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对冤家,营与卫

被脾阳蒸烤,“吱”的一声由汤汁变成的这团雾气,就跟我们打开馒头蒸笼时,从里边向外朝我们迎面扑来的热气一样,充满了能量,充满了好散之性。它自从在中焦脾胃出生后,就会噌噌地往上腾,从中焦一直头也不回地往上焦冲腾,一路冲到位置最高的肺脏。肺脏大伙了解吧?

不了解?好,没关系,我们很快就会了解它的,现在不了解没关系,因为这热气腾腾的正气只是从肺脏这里路过而已。来到肺脏的正气,依旧是那般的热烈,那般的闹腾,它还会继续冲散。可我们都知道肺为华盖,这已经是人体内脏腑最高的地方了,还怎么冲呢?往上没有路了,那就往外去,于是这热烈的正气就从肺顺着大经、顺着小络,一直冲散到了体表去。

所以朋友们,在我们的身体里,是有这么一股力量的,它由水谷化生而来,充满能量,会一路从下往上,再从上往外发散至体表皮毛。所谓“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我们每个人,无论贫穷富有,无论老弱病残,只要还活着,只要还能吃得下饭,就都会拥有这股力量,最多是强弱不同。这股力量有文为证,《素灵微蕴》云:“水谷入胃,脾气消磨,渣滓下传,精微上奉,化为雾气,归之于肺。肺司气而主皮毛,将此雾气,由脏而经,由经而络,由络而播宣皮腠,熏肤充身泽毛。”

如此充满能量,像热雾般的正气,从我们的体内一路狂奔到体表后,接下来会如何呢?大伙猜猜看,这热烈的正气、这充满能量的正气,接下来会干吗?

接下来的事情,是蛮好玩的——只见这热烈得不可一世的正气,在冲到体表,眼看就要从那上面的腠理孔窍散到外边的时候,会突然停下来。真的,这正气就像一匹在悬崖边及时勒住的马一样,停在了体表皮毛之间,不再往外走,哪怕一步。是不是挺好玩的?这本性温热发散像蒸笼里热气一般的正气,在温散之性的推动下,能够从体内中焦经肺一路宣散到体表,可却没有顺势一口气跑到体外去,而是恰恰在快要散出去的时候,停了下来。这是什么情况?难不成这正气还自带了刹车系统?

事情是这样的,这正气不懂啥刹车、勒马的,它本来就是铆足了劲要冲出人体,要冲到外边的世界去的。殊不知,眼看就要离开体表的那一刹那,一阵凉飕飕之气突然出现,横在了它的面前,一下把它给拦了下来。来者何人呢?从哪跑出来的什么凉飕飕之气呢?

其实这个气不是从哪跑来的,而是整个自然界都是这种凉飕飕之气。

我们知道外界自然空气的温度一般低于人体的温度,人的体温是在37℃左右,外界的温度很少会接近这个数值,一般都远低于这个温度,对吧?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自然界中充斥着大量清凉而纯净的大气,这些大气相比人体之气更清、更刚、更健,用朱丹溪老师的话说:“自其无极者观之,故曰大气。至清、至刚、至健,属乎金者也。”因为外界大气比人体内的气更清凉纯净,所以也就使得外界的温度总会比人体的低。

我们这个世界大部分地方都充盈着这清凉的苍天之气,自然咯,我们人大多数情况下也都生活在这清凉苍天之气的周围。这么说吧,我们现在体表之外基本就是清凉的苍天之气,人就像泡在里边似的。

因而人体内的正气要从体表冲出,自然就一定会和这个充盈在周围的清凉之气相遇。

温热阳散的正气浮升至表,正打算外散时,总会碰到清凉的苍天之气,一个温热,一个清凉,这两者撞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只见那冲在最前边、最彪悍的温热的正气在庞大的清金大气的同化下,会瞬间冷却下来,马上会退去阳热好散之性,变得清凉可收,然后就停驻在体表。大家能想象这个过程吗?人的周围全是清凉之气,热腾腾的正气来到体表后全被这些凉气给凉化下来,然后都乖乖地停在体表。生活在北方的朋友,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事。我们知道,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室内的热气噌噌往外腾,腾到窗户的时候,碰到了窗户上面冷冷的玻璃便会停下来,在那上面凝结成霜,对吧?所以有时候早上一起来,会发现屋子窗户上的玻璃全开满了“花”,各式各样、美丽神奇的冰花铺满一块块的玻璃。这温热的正气受苍天清气凉化,变得清凉可收的过程就跟这冬天“窗花”形成的道理是一样的。正气从体内至外,也是遇冷受到凉化,不同的是,苍天之气没那么阴寒,正气这热雾不至于一下就化霜结冰,只是由热气变成了凉气。(有没有化霜结冰的时候呢?嘿,不妨先猜猜哦。)

大家要明白的是,这正气之所以从中焦一路冲到外,却在最后一刻停了下来就是因为遇到了清凉的苍天之气。如果没有这个苍天之气,人体的正气是会一散到底的,这就是天气一热,这个苍天清气一稀薄,人就会大汗直流的原因。

重点来了。正气本来是一体的,就是一团热雾腾腾之气,这气从肺宣发至表,其中最彪悍、散得最快、跑在最前面的一到体表,就受到了苍天之气的同化,变得清凉可收。这样一来,正气就被分成了两派,哪两派呢?一派就是在跑在最外边已经变得清凉收敛的清气,一派就是落在后面还没能接受凉化、仍旧温热好散的热雾。大家应该能明白吧,本是同一热雾,有散得快的,有散得慢的,散得快的抢先受同化变得清凉,后边的则还是温热的。就是这么个道理而已。

因为分成了两派,所以为了能够区分两者,古人就把最外边的清凉之气命名为“卫气”,卫外而固之意;而把在里边的温热之气命名为“营气”,营运不息之意。这营卫本一体,后分为二,如天道一般,道生一,一生二;也如张景岳老师说的“但行于内者便谓之营,行于外者便谓之卫,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而已”。

img

温散的营血和清敛的卫气

不过营卫现在可没有心情管什么分分合合的,本来是合为一体向外面世界冲去的,现在却变成了一方为温热好散,一方为清凉收敛。你们猜这如同水火的两方,会干什么呢?

