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经济学是什么

看到本章题目,大家有可能会觉得,这章肯定没什么内容,会很无聊。但这一章内容是我不得不讲的。

我记得教法律的罗翔老师说过一句话,说有的人学法律学久了,连人性都丧失了,已经忘记了法律的意义是公平正义,是要符合人们朴素的公平认知。这样的人是法律学得好,还是法律学得不好呢?

学经济学的过程中也会有一样的问题。

第一类人学得浅了,不会应用,就会觉得经济学都是纸上谈兵,这是没学好。第二类人学得深了,开始觉得经济学是万能的,什么都能解决,什么问题都鼓吹经济学,这是掉书袋。因为不知道经济学的弊端,也是有问题的,这是学傻了。第三类人不是学傻了,而是学精了,他们不但知道怎么用,还知道怎么利用。就像我说的,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制度的理论根基。然而,无论是理论根基,还是经济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各种漏洞。有些人学得深了,发现了问题,于是开始利用漏洞,甚至开始制造漏洞了。

网上有一句话调侃,所有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说这话的人肯定是没见识,《刑法》里写的都是最低级的“赚钱”方法。高端的赚钱方法,都写在经济学里,只是大部分人没读懂而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里各有一套赚钱方法。让我总结,微观经济学里的这套方法就八个字:“洗脑需求、控制供给”。宏观经济学里也有八个字:“经济危机、暴涨暴跌”。所有高端的赚钱方法都在这里,并且在现在的社会制度下还是合法的。

所以,我特地写了第一章,希望能够给大家树立一种全局印象。因为只了解一堆名词概念是没有用的,而宣扬经济学什么都好,要么是傻,要么是坏。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它,必须知道,经济学里有好有坏,既有有用的一面,又有能够被人利用的一面。第一章里共有三节内容:

理论课1 经济学世界观

理论课2 经济学历史观

理论课3 经济学道德观

理论课1·经济学世界观

经济学的世界观,由好几个小问题构成,先是第1个问题。

经济学研究什么

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看过的《动物世界》,会发现很多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规律,就像执行电脑指令一样。比如,蚂蚁走路是一列一列的,大雁飞行是一行一行的,个体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自主意识。

人类社会也由很多个体组成,但人跟动物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主意识,每个人的行为都很随机、很迷惑、很独立。虽然人类社会也存在着一些行为号召,但人的特点,就是未必听话。就像很多父母在上班前,对放暑假的孩子说:“你自己在家乖乖写作业。”但是这个孩子会听吗?遵从父母的叮嘱,是孩子面临的所有选择中的一个选项,但他未必遵从你想要的那个选项。

我们从高空俯瞰,社会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人构成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有很大的随机性,看起来就像布朗运动,没有什么规则。全世界有70亿人,每一个人有意无意的举动,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社会往某个方向前进。

所有的社会科学几乎都在研究人和社会,经济学其实也在试图研究人和社会,但经济学家比较讨巧,他们把人的行为简化了。在经济学家眼里,人的行为就是在做选择, 经济学家研究的就是人的选择 。这种选择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家里谁做饭,谁洗衣服,这是家庭内部的选择。还有整个社会的选择——谁去种粮?谁去开发软件?谁去当老师?谁去当警察?所以,经济学几乎研究任何事情,因为似乎我们目所能及的事情都能够简化成选择。

沿着“选择”这个逻辑,我们还可以向前推一步,追问一下,谁的选择?只是普通人吗?并不是,不普通的人也能被研究。

做出决策的也不仅仅是个人,还包括团体,比如政府、企业、大学、小团伙、街头的小夫妻店、社区街道办,等等。所有能够做出独立决策的个人或者团体,我们都可以把他们当成一个 独立的个体 去做分析。

所以我们这一课的第1个小问题,经济学研究什么?答案就是,经济学研究的是 个体做选择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

我们沿着这个逻辑再深究,追问一下,经济学跟金融学有什么区别?很多没有接触过这两门学科的朋友,会觉得两门都挺高深,但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不知道。

如前言所讲,经济学研究选择,几乎能研究任何事情。金融学把这种选择的范围缩减了,缩小到只研究关于钱的选择。所以,如果只看研究的范围,金融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小,并且都在经济学的范围之内。基于这个论断, 从研究范围的角度来说 ,我们说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子学科,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只研究钱的话,就会发现一个特点——钱是数字,数字之间是可以计算的。比如,我有100元,后来又有了1元,100和1之间可以进行运算,加在一起等于我有101元。然而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下,就未必能进行这种运算了。又如,我先睡5个小时觉,又吃了4斤三文鱼,这两者之间该怎么进行运算呢?所以,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金融学又比经济学衍生出了更高的数学推理,产生了更多的研究方法,这些内容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已经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因此,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说 ,我们把经济学和金融学看成两门既有重合但又有不同的独立学科,也是没问题的。这就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

