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疾病轻重:小儿夜间啼哭,白天安静入睡,哭时声调一致,哭过如常,又无其他病证,此等夜啼病情较轻,可按心热、脾寒、惊恐、肝旺辨证。若分娩时有损伤,哭声尖厉、持久、嘶哑或哭声无力、昼夜无明显差异,多属严重疾病的早期反应,需注意检查作出诊断。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不可将他病引起的啼哭误作夜啼,耽误病情。

(2)辨寒热虚实:啼哭的虚实寒热以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兼症的性质来辨别。哭声响亮而长为实,哭声低弱而短为虚;哭声绵长、时缓时急为寒,哭声清扬、延续不休为热;哭声惊怖、骤然发作为惊啼、为腹痛;哭声无力,烦躁寐不安,肚腹膨大,面黄发稀为肝旺。婴儿夜啼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

2.治疗原则

调整脏腑的虚实寒热,使脏气平和,血脉调匀,是夜啼的主要治疗原则。若五脏元真通畅,气血循行有度,昼夜阴阳交替有序,势必安然入睡。因此,一般不必多用镇静安神之剂,是不安神而神自宁。因心经积热者,治以清心安神;因脾寒气滞者,治以温脾行气;因惊恐伤神者,治以镇惊宁神;因脾虚肝旺者,治以健脾柔肝。

3.证治分类

(1)心经积热

证候 夜间啼哭,哭声响亮,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尖红,苔薄黄,指纹紫滞。

辨证 本证为禀受胎热或后天蕴热,心有积热,神明受扰所致。以夜啼伴哭声响亮、烦躁不安、心神不宁、面赤唇红等心火证候为辨证要点。

治法 清心导赤,泻火安神。

方药 导赤散加减。常用生地黄清心凉血;竹叶、通草清心降火;甘草泻火清热;灯心草清心火,引诸药入心经。

大便秘结而烦躁不安者,加麦冬、虎杖泻火除烦;腹部胀满、乳食不化者,加炒麦芽、莱菔子、焦山楂消食导滞;热盛烦闹者,加栀子、淡豆豉清热除烦。

(2)脾寒气滞

证候 哭声时高时低,时哭时止,睡喜蜷卧,腹喜按压,四肢欠温,或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腹胀,肠鸣,小便色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质淡,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辨证 本证多见于初生儿或小婴儿,禀受胎寒,或护理失宜,脾胃受寒,寒凝气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所致。以夜啼伴喜睡蜷卧、腹喜按压、腹胀肠鸣、面色青白等里寒气滞证候为辨证要点。

治法 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 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常用乌药、高良姜、炮姜温中散寒;砂仁、陈皮、木香、香附行气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桔梗调畅气机。

大便溏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时有惊惕者,加蝉蜕、钩藤祛风止啼。哭声微弱,胎禀怯弱,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形体羸瘦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治之,温壮元阳。

(3)惊恐伤神

证候 夜间突然啼哭,如见异物状,哭声尖锐,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薄白,脉数,指纹色紫。

辨证 本证多因小儿心神怯弱,或胎禀不足,加之暴受惊恐,心神不宁所致。以睡中突然啼哭,哭声时急时缓,神情不安,时作惊惕为辨证要点。

治法 定惊宁神,补气养心。

方药 远志丸加减。常用远志宁心安神,定魂魄;石菖蒲醒神开窍;茯神宁心安神;龙齿、磁石镇惊安神;党参(人参)、茯苓、当归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睡中时时惊惕者,加钩藤、菊花以息风止惊;喉中痰鸣者,加僵蚕、矾郁金化痰安神;腹痛便溏者,加白芍、木香行气柔肝止痛;严重者可暂用琥珀抱龙丸以安神化痰。

(4)脾虚肝旺

证候 入夜而啼,哭声时高时低,烦躁叫扰,辗转不安,纳少腹大,面黄发稀,寐中盗汗,大便色青,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或淡。

辨证 本证多见于乳幼儿。因日照不足,喂养不当,营养失调引起,大多见于人工喂养或母乳不足过早断奶的小儿。初起多由积滞而生,因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虚则肝旺,心神不宁所致,以夜啼伴烦躁叫闹、辗转不安、腹大、面黄发稀为辨证要点。

治法 健脾柔肝,消积宁神。

方药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常用银柴胡、白芍柔肝清虚热;太子参、炒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龙骨、牡蛎滋阴潜阳,镇惊宁神;龟甲、鸡内金软坚散结。

积滞著者加谷芽、麦芽、焦山楂消食导滞;惊惕不安者加钩藤、蝉蜕、淮小麦平肝安神。

本证若以脾虚为主要见症时,可用六君子汤加味;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时,也可用归脾汤加减,适加平肝软坚之味。 YRCQPn6jaH0bM5ei+VL0QmqDUVUPhzZRWhSGRAKIFHsg4C+eaG+gNG/hbnzQh+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