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隋唐赶考指南

杨坚当村长的时候,就开始分科考试。当然,也不能一下到位,毕竟以前的豪门都是创业伙伴,该照顾还得照顾。所以只能拿一些名额来招考,大部分还是豪门子弟来接班。

不过,方法已经留下来,就等后来人发扬光大了。

到了后来唐朝的时候,接任的李唐家发现这是一个好东西,顺手就拿起来用了。

李唐家的东西多半都是从杨隋家拿的,他们是亲戚,互通有无,你抢我夺,都是正常交流。

唐朝太宗皇帝搞科举上了瘾。太宗皇帝在端门上看着一大拨科场“小鲜肉”朝他走来,发了一个朋友圈:帅哥都到我的碗里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

有皇帝支持,当然没有办不好的事,唐朝的科举搞得十分红火。

为了让大家近距离体验唐朝考生的生活,我带领大家穿越一千四百多年,来到繁华的唐代,去当一名赶考生。

唐朝的考试分常科与制举。所谓常科,就是定期举行的考试,而制举就是皇帝下旨,临时举办的,什么时候举办、考什么内容就完全看皇帝他老人家的心思了。

比如今天皇帝突然觉得没人给自己提意见了,浑身不舒服,就下个文件,开个直言极谏科,专招毒舌男。哪天填词配曲不爽快了,就开个文辞清丽科。虽然有一些大神就是走的这个路子,比如白居易、柳公绰,但毕竟是极少数。这种押宝撞大运式的考试方法,我们是不提倡的,还是老老实实准备正常的考试途径:常科。

既然是常科,那科目就是固定的。一般来说,唐朝的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以及明算这六个研究方向。

一听到“秀才”二字,大家脑海里可能马上会浮现出梁山上的不第秀才王伦,或者被岳父扇出一脸油还老是不进步的范进,又或者会四种“茴”字写法的穷酸秀才孔乙己。

激进的同学以为秀才太落魄,不值得考,保守的同学以为秀才这么惨,升学率一定很高,我就选它了!

有这两种想法的同学都可以提前结束这次赶考游了。

因为秀才可不是一般的科目,相反它是最牛、最难考的科目,是唐朝科举王冠上的明珠。

秀才主要的考试内容叫方略策,也就是治国方略,要写议论文,还必须写高大上的议论文,起码也得是《中国足球怎样才能搞得上去》这种让上帝都想哭的题目才行。

这种东西,书上可没有现成的答案,要现场写,谈何容易?如果考不上,不但不录取,还要连带惩罚推荐你的官吏。所以一来录取少,二来大家都不敢推荐,渐渐地就不举办了。

为什么秀才这么牛,书里却秀才满街跑呢?这很简单啊,就是因为秀才太牛掰,所以大家才会恭维读书人是秀才,就像现在大家碰到一位女性都要叫一声美女的意思是一样一样的。

好吧,以普通人的水平,就略过秀才往下看吧。先看后三科,明法、明算、明书。这三科其实是选特长生。

所以,重点来了。唐朝最重要的科目就是明经跟进士。

简单介绍一下两科的区别,明经主要考填空题(帖经墨义),进士主要考作诗赋词、献计献策(诗赋试策)。

既然考的内容不同,通过后的待遇也是不同的。考取进士称为跃龙门,考取明经,顶多也就跃个蛇门。

考上进士升官方便,宰相十有八九都是从进士里选。两者的社会地位也大大不同,你要是明经出身,即便当上高官,大家聚会喝酒也是不会叫你的。

有一天,著名诗人元稹去拜见当时写诗写出名气的李贺,准备和他交流一下诗词,不幸的是,元稹同志是明经出身。李贺连他的名片都不接,直接叫下人告诉他:你是明经及第,来看我干吗?

这就是赤裸裸的鄙视了,当然,像李贺这样狂是不对的,后来元稹做了礼部郎中,主管考试这一摊事,直接取消了李贺考进士的资格。

除此之外,连大老板皇帝都鄙视明经。有一回,唐文宗问宰相怎么看明经。宰相回答,明经只要死记,不需要领会。

皇帝点点头,哦,明经就是鹦鹉学舌嘛。

听了这句话,诗坛大神杜甫跟老年柯南狄仁杰恐怕要哭晕在厕所里了,因为他们考的就是明经。

所以,但凡有点追求的读书人,绝不考明经,铁定要过进士这条独木桥。不然,那就是人生的缺陷。

盛唐宰相薛元超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三大遗憾:一是不能进士擢第,二是不能娶五姓女,三是不能修国史。修国史代表的是水平,娶五姓女代表的是家世,考上进士代表的是才华。

进士还是排第一的。

既然进士这么牛,那大家都去考进士。但进士很坑爹,报考需谨慎。很牛的东西往往也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北大、清华岂是随便上的?!

