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关于“礼”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

孔子生活在今天的山东省,当时叫作“鲁国”。

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周朝是靠家族来统治国家的,这些统治家族叫作“贵族”。贵族的生活一般要比普通人好,出生在贵族家庭的孩子长大了也更容易当官

孔子他们家就属于贵族。但是贵族也有苦恼:每一代的贵族人数越来越多,随着贵族数量一代一代地增多,国家养不起了,就出现了“没落的贵族”。也就是身份挺高贵,但是家里没钱的一群人。

孔子他们家就是这样。孔子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不过他还可以接受基本的教育,尤其是认真学习了“礼” ,在孔子的时代,社会秩序已经开始乱了,很多人开始不遵守“礼” ,但孔子认为,恢复社会秩序的关键就是要想办法恢复“周礼”, 从而把世界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但是,怎么恢复周礼呢?孔子思考了“礼”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但他没有人云亦云,也没说“礼”是天经地义之类的空话,而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他说,“礼”这个东西,来自于人们的内心。

换句话说,什么叫“礼”呢?

在孔子之前的那些读书人看来,“礼”是天经地义的,类似于今天的自然规律。比如,按照“礼”的制度,儿子见了父亲得磕头,那么磕头的这一瞬间,儿子就符合了“自然规律”。相反,他要不这么做,社会秩序就会受到破坏。这就跟“热水烫嘴是自然规律,所以不能喝滚烫的开水,否则嘴巴就会受伤害”是一个道理。既然“礼”类似于自然规律,那无条件地执行就是了。说白了,在这些人看来,儿子见到爹了,只要双腿一软,往地上一跪,两个膝盖骨这么一着地——好!这就世界大同、社会稳定了。

但是,孔子不这样看。孔子认为,“礼”的关键是人内心的想法,具体来说,是一种“我要对别人好”的善念。孔子给这个善念起了一个名字,叫作“仁”。

举个例子。还是刚才那个儿子见到父亲了,当他正要往下跪的时候,孔子会大喊一声:“你先别跪!先摸着良心自己想想,你是不是真的尊敬你的父亲?”如果这个孩子有“尊敬父亲”的念头,即使不跪,这个世界也能和平;如果他没有这个念头,就算跪到天荒地老也没用。

当然,在孔子看来,人心中的“仁”和外在的“礼”是不冲突的。 一个人只要能在心里有“仁”,自然就会在行为上表现“礼”——一个心里有“仁”的儿子,见到父亲自然就会磕头。但是,如果环境变了,比如社会上表示尊敬的礼仪不是磕头而是鞠躬了,那心里有“仁”的儿子见到父亲鞠个躬,也叫“礼”,这样,社会便不会混乱,世界也不会毁灭。

说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孔子认为,拯救世界的关键是恢复“礼”。对于“礼”,外在的仪式不重要,内心能不能存有善念“仁”,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觉得,孔子的想法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不就是说“做事得真诚,得表里如一”吗?这不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吗?

但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些想法的确很了不起。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孔子比当时所有读书人都更接近历史和当时现实的真相。

我们说过,周朝的“礼”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人类的血缘关系又来自于基因赋予我们的本能。而孔子说,“礼”在本质上来自于人的内心,这和我们今天的科学结论不谋而合。

那么,孔子怎么来解释“礼”正在走向崩溃呢?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仁”,有的人不“仁”呢?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很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同,人和人的行为习惯才有那么大的差别。这就是《论语》里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也就是说,后天的环境和学习效果会影响人是否遵守“礼”。孔子的时代,为什么社会变得如此混乱呢?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因此不够“仁”,所以社会的“礼”随之崩溃了。

那么,在孔子看来,该怎么拯救世界呢?

办法很简单——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贵族们的道德观念。人们心中“仁”的水平提高了,全社会“礼”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如此,当前混乱的社会就能像从前的“周”那样恢复和平了。

这个逻辑听着完美吧?不过,听完这个结论,你是什么感觉?“拯救世界的方案是推广教育”,这结论未免有点儿太普通了吧!

教育很重要,这话是没错。可问题是,这都是什么节骨眼儿了啊?世界不都快毁灭了吗?假如在今天,世界秩序逐渐走向崩溃,眼看就要世界大乱了,结果忽然站出来一位学者振臂高呼:“我们要发展教育!我们要用教育拯救世界!”我们听了是什么反应?恐怕只能竖起大拇指说:“您心态真好!但是请您先坐下……”如此紧急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措施,您还想着多办点儿补习班什么的,怎么可能立刻改变世界啊?!

可是,在孔子的时代,恰恰是他的主张带来了一场能够改变世界的“革命”。 gcy3Ao5e9anFFEoeJ8qXAyMh54rStr3K73pyowTSPBc7LwPKNz6dQZ0iVCoued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