我知道很多朋友对金融感兴趣,因为金融关乎你的钱。然而,如果想要学金融的话,就要先懂点经济学。

这就像是,如果你想要去造车、芯片、光刻机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必须先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似的。因为社会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骗子,宣传教你怎么做水变油的发动机,怎么做永动机,怎么做宇宙能量接收器。如果你有基础知识打底,就会知道这些违反物理定律,不可能实现。这是我们辨识能力的来源。

经济学正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很多人想要学怎么投资,怎么理财,怎么买基金,怎么买股票,怎么买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怎么进行外汇投资。但是社会上一样有很多骗子,有很多宣传起来玄乎其神的东西,诸如教你7天学会理财、简单投资轻松年复利20%、操盘心法、涨停秘诀……这些就像是水变油发动机一样,是骗局。如果你懂点基础知识,就可以一眼识别,少走弯路。所以,我建议大家先学经济学。

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回想前言——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做选择的学科。那么顺着这个逻辑向后推,随后就是研究如何做选择。为了进行后面的研究,经济学家在这里补了两个逻辑假设。

第一个假设: 资源是永远稀缺的 。这种稀缺未必是绝对的稀缺,缺到活不下去、要死人的那种。更多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一定是稀缺的。因为人性贪婪,欲望此起彼伏,层层递进。稀缺就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假设。

最早的经济学假设说,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欲望使人类直立行走,建立国家,发展工业,探索宇宙,并且还将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类的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一个新的欲望就会产生,永无止境。

举个例子,比如买房,如果你只能买得起普通的两室一厅,那么你内心一定会有一个别墅梦,哪怕是联排也好,但等你有了别墅,又会觉得联排不够好,想要有独栋,最好是上海佘山边上,每栋1亿起的那种。当你有了佘山的独栋别墅之后,你还会觉得上海的房子不够好,得去纽约,买个能够俯瞰中央公园的顶层复式,penthouse来一套。Penthouse有了,又会想要瑞士的庄园 chateau,有了庄园又会想要买个岛。这就是最初的经济学的假设,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尽头。

但是人类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吗?我对这个假设是有疑虑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也有人就是环保主义者,或者极简主义者,就不想要那么大的房子。经济学界也知道这种争议,所以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更严谨的说法——相对于我们现有的欲望来说,我们能够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稀缺是存在的。

就说眼前,作为消费者,你想买略大一点的房子,想多买一件衣服,想多看一次电影,但是收入是有限的。作为企业,你想招更牛的员工,想买更先进的技术,想去最牛的平台宣传,但是你手里能调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你所拥有的,总比你想要的少那么一点点,所以才有稀缺的存在。

这种稀缺不单单指钱少。用现在网上常用的语言,就是说“欲望大于能力”“虽然你本事不大,野心可是不小啊”“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这些话在网上就是嘲讽人的,但是到经济学里,每个人都是野心大于能力,每个人都是长得丑、想得美,每个人都穷。经济学家会说,全世界每个人都这样,这就是人性本性,谁也别笑话谁,如果你想要更深地认清这个世界,那你必须先承认人性。

这就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假设,资源是稀缺的。那么这个假设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取舍。因为无法拥有一切,所以必须做出取舍。就像电视剧里的情节,地震的时候两个孩子只能抱一个跑。所以,选择就变成了取舍。这也是经济学看起来比较冷漠的原因。

经济学的第二个假设,是说 人是理性的 ,即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总能评判出几个选项之间哪个更好,从而能够更好地取舍。两个只能救一个,救谁?你急得直哭,说选不出。这个时候,你的脑海中应该要有一个隐形的理性人揪着衣领给你两个耳光,说你能选得出的,因为根据经济学的假设,人是理性的,你一定能够选择得出来。这就是经济学的第二个假设。

再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做选择。如何做选择呢?这里补两个假设:第一,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你的选择其实就是做取舍;第二,因为人是理性的,所以你一定能够找到最好的取舍方案。基于这两个推理假设,下一个环节就是,我们该研究如何科学地做选择,如何科学地做取舍了。

