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经济学界对劳动就业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各经济学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研究成果深入而繁多,目前这一领域仍存在一些争议。研究国外就业的基本理论,对于分析和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就业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就业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问题,认为资本积累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特殊的人口规律,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工人逐渐演变为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为资本家提供了更多的剥削对象,对已就业工人形成巨大压力,使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最终,这些相对过剩人口将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推测。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社会结合。根据社会需求,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实现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就能消除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改善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能为所有的劳动力安排就业。
古典学派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萨伊、马歇尔和庇古等。该学派的就业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会自发地进行调节。就业水平与实际工资水平由劳动供给和需求决定,劳动力供求平衡时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学家庇古认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失业,在充分就业时,可能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古典学派主张,劳动工资具有伸缩性,劳动力市场能通过自发调节达到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不会长期存在,萨伊定律就是这个理论的突出代表。由此可见,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出现失业和萧条,主要原因是工会和劳动者人为地破坏了工资的弹性。因此,古典经济学派主张通过消除工资刚性来解决失业问题。古典学派和萨伊定律虽然都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由于他们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也可以将这个理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为,当竞争受到限制时可能会出现失业,也即失业问题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还应当解决好劳动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西方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其经济陷入一片萧条,失业规模空前。持续的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使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对古典学派失业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提出了新的失业理论,建立了“一个使严格意义上的非自愿失业成为可能的运行方式的理论体系”。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中,失业增加的根本原因是周期性的经济萧条所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即失业为非自愿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压缩生产、商品市场萧条和削减员工从而使工人被迫离开工作岗位。
凯恩斯主义就业模型的建立基于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第二,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全体厂商为实现效用最大化,会向该国居民提供一个决定性的就业量。从本质上看,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研究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和决定方式的理论。
在就业供给上,在确保获得一定利润的情况下,企业会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这一利润不能低于企业实现效用最大化时能得到的最低利润。如图2-1所示,曲线S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由生产函数决定。在就业需求方面,厂商的需求价格是企业预期的社会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需求价格,图2-1中,D曲线是总需求曲线。凯恩斯就业理论主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最佳状态是充分就业,即图中的点E处,在这一点上,劳动力供求平衡。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往往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刺激有效需求,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又必须扩大政府的职能,实施经济干预。凯恩斯解决就业的核心思路是实行政府干预,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图2-1 总供给函数曲线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个经济学流派,其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称为供给学派,学派的先驱是芒德尔,主要代表人物有拉弗、万尼斯基等。拉弗强调了萨伊定律的重大意义,并指出萨伊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认为政府不应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他提出了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拉弗曲线”,说明了税率和税收的函数关系,如图2-2所示。图中X轴表示税率,Y轴表示税收。当税率为零时,税收也为零,随着税率升高,税收逐渐增加。税率升至X′时,税收最大为最优税率。税率超过,高税率将阻碍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使税收减少。当税率升至100%时,将没有人愿意从事经济活动,税收降为零。因此,拉弗把阴影部分称为税制的“禁区”。
从拉弗曲线能看出,税率适中时,不仅政府的税收收入能达到最大值,而且就业量和产出额也能达到最大值。相反地,如果税率过高(大于X′),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加重,不仅会使政府收入减少,还会使社会经济产出和就业量下降。
当税率上升到使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图时,企业会减少产量或投资,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个人也会减少劳动力供给。这会导致社会总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财政收入减少。供给学派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再次提出税率与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的是,供给学派主张税率要适当,而不是越低越好。虽然供给学派没有提出具体的最优税率,但是从他们的理论可以看出,应该以能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为原则确定税率,充分发挥社会生产潜力。
图2-2 拉弗曲线
20世纪50、60年代货币主义学派在美国出现,其创始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学派在理论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到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他们还认为,自然失业率指的并不是最优失业率,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受客观经济条件、制度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改变。因此,货币学派主张调整劳动力供给相关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自然失业率。
货币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都主张,刺激供给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最好手段,刺激供给的关键又在于降低税率,激励企业积极投资,鼓励劳动力增加劳动供给。实际上,他们的这些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虽然刺激供给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但是他们忽略了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影响。这一缺陷使他们的一些政策主张不切实际,从而无法在现实中实施。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创造出更加有效、全面的就业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学流派,即新凯恩斯主义,其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了其他经济学流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索洛、夏皮罗和斯蒂格里茨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就业理论的关键假设是工资黏性。在发达的经济中,工资通常由工会等正规组织出面交涉,并由劳资双方以明确(或隐含)的合同确定,而不是由即时交易决定。
因此,工资的变动并不那么容易,只能在合同到期或者双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变动,这也是导致工资上涨容易下跌难的直接原因。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名义工资黏性理论。在发达国家中,工资基本上是由工会和企业通过谈判确定,再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固定下来。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工资不能随市场的供需状况而自动调整。第二,隐含合同理论。隐含合同是指厌恶风险的工人与风险中性的厂商之间在工资和就业问题上的一种非正式协议。隐含合同会导致失业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和工人都只能掌握有限的信息,均衡的合同会引发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第三,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留工资高得多的工资,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和薪酬制度。效率工资理论是一种有关就业的劳动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员工的生产力与其所获得的报酬呈正相关关系,是为了解释非自愿性失业现象所发展出来的相关模型的通称。其认为工人工作的效率和工人的工资有很大的相关性,高工资能使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第四,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已就业的工人称为内部人,未就业的失业人员称为外部人。理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就业机会不同,内部人由于受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劳资谈判中占有优势,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相较而言,外部人能接受更低的工资,但是由于工资的减少不足以弥补劳动转换成本,厂商更愿意继续雇用内部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向独立,在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式谋求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经济学逐渐形成,该学科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发展问题,其研究的内容中就业最具代表性。 发展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二元经济及劳动力转移理论。该理论由刘易斯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其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称为二元经济,即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即使劳动力转出也不会导致农业部门减产,这为现代工业部门提供充足的劳动资源。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拉尼斯和费景汉弥补了二元经济及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不足,他们完整地分析了二元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整个过程,提出劳动力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力转出不影响农业生产;第二阶段,劳动力离开农业生产部门,引起农产品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下降,工业劳动者的生活受到影响,工人工资上涨,企业利润下降,劳动力转移进程放缓;第三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协调发展,农业部门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该模型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将第三阶段作为发展目标,保持农业与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要摆脱二元经济,就要使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3)托达罗模型。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超城市化现象,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大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农村劳动者仍存在迁入城市的动机。托达罗认为,任一时期内,农村劳动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他建议,应当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与速度,取消会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政策,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最终解决城市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经济学家针对不同时期就业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上述就业理论,这些理论为研究我国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