,法律、公示语翻译也渐成气候。据初步统计(1980—2010年)(方梦之,2012),ESP翻译研究的 代表性著作有 :程镇球的《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1981)、方梦之的《科技翻译实用文体》(1989)、陈忠诚的《法窗译话——法律翻译絮谈》(1992)、鲍刚的《口译理论概述》(1998)、李亚舒和黎难秋的《中国科学翻译史》(2000)、黄忠廉的《变译理论》(2002)、黄国文的《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2001)、孙艺风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002)、郭建中等人的《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2004)、冯志伟的《机器翻译研究》(2004)、贾文波的《应用翻译功能论》(2004)、陈刚的《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2004)、张关芳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2005)、王颖等人的《公示语汉英翻译》(2007)等。 在国内各学报、学刊发表的翻译研究论文 (翻译理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文学翻译、应用翻译及其他)共 15938 篇,其中“ESP 翻译”(科技、经贸、旅游、医学、政经、新闻、法律、社科等)方面的翻译研究论文为3539篇,占总数的22.2%。可见,ESP翻译研究已从历史、理论、技术,以及不同业务门类的宏阔视角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2.2 思考与讨论

关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问题 ,是翻译学界多年来讨论和争议颇多的话题。杨自俭(2003)曾经就此讨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践?凡理论都直接来自实践吗?还有没有其他来源?如果有,那是什么?翻译理论中有没有理性的逻辑推理成分?理论的功能到底有几种?”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翻译学界众多研究者的思考与讨论。王佐良(1989)认为,翻译最需结合实际,同时又包含了许多深奥的理论问题。……译作都带有一定的试验意味,在原文的体裁、风格或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正是由于翻译包含了这些试验,它才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再创造”魅力;沈苏儒(2007)认为,我们的翻译研究必须要开创和建立一种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风;孙正聿(2009)认为,翻译理论不仅可以解释翻译现象,还可以规范翻译活动,不仅可以指导和认识翻译实践,而且可以超越翻译实践;赵家祥(2004)指出,实践有合理与不合理、正确与错误、自觉与盲目之分,如果能在事前对实践活动的目的、方法、步骤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从理论上加以审视、论证和预测,在思维中加以预演,则可能减少失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吕俊(2003)认为,翻译理论具有认识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方法论功能、批判功能及对实践的指导功能6种功能;穆雷(2015)则认为,翻译理论研究本身总体而言包含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部分,它们各有其针对性,解决不同的问题,具备不同功能的基础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翻译实践,而是一方面通过修正应用研究的成果继而间接地应用于翻译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提高人们对翻译现象和翻译活动的认知水平;韩子满(2003)认为,不直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样可以有很高的地位,因此,不能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不是好的理论或者是根本无用的理论这种看法失之偏颇。

关于本学科翻译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的关系问题 ,也是国内译界近年来探讨颇多的话题。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主要来源有传统美学、传统文论等,而西方翻译理论也有多种来源,如语言学、文艺学、哲学、社会学、符号学、认知科学、文化研究等,那么相关学科理论自然便成为翻译学科理论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源。孙艺风(2010)认为,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无疑有助于推进理论创新,但也需要仔细分析跨学科及学科交叉的性质、模式、特征,以求合理有效地借鉴、整合和利用;穆雷(2015)认为,相关学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养分,拓展了翻译理论研究的维度和视野,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挪用借鉴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张美芳(2005)指出,引进、借鉴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结合我们自己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实践进行创新。如何结合,需以自己的研究为根基,以国外的研究为参照,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改造和创立基本范畴,建立新的范畴体系。

本书研究认为,翻译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社会实践及行业翻译规范等),首先需通过“翻译实践 (积累)翻译经验 (再指导)翻译实践”这个反复实践的环节,然后将 “翻译经验”进行理性的思考、整理与提炼→上升为“应用翻译理论”→此理论可以总结、归纳、提升和修正“翻译经验” 只有如此反复摔打、修正和提炼,此“理论”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指导“实践”。因为只有在适合的“理论”指导下,翻译实践才会更理性,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才会更科学,自己的译作才会更完美。本书研究指出,翻译理论应与前人对翻译的认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揉为一体,找出其相通点而不是任由彼此格格不入,并相互借鉴、启发和影响,这种互动关系才是促进翻译学科发展、拓展理论研究维度和视野的有效途径。但理论借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 理论借鉴并非简单的挪用借鉴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需先消化,即在尚未弄懂其来龙去脉前,切记不能盲目跟风和套用; 二是 需要借鉴前人通过思考、论证并已经推导或升华的、较成熟的认识和理论; 三是 在借鉴的同时,需要根据翻译理论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再次验证、补充和修正,旨在从整体上丰富原理论的内涵(穆雷,2012,2015)。