课程地图

如此,我们再看课程地图,就会觉得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模块是学习这些如何做选择、如何做取舍的共通方法。第二模块是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消费者领域,去研究消费者如何选择。第三模块是研究到企业头上,研究企业如何决策。第四和第五模块,就是研究到了市场和非市场的头上。

第二到第五模块,其实是按照经济循环图来设置的。什么叫经济循环图?简单解释,所谓的经济循环,其实可以看作钱的循环。最初,钱在消费者的手里,消费者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此时,钱就从消费者手上流到了企业手里,但企业并不是钱最终的去处。最终,钱需要再次通过工资、利息、分红、租金、专利费等各种方式,流回到人的手里。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我们内容的设计,就是根据经济循环来设置的。

我们再回顾一遍前面的内容:①人类的行为可以简化为选择;②因为人类的欲望大于拥有,资源稀缺,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不得不做出取舍;③因为人是理性的,所以我们用一些理性的工具和方法,来指导人们如何去取舍。这就是经济学。如果我们给经济学下个定义的话,大概可以说,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以及这些不同方案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那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读书的时候,课本上说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的,个体包括人、企业、组织,甚至居委会,只要能独立做出决策的都是个体。这本书其实也是微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是从整体角度研究经济总量的,如GDP、物价、就业率。但按个体和总体的角度去区分,我发现这种区分方法并不直观。

所以我想这样给大家介绍:我们想象一下自己俯瞰芸芸众生,观察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所有行为,这是三维世界的视角,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也研究历史,比如如果研究1929年,那么就回到1929年的上空,俯瞰1929年的世界,这是三维视角。

而宏观经济学是四维视角。什么叫四维视角?在科幻理论中,四维是三维世界里加上时间轴,我们的三维世界变成平面,在第四维的时间轴上,随着时间游走。在四维视角下,我们的观察能够穿越时间,往回看,能一眼看到过去,看到1920年,往前看能看到未来,并且我们还要能看到,这个三维世界在时间轴上,随着时间而上上下下,波动起伏地发展着。

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宏观经济学诞生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最初就是为了研究经济周期,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让经济周期平滑起来。然而宏观经济学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至今还没到100年,根本没经历过多少次经济周期的检验。所以我至今仍然怀疑,宏观经济学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我信不信没关系,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信,他们会按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来制定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当你学通宏观经济后,你开始变得能够感知到所谓的周期,能够预测到顺周期和逆周期的政策,你会发现经济周期是不理智的,资产价格暴涨暴跌,踩着经济周期可以一年赚十年的钱。这就跟打游戏时开挂一样——你在玩模拟人生的游戏,然后玩着玩着,发现这个游戏每隔一段时间,在某个地点就会出问题掉金币,早晚会让社会变得不公平。所以我经历得越多,就越怀疑宏观经济学存在的意义,为了熨平经济周期而制造问题出来,做得对吗?我不知道,但我感觉是有问题的。

下一节是经济学历史观,在那里你会认识到,经济学不会是什么永恒的东西,早晚会消失。如果让我不负责任地猜测,可能300年后微观经济学就没了,而宏观经济学,指不定50年后就没了。

总之,学通微观经济学后,大家会变得更容易理解人的行为,这对大家建立商业直觉是有好处的,对社会也有好处。而学通宏观经济学之后,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会由三维世界上升到四维空间,看到这个世界在随着时间推移而起起伏伏。

课后思考

本节内容最后留给大家一些思考题,希望大家在进入下一节课之前,能够思考并回答这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将是打开经济学历史观的钥匙:

1. 你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吗?人类会不会走向低欲望社会?

2. 你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吗?人类会不会走向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

3. 你认为人是理性的吗?

理论课2·经济学历史观

关于经济学的历史观,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个角度,来重新梳理、思考一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本质。

本节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学的过去,经济学的现在,经济学的未来。

经济学的过去

关于“过去”,最终是想告诉大家两件事:

第一,经济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是永恒的东西。

第二,经济学有政治目的和政治属性,有自己的利益所在。

什么叫生产力?简单地理解,它是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够养活多少人的能力。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养活很少的人,这是生产力低下;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养活很多的人,这是生产力发达。生产力会有一个最低的限度,即保证活下去,保证养活自己和孩子,能够让物种繁衍。我们把这个生产力看作1,动物世界大概就是这么大的生产力,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也是这么大的生产力。

从1这个起点开始,当从原始社会走入农业社会的时候,人类学会了农业种植技术和圈养动物,生产力有了一次较大的跃迁。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仅够自己用,还能给别人吃。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增加就使得人群中可以开始出现非农业人口了。那么非农业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呢?最初应该是从0开始,逐渐增加。但在古代很长的时间里,非农业人口比例都没有超过10%,农业人口数量一直高于90%。这意味着10个人里,有9个人种地,才能养得起1个闲人。此时的生产力大概推算一下,应该是1.1。那问题来了,为什么非农业人口从来没有超过10%?是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养不起更多的闲人吗?

