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思心得】

1.循经论理

小儿汗证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由于小儿汗证多由体质虚弱而引起汗出过多,故俗称“虚汗”。

《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说:“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盗汗候》云:“盗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明确了自汗、盗汗的区别。但是,小儿往往自汗、盗汗并见,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常统称为“汗证”。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新生儿时期,由于汗腺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未成熟儿,在出生后几周或数月之内,极少出汗。随着迅速的生长发育,小儿阳气生发,生机蓬勃,代谢旺盛,活泼多动,而又腠理疏松,所以出汗比成人为多,尤其是额、头部更易出汗,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幼科发挥·诸汗》说:“故头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

若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喂奶过急,快速进热食,或食辛辣之物,或剧烈运动,或恐惧惊怖等,均可导致汗出过多。这些由于外界因素所致的一过性多汗,属人体正常生理调节,不属病态。

如为外感疾病腠理闭塞而无汗,发热不退,需采用疏风解表的药物开泄腠理以取汗。《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药后出汗可以即时退热,是为理想的服药效应。

西医学认为,汗腺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结构之一。汗液主要为水分及一定量的钠、钾、氯等电解质,通过排汗能够调节体温,若出汗过多亦可影响健康或加重病情。治疗时一般不予直接止汗,应注意寻找导致出汗过多的可能病因,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病、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某些传染病的发热期及恢复期,均可以出现多汗症状,需予相应治疗。因此,临证时首先应鉴别、排除上述这些疾病,排除服用药物导致的出汗增加等因素后,方能按汗证辨证论治、处方用药。

中医古籍对“汗”的生理病理有深刻的认识和论述。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从生理病理两方面阐明了汗液的生成机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体之卫阳与营阴,对出汗有直接调节作用。而排汗亦有着和谐阴阳、调和营卫的功能。卫阳行于体表、营阴行于体内,两者之间是一种“守”与“使”的关系,若营卫不和,则卫失外护、营失内守,汗液外泄。汗属阴液,由阳气蒸化阴津变化而出。吴瑭在《温病条辨·汗论》中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又云:“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乃心之液。”此即阳加于阴之义。《素问·评热病论》谓:“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汗的生成和排泄,既需要充足的阴液作为物质基础,又离不开阳气的化津、护津作用,而汗出过多,则耗伤人体之气阴。《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汗论》说:“小儿有遍身喜汗出者,此荣卫虚也。荣卫相随,通行经络,营周于身,环流不息。荣阴卫阳,荣虚则津液泄越,卫虚则不能固密,故喜汗出遍身也。”阐释了营卫不和而自汗的机理。

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为主。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不可拘泥于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论》指出:“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也多阳虚。”辨治之法,“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炼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小儿若素体阳旺,过食肥甘厚腻,脾胃积热,迫津外泄,亦可出现实证。

汗证性质的辨识,可从汗出的时间、性质、部位来详加分析:①汗出时间:寤时多汗,多属阳虚、表虚;寐则汗出,寤则汗止,多属阴虚、里热。②汗出性质:汗出的性质有微汗、大汗、热汗、冷汗等不同。一般常微汗出者,多因表虚不固,或表证欲解。大汗出而热不退者,多属阳明经热。热汗多因阳气亢盛,湿热郁蒸。冷汗多因阳气虚弱,阴液外泄。③汗出部位:头部汗出者,多为表虚、胃热,或湿热上蒸之故。半身汗出者,多为中风、偏枯,此证小儿罕见。手足汗出者,多为阳明里实,或湿热郁蒸,亦有脾虚气弱者。若是自幼长期手足心汗出,秋冬重,春夏轻,余无所苦,多为家族禀赋,俗称“汗手”,可不作病论。

儿童长期汗多,甚至冷天亦汗多,余无所苦者,多由于先天禀赋或体质因素所致。平日精力旺盛,怕热,入睡困难,睡不安稳,不喜午睡者,多属阴虚。平日喜静少动,动则汗出,不耐风寒,易感冒者,多属气虚阳虚。

