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尧、舜、禹禅让不为人知的秘密

炎黄之后,中国出现的几位大佬,分别是尧、舜、禹。

他们的传承,称为“禅让制”。

所谓禅让制,就是部落首领通过上一任指定的方法进行传递。选定的标准通常是贤德之人。

比如,尧是如何成为部落首领的?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成为部落首领。等他老了之后,他征求各部族首领的意见,推举了品德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

那舜为什么被认为品德高尚呢?

史书记载,舜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瞽叟又娶了一个妻子,成为舜的继母。一开始,继母对舜的态度还不坏,可一年后,继母生下一个儿子,起名象。从这一天开始,继母对舜的态度就不好了,经常打骂、虐待舜,舜的父亲瞽叟也偏爱幼子,对舜不理不顾。

舜并没有因此而怨恨父亲跟继母,而是想办法跟家人和睦相处,任劳任怨。种的瓜果有收获了,第一时间把最好的挑出来给父亲、继母送过去。

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舜的故事传到了尧的耳朵里。尧正在寻找接班人,听到舜的孝行后,就把女儿嫁给他,准备让舜以后接自己的班,还送给舜华丽的衣服、名贵的琴以及一群牛羊。

这引起了继母和弟弟象的嫉妒。

有一天,趁着舜在粮仓上整理仓顶时,继母在下面暗中纵火,准备烧死舜。危急时刻,舜展开随身带的竹笠,像鸟一样从粮仓上飞下来,毫发无损。弟弟象看到这一幕,气得鼻子都歪啦。

一计不成之后,继母和象又想了一个坏主意,让舜去修井,等舜下到井里,他们用石块把井堵死。

他们认为舜一定死了,高兴地回去分舜的衣服和牛羊。没想到,舜早就在井的一侧挖了一条小通道,从这条小通道里逃了出来。

看到舜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父亲、继母还有象大吃一惊,以为舜有神人保护,以后就再也不敢欺负舜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舜具有孝和爱的品德。于是,他就成为尧的接班人。

舜老了之后,又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禹。

那禹又是靠什么成为部落首领的呢?

靠治水。

当时的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患。尧曾经派一个叫鲧的人去治水。

鲧治了九年都没有成功。鲧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被处死了。禹就是鲧的儿子。禹从父亲手上接过了治水的任务,总结父亲治水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式,开凿河渠疏导河流入海。

为了治水,大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年的努力,禹消除了水患,受到了百姓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最终,禹接受舜的禅让,成为新的部落首领。

这就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

* * *

那么,这是不是真实的呢?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地位和权力,他一般会优先把这种地位和权力传给自己最亲的人,比如自己的儿子。

为什么他们要采用这种以德才为标准的禅让制呢?

这其实反映了早期部落的特点。早期部落生存环境险恶,大家必须推举有能力的人当首领,才能保证部落的生存与发展。而到了后来,因为人类自私基因的存在,才从禅让走向了世袭。

就是尧、舜、禹的禅让里,也未必风平浪静,可能也充满着斗争。

比如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个思想家,叫韩非子,他讲到尧、舜、禹的禅让时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尧、舜、禹的禅让,不是和平进行的,而是伴随着武力逼迫的,是舜逼尧,禹逼舜。

后来的“汤放桀,武王伐纣”,甚至可以称为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自然不是小伙子我看你行,你就上。而是,你不行,你给我下来吧你。

那舜是怎么逼迫尧的呢?

古书《竹书纪年》里面写道:“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尧的年纪大了,德行也衰退了,舜就把他关了起来。不但囚禁了尧,还阻止尧的儿子丹朱去探望尧。

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记载却相反:“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尧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儿子德行不足,不足以将天下交给他,才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

尧、舜这场权力交接可能还引起了部落的大动荡。

《尚书》里记载,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舜上位后,立刻处理了四个人,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赶到三危,将鲧杀死在羽山。

可以推测,这四个人是反对舜当部落领袖的。

比如其中的鲧。

禹的父亲鲧是第一任治水者,因为治水不力而被处死,但背后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样的惩罚太严苛了。屈原就替鲧打抱不平,他在《天问》中写道:“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鲧不能胜任治水,大家为什么要推举他呢?都说不用担心,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试着做呢?鲧又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让鸱龟或曳或衔前来帮助他治水。鲧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功效,尧帝为什么要对他用刑,把他禁闭在羽山,为什么三年还不放他?