不是的。我相信,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农业的生产力肯定有不少提升。我们在历史课上学过都江堰的历史知识,这是战国时期建设的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出现后,种地水平肯定提高。历史课还学过《齐民要术》,这是南北朝时期的农业著作,当时对节气、施肥已经掌握得非常成熟了,生产力肯定也有提升。元、明、清之后对外交流比较频繁,土豆、地瓜、玉米这些高产作物开始引入,种地的亩产量翻倍提高。亩产翻倍就意味着同样耕种一块地,能养活的人数翻倍了。既然生产力有所提升,非农业人口比例却始终没有超过10%,为什么?

因为所有生产力的发展,依然只局限在农业领域。只有农业技术缓慢地提升了,其他的技术并没有革新发展。所以,当一块地能养更多的闲人之后,这些闲人没有其他新的领域能够吸纳,他们去不了任何地方,只能够再回到农业领域,最终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变得越来越小。有研究表明,在北宋之前,人均耕地面积超过10亩。而到明末清初的时候,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不足3亩。所以,虽然生产力有所提升,但是并没有解放人口出来,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导致人均土地面积越来越少。

我们再回看历史,会发现其中有一些规律。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每个朝代刚开局的时候,都是人口最少的时期。人少就意味着人均耕地面积够大,大家都能够安居乐业发展生产,随着时间推移,朝代走到鼎盛繁荣期,但随着人口继续增多,土地就会开始不够分,人均耕地面积会走到一个临界点,人们挣扎在吃饱和吃不饱的边缘,前面多年的库存积蓄、存粮开始慢慢被消耗光。这个时候,一旦出现洪涝或者干旱,必然要饿死人,于是农民起义爆发。此时,在农民起义的爆发与镇压之间,旧的朝代崩盘了,新的朝代又开始了。由于打仗死了很多人,新朝代一开局又是人口最少的时期,如此周而复始。

在这个历史时期,是不需要经济学的,因为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商品经济太简单,没什么好研究的。不过,当年的社会虽然不需要经济学,却一定需要别的学科。

长达上千年的农业社会,其本质就是两句话:第一,土地是财富的来源;第二,人多地少是农业社会永恒的矛盾。我们顺着这两句话再往下想,既然土地是财富的来源,那么当时社会的制度,一定要解决土地的分配问题。往大了说,是对王侯贵族的土地分封制度;往小了说,是对普通小老百姓的井田制、保甲制,把人固定在土地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或者战争,也都是对土地资源的争夺,攻破一座城池之后,人都杀光也没关系,因为土地才是财富。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进行转变,世界各地的时间点不一样。中国比较晚,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才开始萌芽,直到1949年后举全国之力发展工业,才开始正式步入工业时代。

欧洲出现得比较早,萌芽期是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两百多年,这一时期,早期的经济学思想也开始萌芽,在历史上被叫作重商主义。然后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出现,欧洲飞速地从农业社会转型,进入工业社会。紧接着,1776年,经济学出现了。光这么说,大家体会不到两者之间的关联,只会觉得时间点比较巧合。我们必须更详细地看当时的社会都有哪些变化。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大的改变,就是财富的来源。农业社会中,财富来源于人在土地上耕种,更具体一些,由于人多地少,相较于人,土地才是关键。

而进入工业社会后,财富的来源变成了人通过机器设备生产东西,然后再卖出去。这个财富创造的过程,至少涉及三个环节:第一,要有人,即劳动力;第二,要有设备或者技术;第三,要有对外销售的市场。那么人、技术设备、市场,这三个环节,哪一个才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呢?不同的时期,关键也不一样。

先不说经济学,先说法律。在资本主义刚开始萌芽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进工厂。封建社会时期,地少人多,人相对没用。但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人力开始变得有用了。于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开始想办法促使人们变成劳动力,防止身体健康的人游手好闲。1536年,英国颁布了一个强壮的流浪汉法令,意思是身体强壮的人如果去流浪,一旦被抓住就要被割耳朵,抓住三次就被判死刑。1547年的一项法令说,人们可以互相检举揭发,只要对方不工作,你检举之后,他就可以做你的奴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继续提升,技术起到的作用比单纯叠加人力要有效得多。渐渐地,法律开始不再需要强迫人们去当工人,转而开始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新技术别那么快被复制出去。再之后,生产力还在继续增长,一个人生产的东西够供养很多人了,一个地区生产的东西可以供养好多地区了,就必须向外运,向外卖,才能卖得掉。这时,法律开始强调国际贸易规则。先进的国家要国际贸易自由,从而多出口,抢占更大的市场。落后的国家则要求国际贸易保护,防止国内产业被冲垮。

