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纤秾之美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流水泛着粼粼波光,春回大地,草木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行走在幽深的山谷中,时不时遇见美丽的人儿。

岸边碧桃成林,鲜艳的花朵开满枝头,微风和畅,日光明媚。曲折的小路两旁,嫩绿的柳枝万条拂摆,黄莺出没其间,鸣声清丽婉转。

创作者一旦捕捉到纤秾的情境感觉,一定要深入其中,作品就会越来越真切传神;同时师法古人,做到推陈出新,作品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中和纤秾,不落俗套

战国末期的文学家宋玉写有一篇《神女赋》,其中说:“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这句话的意思是:神女披着长袍,穿着短裙,穿宽松衣服不显矮,穿紧身衣服不显高,她的步伐轻盈,光彩照耀殿堂。这是将“纤”与“秾”并置比较早的例子。

既然是并置关系,为何后来习惯的是“纤秾”,而不是“秾纤”?

因为这两个字还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单独体会“纤”,其细小颇似晚冬时乍暖还寒,料峭中微微颤动的梅枝;至于“秾”,则浓润,像极了繁花凋谢、满目青绿的初夏。

因此纤秾之美体现于时间上是流动的:从早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直持续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体现在视觉上:纤,细小孱弱;秾,厚重丰腴。当纤与秾调和在一起时,便形成中和之美。

再来通读这首四言诗,从“采采流水”直至“流莺比邻”,描绘的都是一派大好春光。季节指向鲜明,用词简单平易,如此一以贯之,在二十四首四言诗里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这首四言诗只有前四句,那么纤秾之美,就像春天一样艳丽明亮、新鲜蓬勃。请想象一下春天里的碧桃满树、柳荫路曲,不就是大红大绿吗?通俗得就像作家老舍在小说《新时代的旧悲剧》里描写的粮店铺面:“各处都是新油饰的,大红大绿,像个乡下的新娘子,尽力打扮而怪难受的。”

可是“纤秾”不但位列二十四品,而且排在第三。这是为什么?关键在四言诗最后两句,“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和“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为我们揭开了纤秾之美不落俗套的真谛。

一往情深:汤显祖写就《牡丹亭》

纤秾之美之所以不落俗套,有两个秘密。

第一个是一往情深。所谓“乘之愈往,识之愈真”,说的就是这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既要欣赏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看桃花流水鳜鱼肥,但也不能仅仅陶醉于大好春光里的鲜艳绚丽,还要突破这些表面现象,深入到心理层面,去把握“蓬蓬远春”中的真情实感。

因为只有用心用情,才能触摸到纤秾之美的底色。这底色是什么?是在面对生机盎然的“蓬蓬远春”时,体悟四季往复、生生不息,看透光阴暗把流年度,识破人生百岁如朝露。如此,表面的鲜艳与内在的深情交融一体,才完整构成了以华美富丽为特征的纤秾之美。

晚明戏曲传奇《牡丹亭》,就很好地揭示出一往情深的秘密。这部戏由汤显祖创作完成于 1600 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描写少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醒来思念成疾,香消玉殒,之后在人神合力帮助下还魂复生,与柳梦梅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

全本《牡丹亭》五十五出,我们不妨通过最有名的第十出“惊梦”来体会这一点。春日里,杜丽娘游园。望着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她不禁感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那新鲜蓬勃的春色被汤显祖写得何其华美:“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䕷外烟丝醉软。”“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女主人公的青春面貌、美好装束也跃然纸上:“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

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曲《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荒凉残败的一座废园映衬着姹紫嫣红。废园暗示大好春光无人欣赏,流露出对韶华易逝的无奈。通读整部《牡丹亭》,就会发现汤显祖是用文辞绮艳、笔法绚烂的浪漫故事来反抗封建礼教对青春的禁锢。而解除禁锢、摆脱枷锁的钥匙,就在一个“情”字。

为何强调“情”字乃是关键!其实早在第一出“标目”里,汤显祖就已经明确告诉读者:“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又如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读《牡丹亭》,总觉得犹如行走于风和日丽的水滨,感受着生生不息的“蓬蓬远春”。满纸璀璨却非流俗,深情款款而不放荡。正如汤显祖自己所说:

无情无尽却情多,

情到无多得尽么?