进士科的题目难度高,首先要吟得一首好诗,但这不是充分条件,比如杜甫就考了两次没考上,只好老老实实做明经的填空题。除了诗之外,还要能吹牛、写得一手好议论文:试策。这个就太难了,这是秀才科的简化版嘛。

而明经主要考帖经,这个简单,只要背熟了指定的教材,多半八九不离十。

考试的难度决定了录取率。明经的录取率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一次录取一二百人,进士则只有百分之一二,少的一年只录几个人,最多不过三四十人。所以,当时人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要三十岁考上明经,你还是落后生。要是五十岁考上进士了,那算年少有为的青年学者。

前面说到的白居易考中了制举,他跑到慈恩塔下写了一首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那一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确实年轻,但要说明一点,白居易不是进士擢第,他考的是制举,就是皇帝搞的专门考试。这种人才其实跟进士比还是要差一点的。比如,唐朝有个叫张瑰的,他们兄弟八人里七人是进士出身,只有一个是制举出身。结果张瑰兄弟搞家庭聚会时,竟然不让制举出身的这位上桌坐到一起,称他为“杂色”!

这里再介绍一下考试的内容。

你要是考明经,那必须把大经、中经、小经背熟了,什么叫大经呢?《礼记》《春秋左氏传》是大经,中经是《诗》《周礼》《仪礼》这三本,《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是小经。

除了这三经,什么《论语》《孝经》这些也是必修课,基本是儒家这一套。想来古代的读书人有时候也会像我们恨牛顿发明微积分一样恨过孔子老师。

至于要考进士的,除了上面这些,你还得会吟诗作赋,什么平平仄仄你得明白。坏消息是,你现在学的普通话到了那会儿,可能就是鸟语,押韵能押到太平洋上去。

据语言专家考证,现在的江南吴语和福建、台湾的闽南语更接近当时的长安官话。所以,普通话说得好的朋友就不要再嘲笑“胡建人”了。

不会说闽南语也没关系,给大家提供一本黄冈宝典式的东西,这个东西随处可买,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这本牛书就是《唐诗三百首》!

有了它,还怕搞不掂?没事翻翻书摘摘句,记得要往后翻!古代没有版权法,但被发现抄袭一定要告你的!

事实上,也发生过偷诗赶考的事情。唐代诗人杨衡在庐山隐居。他的一位表兄就偷了他的诗应举及第。杨衡发现后,大怒,以八十码的速度赶到长安,找到表兄后,怒问:“‘一一鹤声飞上天’还在不在?”表兄马上服软:“我知道这句是兄长你最爱的,我不敢偷,还在呢,你拿回去吧。”杨衡这才息怒,表示下不为例。

除了文科,唐朝还有武科,这是武则天女士特别开办的,虽不比胸口碎大石,但射箭、骑马是常规项目。武举上千年,基本上武状元都是武渣渣,成为统帅的凤毛麟角。唯一靠武功立下不世功劳的可能只有郭子仪郭状元。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十分兴奋,一只手《春秋》,另一只手《唐诗三百首》,要么就是一把98K,虎冲冲跑到长安,找到礼部,嚷嚷着要参加考试。但必须要说的是,同学你只怕试卷是方的还是圆的都没看到,就被叉到大理寺慢慢修理了。

同学,要考试,就要有准考证啊!

到哪里去办准考证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有两个答案,一个是通过学校。国家在首都办有国子监,地方办有州学、县学,你要是有学位(主要靠门第跟关系),可以入学,通过考试,就可以取得准考证了。这种学生称为生徒。

没办法入学没关系,另一个答案就是在家自学,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提交申请,初步考试及格之后,也可以获得准考证。

生徒由学校安排进京,自学的,一般是要跟地方的贡品一同进京的,所以也称为贡生。也就是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要是玉环妹子跟李隆基先生一起笑了,那可能是你跟荔枝一起到货了。

这里,提供一个小贴士,落户很重要。

因为准考证有限,各地是有指标的,主要分配标准是户籍、文化程度。

总的来说,你要是跑到广东、福建、贵州、广西这些唐朝欠发达的地区落户,那就比较悲催了,因为这些地方加起来的乡贡名额也才十来个。而长安附近的同州、华州因为离长安近,竟然获得了三十个名额。首都长安所在的京兆府一个地方一年的名额就达四十多个。

成为京兆府的贡生还有一个好处。京兆尹大人是很强势的,从他的地盘上送去的贡生中选率很高,尤其是前十名,那就是保送生,要是被刷了下来,京兆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会直接约谈主考官质问原因的。

白居易白大神为了应考就搬到了长安,因为长安生活水平高,房价也高,所以想定居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在白大神不是吹的,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让他“居易”了。

另一位诗人黄滔大概付不起长安的高房租,只好加入高考移民游击队,考了二十年,换了九个州府,堪称第一移动考霸。

大家如果没有白居易的大才跟大财,就不要往长安凑了,长安名额多,学霸也多,竞争激烈。我们就选个同州华州这样的也不差,等学得差不多了,就跟着贡品一起进京吧。

大概是什么时候呢?