随着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国家之间的战争目的也变了。之前是为了抢夺土地,而在这之后,先是奴隶战争贩奴,随后则变成了抢夺市场。因为人没了就没人消费了,仗全白打。这时,打仗就是为了市场,比如鸦片战争。

讲到这里,我们回头梳理一下前面的例子。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什么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都属于上层建筑。

同一时期,开始产生了经济学,如果我们再深入洞察,会发现,经济学也是为了保障相应的经济制度这种上层建筑而产生的,也是有历史目的的。

比如说,经济学宣扬自由选择。仔细想想,用法律,等于是逼迫流浪汉进纺织厂工作,但流浪汉能有多少人呢?而用经济学的理论,让人们自由流动,让过去的史密斯和费舍尔都能自由地涌向城市,就可以瓦解过去把人拴在土地上的政治制度,把更多的人从农业中解放出来。

再比如,经济学宣扬自由主义,政府不要干涉。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增长很快,一个地区生产的东西可以供养好多地区,需要向外运。在国家之外,可以靠国际条约、战争、坚船利炮来保障对外出口,那对自己国家内部怎么办?总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吧。早前在封建时期,为了把人固定在土地上,地域之间的交流很不便利,各地各自为政,层层设置关卡。比如在法国,如果一个地区的产品要运到另一个地区,每经过一个封建领主的地盘,就得交一次钱,层层扒皮。所以这个时候经济学就宣扬要自由市场,不要贸易壁垒,不要行政干预,而在当时,这些宣扬也确实是对社会有进步意义的。

然而到现在,这种高度自由的时代,如果还在宣扬自由市场能解决一切,那这就别有目的。经济学历史上有一个奥地利学派,就是宣扬什么都不要管,自由竞争就是最好的。然而奥地利学派早在19世纪结束没多久就被抛弃了,因为西方进入工业社会比较早,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自由放任是有问题的,于是奥地利学派就这么过时了。

所以大家要看到经济学里所宣扬倡导的东西,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经济学本身也在不停地进化。

一种理论刚发展出来,最初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也有可能变得不再合适了。

经济学里也一样,讲的内容没有一条是真理,全部都需要根据社会变化而改变,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从。要意识到经济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可能是有特定的历史目的的。我们无须迷信经济学,也不用疑惑经济学到底有没有用。每一个时代的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经济学的现在

我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大学里教两门课,一门是政治经济学,另一门是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里的内容和例子都非常老旧,还在拿19世纪的工厂来举例,说资本家雇用工人制造鞋子,怎么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我听了这些内容非常不屑,觉得这都已经21世纪了,世界早就不这样了,我大学毕业以后是要进入商业社会中搏杀的,你教我这些东西有用吗?

所以在那个时候,在我还没开始学习之前,我非常憧憬现代经济学,觉得这才是最前沿的东西,是能够有实际用处的东西。出于“有用”这个目的,为了毕业后能够早日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我基本上每天都去图书馆,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把图书馆里与经济金融相关的几个书架都看了一遍。然而,当我学得越多时,我越发现,现代的经济学是有漏洞的,在这种制度下会让社会产生漏洞,于是我开始怀疑这门学科。

现在我跟大家讲一下,我在大四那一年发现了些什么。

人类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逐步发展的历史。前面讲了,早期社会农业人口比例100%,到了封建社会,农业人口占比90%。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农业人口比例大幅下降。美国到了1910年,农业人口已经降到35%,到了1970年下降到5%,如今已经下降到1%。只用1%农业人口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够美国人吃,还够饲养大量牲畜,还够出口。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够更多的人用。

除了农业人口之外,美国的工业人口比例也在持续下降,从50%多下降到30%多,再到20%多,目前也只剩10%了,因为技术进步,生产力提升,生产出来的东西够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所以工业领域里需要的人口比例,也在缩小。

