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冲淡之美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排除外界纷扰,让心绪平静下来,奇妙幽微的天机或将不期而遇。带着这样一份平和圆融的心态创作,有如化身为鹤,在空中自由飞翔。

这种感觉就像暖风吹拂,侧耳倾听竹林风声,忍不住感慨:好美啊,让我融入这片天地吧!

冲淡之美不可言说,创作者只能偶然达到这样的境界,获得短暂的体验。如果刻意追求,只能在外在形式上徒具冲淡的面貌,实则早已背离冲淡的本质。

调动多重感官,可遇不可强求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说的是只有当内心毫无杂念时,才会观察体悟到自然的神机微妙。我们来看看书圣王羲之的故事。话说王羲之性格淡泊,不热衷名利。有一天,太尉郗鉴派人来到王家,想从王氏子弟中挑选女婿。和王羲之同辈的兄弟们为此精心准备,积极表现,只有王羲之兀自躺在东厢房床上,袒露肚皮,优哉游哉,没承想反倒被郗鉴看中,招为女婿。这便是成语“东床快婿”的出处。

王羲之最喜欢鹅。他主政绍兴时,当地有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王羲之兴冲冲地跑去赏鹅,但热情的老太太会错了意,竟宰鹅烹煮,以此款待,害得王羲之为这事叹息了一整天。

王羲之为何“性爱鹅”?北宋有人认为鹅善于转动脖颈,王羲之从中领悟出书法转腕用笔的玄机。 想不到“曲项向天歌” 的鹅竟助力王羲之成就“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书法。从这两个小故事中,我们不难体味出何为“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怎样才能体会冲淡之美?接下来的这几句诗从不同感官的感受进行了描绘。

诉诸视觉。“饮之太和,独鹤与飞。”春日苍穹,或蔚蓝如洗,或白云流走,孤鹤高飞,望之不过苔花大小。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立身苍茫大地,不仅能发现这天顶云端的“苔花”,还能辨认出是一只丹顶鹤,这肯定需要好眼力。

诉诸触觉。“犹之惠风,荏苒在衣。”惠风是不冷不热的微风,它轻柔地拂动袍袖,衣锦与皮肤轻轻厮磨。这需要敏锐的触觉,感知这似有还无的触摸。

诉诸听觉。试想那轻柔的惠风穿林抚叶,能发出多大声响?没有灵敏的听觉怎能听得到修篁清音?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冲淡”四言诗最后说“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就是在提示我们千万别刻意为之、执相强求。

《列子·汤问》记载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的故事。飞卫要求纪昌把视力训练到“视小如大”的程度。于是纪昌用牛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远远盯着看,“三年之后,如车轮焉”。纪昌下苦功把感官训练到如此程度,自然可以成为神射手,但恐怕他就难以领略冲淡之美了……在纪昌眼里,虱子已如车轮大小,那么仙鹤头顶的红斑恐怕大得像座山了吧?这就是过犹不及。

冲淡之美同时是可遇不可求的。353 年(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少长群贤兰亭集会,趁酒兴挥笔写就《兰亭序》。相传王羲之醒来后,惊讶于自己竟有如此神来之笔,改天奋笔疾书“数十百本” ,却再没有一本达到醉笔施墨的水准。你看,这“天下第一行书”对王羲之来说,都是“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极限体验,书圣尚如此,寻常创作者又如何?

《兰亭序》(唐冯承素摹) 东晋 王羲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什么是“淡”?

冲淡是和雄浑并置的一对概念。雄浑之美相对好把握。冲淡之美则不然,稍不留神就流于淡而无味。

我以泰山作为雄浑之美的代表,冲淡之美的典范,我推荐杭州西湖。记得西湖申报世界遗产时,负责实地考察的是一位北欧专家。考察后,这位专家说:“在我的家乡,像这样的湖有几千个。”