还能干什么,它们打起来了呀!

跑到最外边、抢先受到了金气的同化而变得清凉可收的卫气,现在已没有了往日的闹腾,如今是一心往里收敛,收敛清肃的它一下就把体表的孔窍都给关上了,就像黄元御老师在《伤寒说意》里说的那样:“卫秉金气,其性清肃,清肃则窍闭。”

卫气这么一关,落到后边还是一腔热血、满心发散的营气可就受不了了。大哥,你这算咋回事,我们不是商量好一块到外面去的吗?这眼看就快成功了,你抽什么风,为什么要在这里收敛孔窍,赶紧把门打开,要不然有你好看的。你不是不知道,我的背后可是有一群阳热兄弟,他们都在陆续赶来,等会儿把你这里冲得稀巴烂,可别说我不顾往日兄弟情,快点!开门!

只见卫气从守卫交椅上懒洋洋地站起来,应道:嚷什么,嚷什么。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好看的,我才不稀罕,我觉得守在这体表就很不错,不用折腾,安逸地过日子挺好的。你也别冲动,我已今非昔比了,你那些破兄弟就知道跟着瞎闹,我的背后可是整个“苍天之气”。你要是动一下,休怪我刀剑无眼。

好家伙,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体内源源不断的正气做支援的营血和有整个“苍天之气”做靠山的卫气一言不合,无须多言,就这样干了起来。它们这架打得也是很有意思,阳热好散的营血啥也不管,就是一个劲推、打、捶,反正就是一心要撂倒卫气,然后往外冲去。而清凉喜敛的卫气也什么都不管,就是一个劲抱腿、捆手、锁腰,拼了命不让营血出去。一个偏要出去,一个偏不让出去,两股力量就这样在体表干了起来,瞬时红旗招展,沙尘滚滚,刀光血影,你们猜,最终谁赢了?

只见硝烟散去,在漫漫的沙场中央,躺着两个气喘吁吁的身影——原来营卫大战300个回合后,谁也打不过谁,最后落了个平手。

等休息够了,这两兄弟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四目相对,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正所谓一笑泯恩仇,算了,反正谁也打不过谁,不如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一聊吧。

这一聊,营卫兄弟俩达成了和平共处条约:既然谁也打不过谁,不如就原地休息吧,营血你也别折腾着外散了,而我卫气也保证不完全把体表收敛死。平日里没啥事咱就在体表和平地相处,有事咱到时另说。

朋友们,小水牛并没有开玩笑。事情真的是这样的:营卫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交争对抗的过程,对抗交争过后,两者的发散之力和收敛之力会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情况,因而最后便会在我们的体表形成一个“营卫相和”的格局——在里的营血不妄散,在外的卫气不妄敛,你别散,我也别收,营卫就这样在体表安定了下来。正因营卫和谐不闹腾,所以我们的体表平日里也就不会有什么动静,都是一派宁静祥和之象。

img

体表营卫相和不争的格局

大家现在可以放下书本,认真抚摸一下我们的身体,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我们的身体最外边就是一层致密的卫气在包围着,它就像一件致密的盔甲一样,披在了最外边。用两个指尖捏起一小块皮肉,有没有感受到一股往里收的紧绷感,那紧绷感就是卫气在收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这层像致密盔甲般的卫气里面,紧跟着就是温热好散,像火、像离弦之箭的营血。用手掌贴在皮肤上面,有没有感受到温温的热流,那热流就是正在使劲要散出来的营血。所以,朋友们,我们的体表是有一道屏障的,这道屏障分两层,外边一层是清凉彪悍收敛、势如盔甲的卫气,里边一层是温热湿润好散、仿似火箭的营血。

之前我们的岐伯老师说人体内的正气可以对抗世间所有邪气,你们知道吗?正气在体表形成的这道外卫内营的屏障,就是正气对抗世间所有邪气的武器。或者这么说,正气就是以外卫内营这个状态来对抗全世界的。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就这样一层收敛之卫、一层发散之营的所谓屏障就能对抗全世界吗?这道营卫屏障看着也不像这般厉害呀,小水牛,你该不会是逗我们玩的吧?

没有逗大家,各位可别小看了这一道营卫屏障。别看它们既不外出也不内入,好像“空无”一般,大家要知道在这个“空无”中是有两股力量同时存在的——守在外的卫气阵营有一股得天独厚的收敛之力,在内的营血部队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发散之力。这两股力量单独存在未必有多强大,但合在一起,那可是有着无穷、灵妙的力量的。

有这发散之力和收敛之力,就很厉害吗?有多厉害呀? 4N2rWfLIvBzOmF3WlB0pMfyNwBgsZuxVjFFvY5DF+aQu6Ldne3JiaRb7a+sWTn0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