可见,屈原认为尧对鲧的处置是不公正的。那为什么尧要如此严厉地处理鲧呢?

因为这后面,可能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这么一段:“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

尧准备把帝位让给舜。鲧是诸侯,他跳出来反对,认为这样不公平,应该让自己当三公。鲧还想发动叛乱,用兽角把部落围起来,还举起了大旗,准备搞割据。舜召唤他他也不来,而是在野外游荡,准备搞点事情出来。这样,舜才杀了他。可见,鲧的被杀,不仅仅是治水失败,还因反对舜的继位。对于父亲的死,禹也不敢抱怨,反而成为舜的部下,接过了治水的任务。

因为这时候的禹还没有实力向舜发起挑战。他只能听命于舜,去完成治水。

治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甚至有可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禹用超人的毅力去完成这项工作。他一路穿山越岭,测定高山大川,摸索治水的方法。

《史记》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的心中充满恐惧,他想起父亲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处死的事,不禁劳身焦思,在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大禹的治水精神令人敬佩,但是,大禹三过家门不入,应不仅仅是忙于治水,治水再忙,已经经过家门,进门看看妻子,看看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禹不回家,不是因为没空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吧。可能舜的监视无处不在,如果他在治水没成功之前就回家,可能结局就跟他父亲一样。

于是,大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治水,他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所有的资财都投入治水大业中。大禹在陆地上就乘车,碰到河流就乘船,来到泥沼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带铁齿的鞋。他走遍神州大地,开发九州土地,疏通许多河流,整治一个又一个湖泊,测量一座又一座大山。大禹还安排部下益给百姓分发稻种,让后稷救济饥民,在各部落之间调度粮食,使大家都有饭吃。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禹终于消除了水患,连舜也赐给他黑色的玉器玄圭,宣告大禹治水成功。

通过治水,大禹逐渐掌握了权力,他按距离的远近将天下划分为五个区域,称为五服,每个区域对首领都有不同的义务。

这其实是舜的职权。大禹将舜的工作做了,那舜自然无事可做,离下岗的日子就不远了。

此外,大禹还拉拢了一位重要的帮手:皋陶。

皋陶在部落联盟里担任执法官,权力很大。

《史记》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

大禹当上首领后,就举荐皋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可能是早早就达成的协议,你帮助我成为部落首领,我就选你做下一任接班人。

而作为回报,在大禹当上首领之前,皋陶极力维护大禹的权威:“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皋陶让百姓都要听从禹的命令,如果不听从,就要处罚他,而这时,大禹还没有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终于,舜把禹推荐给了上天,让他成为部落的新首领,完成了禅让。这其中的过程《史记》里没有详细记载,很有可能大禹在接任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天下,所以在接班过程中,不像舜一样受到很多部落的反对。

但舜依然难逃悲剧的结局。

《史记》记载:“(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在一百岁的时候,舜跑到南方巡狩,最终死在了非常偏远的苍梧之野,这个地方可能是现在的广西梧州,在当时已经是最偏远的区域。他死后埋葬在江南九嶷,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

舜的儿子商均也葬在九嶷,说明这个原本有希望接任的人最终没能回到黄河流域。另外,舜的两位妻子死在了湘江边。传说中,他的两位妻子去南方寻找舜,遍寻不获,伤心流泪,泪水将青竹染出了斑痕,这种竹子就被称为“湘妃竹”。

舜的一家都死在外面,他们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对于部落首领家族来说是极为反常的。

他们这一家极有可能是被大禹流放了,没有办法回到故乡。毕竟舜是杀害禹父亲的人。

这是尧、舜、禹禅让制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 * *

当然,我们讲这些,并不是否认禅让制,而是我们要理解禅让制的本质是非血缘传承,它的标准是教材里说的选取贤德之人,但方式可能是和平的,也可能是血腥的斗争。

禹为了让自己能够成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取得了皋陶的支持。

皋陶是什么人物呢?