我举个更直观的例子。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里,写了一个他观察到的例子。他说,在旧作坊时代,全靠手工生产,一个工人一天能够制造20枚别针。但是借助分工之后,把整个别针的生产过程分解为每个工人专门完成部分工序,通过劳动分工,10个工人一天可以制作48000枚别针。其中第一个人负责把铁丝拉出来,第二个人把铁丝拉直,第三个人把铁丝切断,第四个人把铁丝削尖,第五个人将铁丝磨光,第六、七、八个人制作别针的针帽,第九个人将针和针帽固定在一起,第十个人将别针擦亮并且包装。通过这种劳动分工,10个人从原本每天只能生产200枚别针,变成了能生产48000枚别针。但想要支持这种劳动分工,必须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如果这个别针工厂只有10个人的话,这家工厂每年需要销售1500万枚别针才能维持生存。亚当·斯密借助这个例子来强调,通过劳动分工与自由市场,能够让生产力巨大发展,从而给社会创造财富。然而,我通过这个例子看到的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科技创新,还没有引入机器大生产,10个工人的工厂就可以让这个社会减少大量的曲别针工人。

如果我们继续预期,人类社会是一个生产力持续进步的社会,我们会预测到,在未来每一个行业里,需要的人口比例最终都会走向缩小。人力早晚会过剩。而按照经济学所创建的社会制度,价格是由市场中的供需决定的,人力只要有一点过剩,就会造成供大于求,让价格下降。

人力过剩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人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会互相竞争,从而让工资压低或者让工资的增速降低。但是资本收入并不会这样互相竞争,因为资本在呈现一种不断集中、不断聚拢的趋势,自己是不会跟自己压价的,甚至于资本之间可以抱团抬价。每一年里,资本都多收那么一点点,工资都少发那么一点点,随着时间累积,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下面是一组从招商银行对外披露的年报里摘录的数据。人们会同时拥有很多个银行的银行卡,就算是富人,也有可能贡献几张零余额的银行卡,所以关于富人和穷人的比例数值是无法参考的。然而逐年的变化趋势可以参考。从2012年到2019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富人在变得更富,富人变富的速度很快,比穷人要快得多。

资本与工资的增速不同,是现代经济制度下最严重的社会漏洞。英国的GDP增长大概是1%,而英国的资本回报率却能达到3%,他们多拿的就是别人少拿的,所以我猜,英国的工资水平应该很多年没涨了。中国的GDP增长率,前些年是8%,而当时资本收益率轻易就能超过10%,这意味着在资本每年的增长能达到10%的同时,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能达到10%吗?

资本增值速度快,工资增值速度慢,这是现代经济制度下最严重的漏洞,但远不是唯一的漏洞。更常见的漏洞是利用供求规律,通过资本聚集垄断某个特定的东西,从而抬高这个东西的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比如奢侈品行业,通过资本不断收购,全球的奢侈品如今都归于三家集团,集中地垄断了供给,价格也抬到了一个有很高利润的水平。但这种手段还不够高端,因为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且其产品成本、运作的套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我们身边有没有控制住供给,让别人算不明白价格的东西呢?也有的。

举例来说,微信消费的手续费。你每通过微信向商家付一笔钱,微信就从中卡掉了一笔手续费。这比信用卡狠多了,因为信用卡收手续费的时候,垫付了资金,而现在用微信消费的时候,微信是没有垫付资金的,从消费者到商家手中,直接扣掉一部分。有人听到这里,肯定要反驳了,因为你用了微信支付系统啊,这是使用费啊。被洗脑了吧,你知道使用成本是多少吗?如果不知道,你怎么确定这个费用就全部都是使用费呢?

我稍微做个对比,微信收的手续费是千六,也就是每1000元收6元,1万元收60元,以此类推。国内股票交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收的手续费是万一,即1万元收1元。证交所的信息系统,比微信支付可复杂多了吧?全国几千万股民实时浏览股票行情,要求信息不能有延迟,每时每刻的交易量都很大,这种难度下的交易费用是万一,而微信支付收的费用是股票交易的60倍。所以你还相信这60倍的费用都是使用费吗?

上一节里提到,微观经济学里最赚钱的办法能浓缩成八个字——“洗脑需求、控制供给”。控制供给,用古话说,叫“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很多人不知道,苹果对在线服务要收32%的费用。举个例子,你看直播,给主播充值打赏,用安卓手机充10元可以买100个直播币。而用苹果手机,充10元就只能买到68个直播币,只要你用苹果,你就要比别人多掏钱,因为苹果在中间扣了32%。

我建的粉丝圈子——珍大户的经济圈,标价是299元,结果,苹果手机用户付完费后,到我手上时只剩不到150元。我就很生气,我和用户之间两情相悦,为什么就突然插进来一个苹果呢?用户买手机的时候没付手机钱吗?你强行扣走一半经过我同意了吗?这是强买强卖呀。