一般来说,唐朝的考试在正月里举行。考虑到没有高铁,也没有飞机,大家还是提前出发比较好。远的提前一年也是有的,近的也要提前两三个月。争取在头一年的秋天或冬天来到长安。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熟悉一下考场,二是可以跟各地的同学交流一下学习经验,打探一下竞争情况。

唐初,考试地点在尚书省,所以这一次考试也叫省试。大家到了长安,一般就在尚书省办公场所附近的地方租住就可以了。比如崇仁坊跟平康坊,这两个地方也是各地驻京办的热门选址。

大家到了长安,先去尚书省的下属考试机构礼部报到注册,主要就是根据地方上发给你的准考证,上面不但有你的姓名、年龄,还有你的外貌特征甚至包括你祖宗三代的基本情况。

遇到一些情况是要自觉地放弃考试的。比如父母去世、守孝未满三年的,就不能真的节哀然后顺便去考试。这要是被查出来,取消考试资格是小事,身败名裂那就不好了。

备了案,大家就可以准备考试了。

这就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可以说影响了村子一千多年,是隋朝的一大贡献。

当然,除了这些,老杨还上了很多“硬菜”。比如开垦新的农田,又把农田分给没田的百姓,还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粮食多了,老杨下令在各地建立粮仓。在洛阳有一个含嘉仓,里面有数百个粮窖,最大的口径有18米,深12米。隋朝的老百姓放开了吃,也能吃上五六十年。所以隋朝的粮食到了唐朝的时候还没有吃完。

杨坚死后,杨广上位。这位新村长在村史的名气不太好,死后被送了一个“炀”的谥号。其实杨广原本也想好好干来着,上位后就定了年号为“大业”。

人家还是要成就一番大业的,只是这个大业太大了,步子有点大、有点急。甚至有人说,杨广后来干的事情不是暴政,而是急政。就像当年秦始皇一样,好多硬菜一下上了桌,搞得吃完消化不了,只好亡了国。

杨二代要是老老实实把他爹的事情落到实处,就是千古一帝,但他老想超越他爹。

杨广总共干了这么几件大事。

一是营建东都洛阳,在短短十四个月,就重修了一个周长二十七公里的城市。修完洛阳,这些工匠就留了下来,杨广又迁了几万富户,洛阳重新成为村子里的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就得有配套设施,物流是必需的。为了实现洛阳包邮,杨广上马了大运河工程,先是挖通了通济渠,把黄河跟淮河连了起来,又开了永济渠、江南河以及沟通邗沟。

村子里那些老旧的运河被杨广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个以洛阳为中心,长两千公里的大运河就成功了。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村子里的两大中心,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从这一刻开始彻底地“物联”了起来,南北不再是各过各的小日子,而是可以互通有无。

杨广是个坐不住的人,交通方便了,他开始了全国的自助游,两下扬州,又跑到北方观察突厥的形势,还西巡河右、经略越南、招抚流求,村子里到处留下了杨村长的足迹。

杨广的“大业”已经不远了。

可是,一个事情还是毁了杨村长。

这个事情就是攻打高句丽。

隋朝强大之后已经是唯我独尊,村子外围的村子,比如突厥、吐谷浑,都给杨广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

可是,偏偏村子外围有个地方不服杨村长,这个村就是高句丽。

这是一个在东北地区兴起的农耕政权。

因为村子中心区闹了很多年,外面的一些地盘就有些管不住了,高句丽趁机占了不少地盘。而这些地方都是村子的固有管辖地。比如,被高句丽占的辽东四郡,那是打老刘家当村长的时候就已经纳入村子的管辖范围。这一块不拿下,村子就不能说完成了统一。

事实上,老杨头在的时候就打过,杨广之后,唐朝也打过。甚至日本人也打过。

那一年,日本向中国隋朝派出了第一个使团,首领叫小野妹子。国书有些不低调,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杨广想:我才能称天子,你哪儿来的,也称天子,你还是日出天子,我是日没天子?虽然有点不满,杨广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暴脾气。因为这一年杨广正在进攻高句丽,不想节外生枝。

为了打高句丽,杨广忍了。

杨广带着三十万人去收复村地,原本以为很简单,没想到辽东这个地方地形太复杂,运粮也不方便,路上还发生了瘟疫,一战打下来,三十五万人只回来两千人。

没面子啊,杨广又重新拉起了队伍,这一次快要成功的时候,村子里传来消息,村高管杨玄感起兵叛变了。这一带动,全村子里纷纷开始了倒隋运动。

原因很简单,跟着杨广实在没活路了。

杨广搞的这些事情,单个儿来看,都没有问题,不但没问题,还是大好事。但好事放到一块,就不是好事了。隋朝犯了秦朝的老毛病,这么多工程一起干,等于村子里的老百姓都得加班加点。长此以往哪里受得了,干脆反了。

于是,杨广的第二次东征又失败了。

紧接着,杨广又组织了一次,但架不住村子里的反隋运动愈演愈烈,杨广只好跑到扬州躲了起来,最终被自己的禁军部队逼死。

临死之前,杨广常常照镜子感慨,这么好的一颗头,不知道谁来砍呢?

为村子做出巨大贡献的隋朝就此结束了。

按照规矩,一个做出杰出贡献的短命鬼往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从而催生出一个伟大的时代。

秦朝之后,是大汉朝。隋朝结束了,唐朝来了。 M0ZQ3pRWx9alg+0/6PqejcxkHc+G+9E4GhIUsvyjWwTOODM1FJzzEn6CNwCRJR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