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小雨
跟师临证学习的时光过得飞快,还没回过神,一天就过去了。紧张、忙碌,但收获特别多,每天门诊结束时,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盼着第二天早点到来。老师的门诊病人特别多,每天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可以说每个医案都值得记录,都值得认真研读。
这个医案就是为什么我说每个医案都值得记录和研读的答案。王老师是中医治疗肿瘤(癌症)方面的专家,所以门诊上绝大部分是肿瘤病人,而我记录的这个病案,恰恰不是癌症病人,不仅不是,而且还是一个听起来很小的病。
患者孟某,女,25岁,以下雨天咽喉痛、有痰咳不出多年、多处求医无果为主诉前来就诊。虽是小问题,但王老师并没有因此而轻视,仍然认真详细地诊断,详细问诊,并结合舌苔脉象,四诊合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老师诊断的过程中,我一度认为是梅核气。很显然老师也考虑到了这个可能性,但老师并没有轻易下结论。“病必有因,看病要抓住病因病机”,老师是这么教育我们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询问了患者是否确定有痰还是只是一种感觉,能不能咳出等细节后,老师排除了梅核气的可能性。老师继续询问出汗不出汗,咽喉痛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不舒服,患者随意地说了一句咽喉痛,早上起来会连续打很多喷嚏。老师抓住这个主诉,又继续问,流不流鼻涕,黏稠鼻涕还是清稀的鼻涕。患者回答流鼻涕,是清稀的。这个时候老师说,这就是重要的病机,也是定方的关键,这是一个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肺失宣发是根本。肺失宣发,不能输布津液到全身,津液凝结为痰饮,流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问题。流动到咽部就会咽痛,有痰咳不出。结合舌苔、脉象,就可以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甘草12g,干姜9g,细辛3g,五味子12g,白芍12g,姜半夏12g,桔梗10g,射干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在陈述病情的时候,有些缺乏条理,而且遗漏了一些重要病情,比如王老师问到早上起来经常连续不停地打喷嚏这个情况怎么没有说的时候,患者说觉得和咽喉痛没有关系所以就没说,所以王老师在看这位患者的时候花的时间并不少,反而比其他一些重病患者花的时间还多。“看病要以病人为第一,不要觉得是小病,就不去仔细诊断,草草下结论,看病就是要抓住病因病机,抓住根本,看疑难重病需要这样,看小病难道就不需要了吗?而且我们觉得这是个小问题,但是患者因为这么个小问题这几年一直到处求医治病,可见这个所谓的小病实际给病人带来的病痛和影响是很大的。”病人离开诊室后王老师对跟诊的我们这样说。
“病无大小,以人为本”,这是我跟师之前上的第一课。所以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和大家一起学习。
(马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