这位专家或许不懂汉语,更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西湖之美,美在含蓄内敛,美在蕴含其中的文化积淀。若想领略它的美,不仅需诉诸感官,更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西湖背后的传说、典故、文艺创作。比如驻足白堤时,除津津乐道许仙与白蛇相会断桥外,是否会想到白居易笔下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徘徊苏堤上,能否吟诵苏东坡的赞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腹有诗书,眼前风景即为心头风景,自然生出几多感慨,无限快意。胸无点墨,任它西湖水光潋滟,南屏山色空蒙,怕是看起来都兴味索然。

西湖让我念念不忘的一刻,是冬天的早上。我在北岸宝石山保俶塔旁远眺,晨雾氤氲,把对岸夕照山渲染得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眼前这番景象让我顿时明白,南宋画家米友仁的云山墨戏不是无来由的凭空想象,而是再现本就存在的真实风景。

九百年前,米友仁心无杂念,专注于用画笔捕捉西湖的云烟流动、晦明变幻……自然的神奇微妙,成就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米家山水”。“米家山水”又何尝不丰赡着西湖的文化积淀?白居易、苏轼、米友仁,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一代代人次第形塑,叠化出西湖的冲淡之美。

什么是“冲”?

雄浑难解处在于“浑”,冲淡难解处在于“冲”。

什么是冲?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空虚的意思,它不是《道德经》里的“大盈若冲”。它是直上云霄的姿态,打破了寂寥沉静的动势,是平和中蕴藉的雄强。有“诗豪”之称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晴空中的一只仙鹤,用自己凌云而上的行动击碎了秋日的寂寥,成为苍凉秋意中的一抹亮色。它不仅和四言诗里的“独鹤与飞”完美契合,也成为冲淡之“冲”形象鲜明的写照。

仍以西湖为例,她仅仅是柔美吗?她虽然自古歌舞不休,但也不乏铮铮铁骨经霜带雨的时刻。

看罢米家山水,我们可以去“曲院风荷”以北的岳王庙凭吊。高悬的“还我河山”匾额让人忍不住联想南宋名将岳飞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花港观鱼后西行,有明朝名臣于谦的墓祠,青山荒冢收殓粉骨碎身,留下一缕清白在人间。从保俶塔走下来,还可以循着西湖北岸去孤山,瞻仰鉴湖女侠秋瑾之墓。这位巾帼英豪心比男儿烈,誓言“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三十二岁迎着秋风秋雨从容就义。

如此周游一番,转回头再来看这西湖水,不就是岳飞、于谦、秋瑾前仆后继、抛洒一腔腔热血化就的万顷碧涛吗?从岳王庙到秋瑾墓,这赓续不息的雄强正是调和西湖之淡的“冲”,让我们对西湖的冲淡之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纵使大雪三日,西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地上下一白,但尘与土犹在,云和月不灭,落日湖畔,冰清玉烈,山林中仍有一条条磨折未泯的英雄路。

《云山墨戏图》 南宋 米友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寻宝小贴士

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2007 年被评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2011 年 6 月 24 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 2002 年开始,杭州实行环湖公园景点免费开放。因此如果有可能,尽量选择在非假日前往游览,会对西湖的冲淡之美有更好的体验。

兰亭: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的兰渚山下,是著名的历史古迹和书法圣地。353 年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特邀名士亲友在此聚会,饮酒赋诗,汇集成册,称为《兰亭集》。王羲之趁酒兴为之作序,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现存园林建筑为明清遗迹,在 201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亭序》: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原作在王氏家族内部流传,直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大约在隋唐易代之际,智永将这卷墨宝交付给弟子辩才。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相传大臣萧翼设计从辩才手中骗取了《兰亭序》,这就是有名的“萧翼赚兰亭”的故事。唐太宗命人将《兰亭序》临摹多件,而原作则成为他的陪葬,已不存于世。

《兰亭序》“神龙本”: 现在能看到的《兰亭序》唐代临摹墨迹本有所谓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冯承素摹本等。其中“冯承素摹本”因为是勾摹,一般认为比较接近真迹,所以最为有名。由于这卷摹本的卷首有神龙年号的印记,故又称“神龙本”或“神龙兰亭”。这件宝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ifRW+sA1z17LrFV5P0SBAj5Ocm6OQvG+qcJLFoaPujhzkgYccYa2EDo2bboZVJ8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