汗证肺卫不固证与营卫失调证两证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宜详加鉴别而后治疗。肺卫不固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营卫失调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汗出后身凉,恶风,不发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汗证肺卫不固证与营卫失调证在临床上均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二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证候鉴别:①患者体质状况:肺卫不固者主要见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及久病体质虚弱的小儿。营卫失调者较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后,病邪虽去,阳气未复,而致营卫失和。②汗出部位:肺卫不固者以头部、肩部、胸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营卫失调者证候特点为汗出遍身而不温。③伴见症状:肺卫不固者伴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营卫失调者伴见恶风,不发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但是,也不可缘木求鱼,拘执于二证之鉴别,实际上,二证并存在临床亦较常见,处治方法则宜兼施。

2.证治有道

小儿在正常情况下,因腠理未密,阳气发越,出汗比成人为多,若是仅仅头部出汗较多,因头为诸阳之会,可以认作生理现象,不必治疗。《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说:“太阳虚汗:上至头,下至项,不过胸也,不须治之。”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肺卫不固之汗证,汗出体表,以肺气亏虚为主,重用炙黄芪补肺益气为君,常用量依年龄、病情取10~20g。脾气虚土不生金者酌加炒白术、太子参或党参(人参)、茯苓健脾助运,以资化源。自汗易感者与白术、防风配伍,即玉屏风散,黄芪多炙用、咽红者生用,白术多用炒、便秘者用生,用量一般黄芪∶白术∶防风为3∶2∶1,与《究原方》原方2∶2∶1有所不同,增加黄芪用量为加强补气之功。

营卫不和证取炙黄芪与桂枝汤合用,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取桂枝配白芍、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其中桂枝按卫阳虚象轻重,用量可在2~10g之间取舍。固表止汗常加煅龙骨、煅牡蛎各10~20g,先煎半小时。碧桃干、浮小麦、糯稻根用于兼脾虚者,其中又兼心气不足者用浮小麦,糯稻根益气养胃生津若苔腻纳差者不用。

气阴亏虚证乃脏腑失养,阴阳失衡,气虚不能敛阴,营阴难以自守,阴虚生内热,迫津外泄而汗出。心主血属营,肺主气属卫,故本证病位在心肺,既有气虚诸证,又兼阴虚诸证。出汗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形体消瘦,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或自觉发热、口干、手足心热,口唇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本病多见于急病、久病、重病之后气阴耗伤,或素体气阴两虚者。针对其气阴不足的病机,治疗大法为益气养阴止汗。方用生脉散加减。全方于补肺、养心、滋阴着力,而获得益气、生津之效。重证气虚多用生晒参,轻证者可以太子参、党参代之益气生津。重证气阴两虚可用西洋参。方中常加用黄芪益气固表;碧桃干收敛止汗。精神困顿,食少不眠,不时汗出,面色无华,为气阳偏虚,去麦冬,加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固表。睡眠汗出,醒则汗止,口干心烦,容易惊醒,口唇淡红,为心脾不足,脾虚血少,心失所养,可用归脾汤合龙骨、牡蛎、浮小麦补养心脾,益气养阴,敛汗止汗。自觉发热,口干,手足心热,加白芍、知母、地骨皮、牡丹皮清其虚热,或合用秦艽鳖甲汤。心阴虚者,重用柏子仁、生地黄;肾阴虚者,加熟地黄、龟甲、黑大豆;肝阴虚者,加白芍、乌梅、枣仁、牡蛎或用一贯煎;肺阴虚者,加乌梅、地骨皮、百合;脾阴虚者,加玉竹、山药。此证临床需辨别气虚、阴虚、虚火之孰轻孰重,用药有所侧重,方能收取良效。