1.2.3 研究的问题、内容与方法

由上文可见,翻译研究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研究的目的和立足点。 本书研究以实证和应用为立足点,最终目的是指导翻译实践 ,即无论借鉴任何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和方法,都旨在发现翻译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然后科学、合理地运用“应用翻译理论”(经过思考、整理与提炼由“翻译经验”所提升的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翻译学、语言学、美学、文化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并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翻译实例对其研究形成的观点(论点)进行论证,解释以往理论所不易解释的许多翻译现象,从而结合实际翻译实践提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1.研究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上对 ESP 翻译研究现状的述评,该领域的研究的确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 ESP 的本质属性和总体特征是什么?其内在规律如何?思维模式及功能语境是否对其翻译产生了影响?ESP 翻译是否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审美取向?ESP翻译是否具有可行的、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这一系列问题在国外本领域中仍研究得不甚充分或者缺乏整体性;国内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的成果也较为零散,相关的专著(特别是指导翻译实践的专著)也为数不多(有的依托国外ESP的研究理论,只就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如陈莉萍(2000);有的仅从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某个侧面——科技、科普与科幻、广告、法律、旅游、公示语、机器翻译等视角切入,如方梦之(1989),陈忠诚(1992),黄国文(2001),郭建中等人(2004);王颖等人(2007)。 迄今,从思维、语境、审美取向等多维视角对ESP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研究内容分5 章展开: 第 1 章 ,首先基于ESP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了ESP的本质属性,包括分类、语言特征及ESP与通用英语的区别等;接着就ESP翻译研究现状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翻译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并提出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内容与方法;最后阐述了本书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主要就中西思维差异及逻辑、灵感、逆向三大思维对ESP 翻译的影响与制约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就 ESP翻译中译者思维模式的转换进行了讨论; 第3章 ,依托功能语境等理论就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对ESP翻译的制约与效用进行了讨论; 第4章 ,依托审美意识、形式系统的审美效用、距离与期待的审美效用等理论,就ESP翻译的审美取向与效用进行了探析; 第5章 ,也是本书研究的核心部分,基于前几章研究的结论及大量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例,从“思维模式”“功能语境”“审美取向”等多维视域就ESP语篇翻译中某些常见或棘手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讨论,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后记,总结了本书研究的主要观点、结论和社会效益,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3.研究的主要方法

根据上文对ESP翻译研究现状的考察及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书尝试对ESP翻译研究的整体性进行了合理补充,使之趋于系统化和完整化,拟采取不囿于传统的翻译研究和单学科的研究方法(既吸取传统翻译研究的精华,又要打破文本对照、以理想译本为指归的单一模式),诉诸视野更为开阔的更高层次的方法,即跨学科(系统功能语言学、文化、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从思维、功能语境、审美取向等多维视角探讨其对ESP翻译的制约和效用,更为重要的是,聚焦于当前ESP翻译的某些现象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本书研究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性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定性分析”等。 首先 采用的是文献研究。通过调查国内外各类与ESP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及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和未公开发行的文献(未公开发行的相关文献包括硕士、博士论文,大会交流论文,硕士和本科生翻译实践的作业及社会实践的翻译作品等,以及各类网站收集下载的相关资料和翻译实例等)获得本书研究所需的资料,了解本书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形成关于研究对象(ESP及其翻译)的一般印象,获取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旨在有助于本书研究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对象的全貌及存在的问题。 其次 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科学性和务实性是该方法需谨遵的两大特点。注重本书研究所得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该结论必须建立在观察和翻译实践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翻译现象和问题及研究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研究采用了(广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ESP翻译教学及翻译实践的现象、例证和问题等)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客观资料,再从个别到一般,归纳ESP翻译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等。① 调查研究 :综合历史法、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法等,根据研究目标,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即ESP 及ESP 翻译的现实或历史研究状况,注重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对国内外的某些城市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就公示语、外宣语、广告及商贸专业术语等进行拍照和取样),对ESP翻译教学和研究现状进行调查(采用问卷、专题访谈等方法对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四所院校和周边的几所高校的本科、硕士、博士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如ESP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翻译社会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等),并就以上各类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演绎、归纳,缩小研究范围,形成本书研究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某种看法或形成某种观点,为设计本书研究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② 观察研究 :对以上收集的有关研究对象(ESP及ESP翻译的现实或历史研究状况,即现象与问题,以及从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中获取大量既具典型性又具代表性的实例等)进行仔细观察,扩大对ESP翻译研究的感性认识,以此启发研究者的思维,捕捉研究灵感和新的切入点。 最后 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本书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已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等效果。除以上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外,研究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研究方法,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1.2.4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研究的意义

本书研究以翻译理论和实践(实证性和应用性)相结合为立足点,以指导翻译及翻译教学实践为目标,旨在发现翻译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现象,科学、合理地运用“应用翻译理论”及相关的学科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以往理论不易解释的某些翻译现象,找出可行的、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书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1)理论价值: ①丰富ESP的理论研究,使之趋于系统化和完整化;同时使功能语境/语篇的理论研究不断得以深化、补充和完善。②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国内外ESP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为该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性的认识工具,使之趋于完善。③找出适用于ESP翻译的理论依据并加以验证,使之能更好地指导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

(2)应用价值: ①可供高校ESP及翻译专业(科技、商务、金融、外贸、法律等专业)的理论研究者参考,找出新的切入点,增添新的内容,提出新的研究方法。②可指导和用于英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以及非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③可用于翻译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翻译实践;④对规范国内ESP翻译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创新之处

①迄今国内外本领域首次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思维、美学等多维视角对ESP的翻译理论与策略展开系统、翔实、深入的讨论;②以实证性和应用性为立足点,以指导翻译及翻译教学实践为目标,对ESP翻译进行系统、翔实、深入的研究在国内也属首次。 dXGN6eMtK5N6aWhhaFpWvugIbeEIWfrBNRXCkBtuKxAgPuyQQSKdRvu0hjOxqe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