皋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法官,他在部落里专门负责刑法。传说皋陶还制定了《狱典》,创造了五种刑罚: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

大禹在当上部落联盟首领时,就把皋陶定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这位大法官自己不给力,竟然死在了大禹的前面。大禹只好又定了一位接班人:伯益。

伯益是大禹治水的帮手,是华夏治水集团的二把手。传说他还发明了凿井技术,甚至奇书《山海经》也可能是他编写的。可见,伯益还是很有声望的。如果不出意外,伯益会接受大禹的禅让,成为新的大哥大。

但意外总是要出现的。

到了大禹去世的时候,大禹按例把位子禅让给了伯益。但是,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这个人就是大禹的儿子启。启从伯益的手中抢回了首领的宝座。

尧、舜都有儿子,尧有丹朱,舜有商均。他们都有接父亲班的冲动,但丹朱跟商均都没有成功。

为什么启能够成功呢?

这还要多亏大禹的辛苦安排。

大禹早早地就安排启参与部落的管理,这样一来,启通过工作建立了威信,拥有了一批支持者。

现在的家族企业,一定会让儿子、女儿先进去工作一段时间,然后才能进行权力移交。如果你不让他先去实习,而是等快去世时才让子女空降,那肯定管不住企业。董事长迟早会被职业经理人逆袭。

伯益当上首领之后,启率领他的部下向伯益发起攻击,最终将伯益赶下台,自己当了老大。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大禹直接把位子传给了启。

不管哪种说法,尧、舜、禹的禅让制被改变了,从选取贤德之人变成了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

夏传子,家天下。禅让制过渡到了世袭制。所谓世袭制就是王位、爵位、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传递下去。父传子,子传孙。

中国第一个统一大王朝——秦朝的秦始皇,就自称始皇帝,希望下面秦二代、秦三代,准备千秋万代。可惜实力不允许,传了二代就被推翻了。

* * *

那禅让制跟世袭制有什么优缺点?

禅让制有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就是下一任的接班人是按贤德来选取的,一定是有能力的人。舜是有能力的,大禹更是有能力的。

但是,禅让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禅让制的缺点就是接班人的位子存在不确定性,容易引起争端。比如禅让的标准是贤德。那什么是有贤德的人?或者有两个人都有贤德,谁的贤德多一点?有没有一个能够准确考量的标准?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地方。另外,这跟人自私的本性相冲突,往往该退的人不想退,想上的人上不去,两者就会产生冲突。

比如尧传位给舜时,就有很多人反对。大禹的父亲鲧就说,我更贤德!

最终,舜是通过战争消灭了反对自己的人,才坐稳了大哥大的位子。

而世袭制,首领的交接是固定的,就是他们家的人,选谁出来当,由他们家自己决定,要么兄弟,要么儿子,外面没有争议,就不容易引起争端。

但世袭制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按照血缘关系传承,就有可能传到一个笨蛋手上,或者传位的时候,接班的人还没有成年。

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比如西晋朝的晋惠帝,就是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听说老百姓没有饭吃,说了一句凡尔赛体:“何不食肉糜?”他当皇帝时天下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很快,晋朝大乱,社会动荡,从此以后,乱了三百年。

还有的皇帝是小皇帝,根本不具备管理天下的能力。比如汉朝的汉殇帝,他当皇帝的时候,刚满百天,还在吃奶阶段,上朝的时候,需要人抱着。这样的人能管理国家吗?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清朝的溥仪,他当皇帝时只有三岁。

所以,世袭制的问题,是无法保证领导人的业务水平,有没有好皇帝,全看天意。

不管怎么样,启接任之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时代。启也被称为夏启。

中国从部落联盟转向国家体制,中国的历史也从传说时代开始走向信史时代。 eMRrevPLUgO72VMGphCaIBsGMcx/9bVW//ekPs8qrgRuQzpKAGvHZKLKHLQ6xs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