湿热迫蒸证为汗证之属实者,虽为数不多,但需引为注意。此证儿童多见于体格强壮、肥胖者,食欲旺盛,平素饮食甘肥厚腻,以致积滞内生,郁而生热形成。甘能助湿,肥能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致汗出。本证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为多,汗出肤热,汗味重,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若食积明显者可见纳呆,腹胀腹痛,大便或秘或泻,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小便或黄或如米泔,睡卧不宁, 齿易惊,或夜间潮热。脾胃湿热蕴积,热迫津液外泄,故以汗出肤热,汗味重,汗渍色黄为特点,同时可见湿热内蕴之证候。据其湿热蕴脾的病机,治法宜清热利湿,方用泻黄散加减。泻黄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组成,是泻脾胃伏火的经典方。方中石膏辛寒以泻其热,栀子苦寒以泻其火,共成清上彻下之功。防风升散脾中伏火,属“火郁发之”的治则,藿香芳香醒脾、化湿和中,甘草泻火和中,调和诸药。临床可酌加麻黄根、糯稻根敛汗。尿少色黄者,加滑石、车前草清利湿热;汗渍色黄者,加茵陈、佩兰清化湿热;口臭口渴者,加胡黄连、牡丹皮清胃降火。若是热重阴伤者,则可以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

汗证的治疗中,收涩止汗药起着敛汗止汗,收敛固涩的作用,多属治标之品,正确合理地在汗证中使用收涩止汗药,能加强止汗的效果,但临床使用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不能见汗止汗,盲目投用收涩止汗药。如汗出不是表虚而是热盛、湿热所致,慎用收涩止汗药,而病久气阴两虚者则需加用收敛止汗之品。诚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中所指出:“凡汗出太多不能收者,速宜用五倍子为末,以唾津调填脐中,外用帕帛缚定,过宿即止。”但同时也强调,不能见汗止汗,因汗出也是驱邪外出的一种方法,“病后多汗,若伤寒,若疟疾,凡系外感寒邪,汗出热退而有汗,不即止者,此以表邪初解,必由腠理卫气开泄,其汗宜然,即数日旬日亦自无妨,俟卫气渐实,汗必自止,无足虑也。若其他杂证,本非外感之解,而有自汗盗汗者,乃非所宜,不容不治。”因此,临证时先要详辨汗出原因,然后确定是否该收敛止汗。

其次,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收涩止汗药。常用药有麻黄根、糯稻根、碧桃干、浮小麦、五味子、乌梅、煅龙骨、煅牡蛎、穭豆衣、乌毛豆等。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碧桃干等,因其药性平和,无论何证皆可作为辅佐药运用,不必拘泥虚实寒热;五味子、乌梅、白芍、甘草适用于阴虚汗出者;煅龙骨、煅牡蛎专于收涩,适于纯虚汗出者。收涩止汗药同其他收涩药一样有敛邪之弊,故凡表邪未解,或内有湿滞,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

再者,汗证的各种症候不一定分别发生,合并出现者亦非少见,如肺卫不固合营卫失调、气阴亏虚并湿热迫蒸等均属常见,治疗则当两证治法参合使用。

小儿汗证西医学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药有着治疗优势。临证时用药得当,2~3剂即可收显效。中成药在临床辨证使用亦有较好疗效,如玉屏风颗粒治疗肺卫不固之汗证,虚汗停颗粒治疗气阴虚之汗证。五倍子粉水或醋调敷神阙治疗盗汗,为张介宾、李时珍、陈飞霞等诸多古代医家所推荐,简廉便验,可以单用或与内服药配合使用。不少家长喜欢用食疗的方法,要求开食疗的处方,临证时常用下列几个食疗方,可资参考。气虚、肺卫不固者,用黄芪10~20g,防风5g,煮粥或煲汤喝;气阴两虚者,用黄芪10~15g,浮小麦10~15g,煮粥或煲汤喝。对于长期汗多、精力旺盛、睡不安稳,或唇红儿童,服用玉屏风颗粒、虚汗停颗粒等中成药多无显效,临证从阴虚火旺论治,用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各6~12g,煮粥或煲汤喝,可能收效。 9m0b7r6UmiODHtzJ2lh3NySXtnFMhaEZgO9TErzRK/8Wa8IUs8xN6fLXfaxnNI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