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三虎教授在临床工作之余勤于总结,其师承弟子将其治疗癌症的心得和临床经验汇集写成临证日记——《中医抗癌进行时4》。书成之后请我为之作序,我诚惶诚恐,考虑到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为凝聚中医专家智慧的著作写序是远远不够资格的,但教授盛意邀请,于情于理都推辞不得。提笔写下这篇序言,抛砖引玉,实是出于对教授的尊崇和敬佩。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写下对教授和他的著作的认识、感受,也期望能给读者们呈现一个更真实的中医大家和他的抗癌之路。

中医大家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特别重视中医的传承。传承可以说是中医之魂。王三虎教授是一位真正的中医传承者,虽接受了现代学院式的中医教育,但其传统的根底没有被“现代规范”所扭曲,没有被各种潮流所动摇。相反,他通过这些“现代规范”认真比较中西医之别,领悟中医之“纯”的价值。王三虎教授极为重视和推崇中医典籍的学习、研究,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经典能倒背如流,研读透彻,结合临床工作遇到的困惑,常常反复研究思考,寻找答案。所谓欲诣扶桑,非舟莫适。王教授对经方研究学习的执着充分说明,欲学好中医,想在中医这门学问里达到较高的境界,重视学习研究经典是一条必由之路,这为众多中医从业者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医海求知可谓有道可循了。

传承为魂,创新为魄。中医能屹立至今,其一是传承,其二就是创新。创新当有成果,成果从何而来?王教授常常潜心挖掘古人的经验,从中找出突破点,系统总结,医理求新,他认为这才更符合中医发展特点。王教授出书作著、谈方论道,自称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问题,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归纳总结出“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观点和新理论。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中医学的独到见解,理实结合,严谨细致,深入浅出地阐明自己的理论。在从医的道路上,王教授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善于发现、思考的品质,将其发现思考所得加以实践,不断创新。

医者仁心是王教授另一个不可多得的品质。癌症病患常常面对的是身心两个层面的折磨,为解决病患所受的痛苦,他除潜心研究使用经方治疗外,还配合其他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利用了我院所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如督灸、竹罐(药)、刺络放血、针灸、艾灸、隔物灸等,充分发挥中医在体质调理和情志调节上的优势,帮助病患重塑体魄,建立信心,改善生存质量。

仁心仁德医人,倾其所学育人。现在的中医如何带教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王教授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写作能力作为带教的主要方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王教授就是善于以写作的方式留存、传承的中医大家。

中医经验整理类的文章往往对“理论的高度和思路的开拓”有着严格要求,对此,他从临床带教入手,结合实际病例,将晦涩难懂的经典著作与临床密切结合,活学活用,首先培养学生的“医性”,待学生有一定的中医思想高度以后再培养书写能力,《中医抗癌进行时》系列临证日记由此著成。

当前,中医学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王教授的中医之路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主题下所有中医人学习的范本。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中医学精华,守正固本,筑牢根基,不抱残守缺、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最终形成疗效独特的中医抗癌理论。王教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播种生根,结下硕果,为建立符合中医学习逻辑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认为,王教授传承创新中医、临证经验、临床师承带教的成果结晶内涵丰富,颇具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值得所有中医人参考学习。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院长  幸思忠
2020年2月17日

img

幸思忠院长(左)和王三虎教授在宝安中医院流派工作室 uRp2I16yBJNiGNT5jtuxL4aybs45cv8ohkBFX5ZmN/GW75bjIuGXOPvH01c4S78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