很多已经被洗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替苹果说话,说苹果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如果用这个逻辑的话,那我们现在用的电都是国家电网提供的,人家也提供了优质的电力平台,你为什么不感谢国家电网呢?你在网上消费100元也给国家电网交30元呗。

这么想就知道,苹果收的这笔钱有多霸道了。苹果赚的叫什么钱?洗脑需求,控制供给。

再回到现在经济制度下,最主要的漏洞是什么?生产力会持续提升,从而让各个产业中需要的人口比例下降,最终产生劳动力过剩,从而导致大家的工资收入涨不上去。

这就是经济学的现在——在微观的很多领域,经济学非常有用,对社会有正面的积极作用,然而加总到一起,却有系统性漏洞。那么经济学的未来是什么样呢?

经济学的未来

上一节我解释了现代经济制度存在着系统性的漏洞——小到各种洗脑需求、操纵供给的方法,大到系统性的漏洞导致的就业减少和贫富差距增大。

这个系统性的漏洞不只我一个人发现了,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们对此也有一些观点。现在经济学里大概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观点是否认。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在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工资水平一直在上升。但这种说法没有意义,总不能社会进步了,还让打工人都活在1840年吧,工资上升那不是应该的吗?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第二种观点是凯恩斯主义,即大政府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应该出手管理,而且国家也有能力。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多借点钱,然后亲自花钱去雇人修桥修路,摆脱经济危机。

第三种观点是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凯恩斯主义开始失效后,货币主义接棒了凯恩斯学派,成为当前的主流思想。货币主义主张,国家啥都不要管,只负责印钱就好了,只要钱印得多,一切问题就都解决。所以到目前为止,美国依然是以货币主义思想为主流,只要一出危机就印钱。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在一年内印的钱,是建国232年以来印钱总数的一倍。到了2012年,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建国236年里总共就印了那么多钱,两年就翻倍了。到了2020年,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美国建国244年里总共印了那么多的钱,几个月就翻倍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芝加哥学派货币主义。

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讲完,我猜大家会有疑问,这两个学派做的事情,跟就业和贫富差距有什么关系呢?凭什么都认为自己的学派能解决问题呢?如果你有这个疑问,你就问到本质上了。

其实这两个学派都没有直接解决问题,只不过在拖延时间。大家是否记得上一节留下的问题——你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吗?

经济学宣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基于这个假设,只要社会上有很多失业和闲散人口,工资就会非常便宜,由此人的欲望就会衍生出各种新的需求,比如雇个闲人陪你唠嗑。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早晚会有更多新产业出现,就业和经济秩序最终都会恢复。所以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调控,货币学派通过印钱,各自获得缓冲时间。两者本质都是在拖,因为相信人的欲望会不断增加,产生出更多需求,从而创造出新工作岗位。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相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同的答案将走向不同的结果。如果你相信,就意味着现在的经济制度能够顺利地继续运转下去。如果你不相信,就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漏洞会越来越大,最终这套体系会垮。所以在上节里,我猜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可能都不长久,因为我并不相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我觉得拖时间没有用。

但未来也不是那么悲观。原因来自经济学的另一个假设,也是前文留下的问题之一——你认为资源是稀缺的吗?

在我高中的时候,我的政治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以后生产力高度发达,可能一按电源,机器就能生产出100匹布来,你们需要做的劳动就只是按一下电钮。当时听完这个例子,我觉得这是在吹牛,怎么可能?那时,中国才刚进WTO,国家还没开始变富,科技和互联网也没有太发达,但也不过就是十来年后,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概在2015年,我想通一件事。我发现,如果追根溯源,那么所有的资源都是能源。食物来自农作物,农作物来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其实就是对太阳能的利用。穿的衣服来自化工,也是能源。交通要用汽油,也是能源。如果交通解决了,那么房子也不会稀缺,所以居住也是能源问题。所以结论变成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来自能源。如果人类的科技有了突破,掌握了更厉害的使用能源的方式,那么稀缺可能就不复存在。我们回顾农业社会,人类能掌控的能源,主要来自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对能源的掌控效率比较低,所以生产力也比较弱。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掌握了石化能源,生产力有了大幅的提升。未来,如果人类在核聚变技术上有所突破,能够掌握无限的清洁能源,那么生产力又将进一步指数级地增长,就像曾经的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如果资源不稀缺了,那钱还有什么用呢?如果钱没了,经济学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现在再回头看第一节留下的问题,你认为资源是稀缺的吗?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吗?如果你认为资源稀缺,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那么现在的经济制度将会继续运转下去,经济学也将一直持续下去;如果你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有克制的,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资源是不稀缺的,那么最终经济学就会消失,现在的主流经济制度会瓦解,到时候有可能就是共产主义了。但不管你怎么回答,时间还早,在我们目所能及的未来三五十年里,世界还会是像现在这个样子。

理论课3·经济学道德观

经济学道德观,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把经济学当成什么?是认知世界的工具,还是改造世界的手段?我们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认识这个世界,还是改善这个世界?