解道多情情尽处,

月中无树影无波。

与古为新:仇英绘制《汉宫春晓图》

四言诗最后一句“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意思是通过向古人学习,为我所用,让勃勃生机绵绵不绝。它为我们揭示出纤秾之美不落俗套的第二个秘密,正是“与古为新”。

说到与古为新,苏东坡早就提示我们“发纤秾于简古” ,但知易行难。实践中,既学习古人,为我所用,又能达至纤秾之美的境界,令雅俗共赏者并不多。我想到仇英。

《汉宫春晓图》 (局部) 明 仇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都生活在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他们在绘画史上被合称为“明四家”。前三人因为家庭环境相对优渥,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加上天纵其才,不独画艺高超,在诗文、书法等领域也都有精深的造诣。仇英,寒门子弟,出生年月不详,幼年失学,少年时做过漆工,天赋与机缘让他得以步入画坛。

不过在当时,一个人若能吟诗作文,再写得一手好字,哪怕只略通画理,也会被赞许成“游于艺” 的文人画家;相反,仅仅画艺精湛,但不擅诗书,往往会被鄙夷为不入流的“画匠”。

仇英不通诗文,字也写得很一般,只能在自家画作上简单签名盖章。尽管画风精工妍丽,很受欢迎,但按照明代文人的成见,他充其量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匠。可有意思的是,晚明不遗余力鼓吹文人画的董其昌,也不得不承认仇英是“近代高手第一”。

仇英是怎样实现雅俗共赏,达到纤秾之美的境界呢?关键是他不但擅长临摹,更能师法古人,为己所用。明代大文学家王世贞曾评价仇英:“于唐宋名人画无所不摹写,皆有稿本,其临笔能夺真。” 正是这临笔夺真的本领让仇英深受收藏家青睐。在为众多收藏家临摹、复制唐宋名人画作的过程中,仇英潜心研习,绘画技艺突飞猛进。王世贞甚至认为,和仇英比起来,北宋大书画家米芾都“不足道也”。

精工妍丽的画风和与古为新的精神水乳交融,仇英的华美富丽画作因此百世流芳。传世至今的《汉宫春晓图》可以让我们领略他创造的纤秾之美。

这是一卷长达五米七的绢本重彩长卷,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代宫廷”为题,描绘后妃、宫女、皇子、太监、画师等各色人物一百一十五人。如此多的人物或坐或立,错落有致,从事着种种活动:妆饰、插花、饲养、歌舞、弹唱、下棋、读书、观画……繁复的构图、精准的造型、行云流水般的运笔线条,能让我们看出仇英对张萱、周昉、李公麟等唐宋大画家的学习。人物彼此呼应,一切都热闹得恰到好处,又让我们感觉像在看一部张弛有度的电视剧。

工笔重彩手法,在唐宋盛极一时。仇英在临摹前人绘画的基础上,将这技巧推陈出新:《汉宫春晓图》以朱红色宫殿作为主背景,显得画面富丽堂皇,与之搭配点缀的青绿山水,线条劲朗,勾染冷艳,透着雅致清新的文人韵味。歌台暖响,舞殿冷袖,朱红青绿互为映衬;风雨凄凄,春光融融,冷色暖调相得益彰。 从而使整幅长卷显得既热烈活泼,又朝气蓬勃,为我们铺陈出宛若仙境般的鲜丽景象。

一卷《汉宫春晓图》,是仇英绘画艺术雅俗共赏的见证。展出时,有人啧啧称羡,画面何其长,人物何其多;有人绘声绘色,为亲朋好友讲述画工毛延寿如何陷害王昭君,逼她出塞和亲的传说……这,不就是“纤秾之美”的魅力吗?

寻宝小贴士

《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或《牡丹亭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清初洪昇的《长生殿》、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合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剧。在当今戏曲舞台上,《牡丹亭》仍作为昆曲代表剧目频繁演出。《牡丹亭》节选也被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昆曲与中国昆曲博物馆: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发源于十四世纪的苏州昆山,是汉族传统戏曲中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全球第一批十九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名列其中。在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的平江路历史街区里,有一座全晋会馆,其中的戏台格外奢华。全晋会馆现在被辟为中国昆曲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汉宫春晓图》: 这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长卷,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汉宫春晓图》是仇英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也有人把它列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2Ar6DvIq2V4jHuYUMHUelyHfQQim1RWNzypCo6XSFHazpF/ywiFKJAJCsk65iq3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