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

2.5.1 宏观经济的经济周期与失业率

经济周期是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经济现象。一般来说每10年世界经济就会出现比较大的经济波动或者是经济危机。而经济波动周期会明显影响失业率的变动,经济较快发展时期,失业率会较低,这称为经济繁荣时期。在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时期,失业率会较高,这称为经济疲软时期。

2.5.2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权衡取舍关系

经济周期可以明显影响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速度。经济繁荣时期,劳动力价格上涨速度较快,此时失业率较低,通货膨胀速度较快。经济疲软时期,劳动力价格上涨速度较慢,此时失业率较高,通货膨胀速度较慢。可见,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速度,与失业率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原因是二者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价格上涨速度越快,失业率就越低。

2.5.3 技术因素也会影响失业率的结构分布

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发展对经济贡献不同,那么相应地影响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在经济发展速度一定时,技术因素的贡献份额比例,会对不同阶层的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速度产生影响。在经济发展速度一定时,技术因素的贡献份额比例低的话,体力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速度会相对较快,技术因素贡献份额比例大的话,脑力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速度会相对较快。因此人口素质也会影响社会失业率,当人口素质相对比较低,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高技能的劳动者时,就会出现低技能劳动者失业率增加,而社会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

国外学者对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就业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的,一是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二是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不同影响。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带来破坏作用,实证分析了近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周期,认为造成国民经济体系中失业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通过建立模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工作来替代较低生产率的工作时,就会减少失业。技术进步可以创造就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存在补偿作用。从物化技术和非物化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国内学者对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研究也是从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积极的作用。技术进步对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也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技术进步与就业存在着反向关系,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较为明显的负效应。三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吸纳和排斥的双重效应。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并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增加。技术进步短期内会对制造业就业产生挤出效应,而长期呈现积极的作用,资本深化程度影响着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四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微小,二者关系不明显。虽然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它与就业量之间并没有长期的明确关系。

2.5.4 社会劳动力人口数量及增速影响失业率

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他于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失业率一般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但当社会存在大量劳动者剩余时也会出现违背奥肯定律的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情况。我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存在违背奥肯定律的现象,主要就是我国是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发展和开放中,城市化进程会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同时我国经济又处于高速增长的情况。

2.5.5 国民经济结构变动和发展影响失业率

国民经济发生调整和变动,社会逐渐淘汰的夕阳产业被新兴发展行业所替代,需要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的重新匹配,使劳动力素质需要尽快更新,以适应新发展行业的需求,国家和社会也应该对原有部门的工人进行新技能的再次培训,以使他们能够具有新岗位的工作能力。

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对劳动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在产业结构影响就业结构方面,库茨涅茨的研究表明,当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可能不会大量吸收更多就业,只有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吸引力。虽然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带来的就业较少,但长期来看,资本深化能够通过资本存量的扩大,带动更多的就业增长。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一致,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则落后于就业结构转换。近年来,国外对产业结构影响就业的研究更多的围绕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就业来进行。随着技术进步,劳动需求从低技能劳动者向高技能劳动者转变,低技能劳动者将难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进而影响劳动就业。城市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当劳动力在城市聚集,可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演变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主要原因。二是产业结构演变抑制了劳动就业,我国轻工业发展阶段增加就业,重工业化阶段降低了就业。三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均衡性,我国就业结构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失衡。

各国税收政策调整取向比较注重发展包括通信、金融、咨询、旅游等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伴随着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瑞士、丹麦、比利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达70%左右。西班牙原来的失业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通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就业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近300万个,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

2.5.6 社会福利水平会影响摩擦性失业

社会福利水平会明显影响国民的生存危机感,从而影响国民寻找工作的动力。比如失业保险可以明显影响劳动力失业后,继续寻找工作岗位的动力。拥有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口,可以从容不迫地寻找自己的工作岗位。福利因素是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失业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对于同一个国家或同样的人群,福利水平的高低会明显影响失业率的大小。福利水平越高,促使失业率的提高程度就越大,福利水平与失业率成正向关系。

对于同样的福利水平,福利因素对失业率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差异而不同,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福利因素对失业率的影响较小。在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福利因素对失业率的影响较大。这是南非等国家高失业率的重要原因。

2.5.7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会增加失业率

社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目标是保护低收入人群,但是由于人为提高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出清水平,使最低技能那些工人反而找不到工作,至少短期会如此。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对失业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越高,对失业率的影响就越大,反之越小。比如现在我国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较低,对失业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同时这个政策也没有什么效果。但从长期看,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不影响失业率。由于最低工资标准是逐渐提高的,这导致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只可以短期影响失业率,也照样可以长期影响社会的失业率,原因是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总是在间隔一段时间后,有所提高。虽然原来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已经没有影响了,但是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却可以继续发挥一段时间的影响,待到这个最低工资标准不能影响失业率的时候,或没有到这个时候,最低工资标准就继续提高了。可见,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现象,确实可以长期影响失业率,也就是可以长期导致失业率的略微增大。 VjaVR890K4n8Hc3BzvPDw6jOefuuSCM4bTlaeGmISnXf794j0Yo9ZjHWiB893T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