两种不同的功能,把经济学分成了两面,一面叫实证经济学,另一面叫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主要研究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主要的功能是解释经济现象以及做经济预测。这种解释和预测,有可能判断正确,也有可能判断错误。

比如这句话:“国际贸易的存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失业率。”跟它相反的一句话是:“国际贸易的存在,转移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了更多的失业。”这两句话都是在说这个世界是什么,有什么规律,这种描述就是实证描述。

但是,两句话完全相反,说明至少有一句是错的,甚至有可能两句都错。至于怎么判断对错,我们可以用数据检验。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经济活动的运转规律,最终能探索出来的结论,都是实证表述。

另一种表述方式叫规范表述。实证表述是说世界是什么样的,而规范表述则是说这个世界应该变成什么样。规范表述里面凝聚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各种价值观,它非常主观。

比如下面几句话: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为了减轻职场性别歧视,应该给予男性同样的孕产假。

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应该坚决杜绝超长加班,每周工作时间超出55个小时应视为严重违法。

所有涉及好不好、应不应该的描述,都属于规范表述。你可能支持或者反对,这取决于你内心的主观意愿。

所以,实证经济学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解释和预测。而规范经济学则是以主人翁心态,去主观判断,这个世界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那么,我们区分两者的意义在哪里?课本上只教了怎么区分,很多年后,我才有了以下这三点感悟:

第一,当我们学会区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后,还要进一步意识到,实证经济学只试图找到客观规律,它的答案有可能有对错,跟立场无关。而规范经济学则是没有对错的,只有立场。

举例来说,张三经济学家说“公积金制度引起房价上涨”。这句话只陈述了现象,是实证经济学。这句话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是没有立场的。

再举例,李四经济学家说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或者政府应该降低工资。这句话是说世界应该怎么样,属于规范经济学,所以这句话是没有对错的,只有立场。当你听到经济学家在做这种规范性表述的时候,你就要意识到,他一定是站在了某一种立场之上。

这就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第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并不是抵触的,你可以同时兼有。在这方面李嘉图就做得非常好。李嘉图是历史上非常知名的经济学家,他信奉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但从事股票交易行业,做完全不创造价值的事,还赚得盆满钵满,成了大富翁。这个人预测土地租金会持续上涨,超过普通老百姓涨工资的速度,出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他买入了大量的不动产,自己当了地主。但另外,他认为这种事情是不对的,于是就号召要限制地主利益,这很明显又是一种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观点。

所以,大家看李嘉图的例子,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并不矛盾,它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我们可以同时拥有。我们对这个世界,既可以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也可以静待花开,其间也并不妨碍自己赚钱。

第三,虽然我一直主张规范经济学只有立场没有对错,但是确实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比如自己的主张真的开始实施了,却发现结果跟预判的不一样。

本书主要集中在实证领域,而不太讲规范的、道德的层面。就像这本书的名字——《认知世界的经济学》。在我看来,经济学是认知世界的理论和工具,应该用实证方法去研究,同时经济学又是改善世界的工具,其中也应该包含道德和价值判断。但是我害怕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学识还没有到足够高的高度,所以我虽然认为经济学里应该包含道德,但是我会比较少去提。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社会更美好,所以我只是希望能让大家认识并懂得社会规律,然后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发展。每一个人都好了,这个社会肯定也会好。相信你已经能够懂得什么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了,第一章也就到此结束了。

在视频课发布后,很多同学提出疑问,从而让我意识到中文中的“对错”是存在歧义的。实证描述是用来阐述事实现状的,在实证描述下,是有准确于否的对错之分,比如2+3=5是对的,2+3=6是错的,此处的对错与道德、好坏无关。而规范描述是做道德判断、好坏描述的,比如“骂人是错的”,“这个人太坏,骂他也是对的”,此处的对错是存在道德判断的。 SvXhTmIwIybOHbSPTdLT+TVfAAekcZSpQDPRzmXE7JHepquJ4rKZhKRNLphXR4V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