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中药熏洗及泡洗技术

学习目标

1.识记 能正确陈述中药熏洗、泡洗技术的概念。

2.理解 能正确理解中药熏洗、泡洗技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应用 能应用中药熏洗、泡洗技术及正确处理不良反应。

一、中药熏洗技术

中药熏洗技术是将中药煎煮后,借助药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理作用熏蒸全身体表皮肤或局部患处,再进行淋洗或浸泡,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行气活血、杀虫止痒、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种技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意为用汤液使其汗出,这是用熏洗法以祛邪的最早记载。其原理是以中药蒸气为载体,借助温度、湿度三者之力,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利于炎症及局部水肿的吸收,消除局部痉挛和肌纤维紧张。根据应用面积及方式,可将中药熏洗技术分为全身中药熏洗和局部中药熏洗。

(一)基础知识

1.中药熏洗技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风湿免疫性疾病,及骨伤科、妇科、皮肤科及五官等科疾病。

(2)禁忌证

①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严重内科疾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均忌用全身熏洗;

②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忌用熏洗;

③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熏洗;

④眼部肿瘤、眼出血、急性结膜炎等不宜用眼部熏洗治疗;

⑤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大汗、饥饿、过饱及过度疲劳者,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全身熏洗。

2.形式

(1)全身熏洗技术:将煎煮好的药液注入熏洗桶内,药液量500~1500mL,桶内放入活动支架或小木凳,高出药液面10cm。患者入熏洗桶,坐在活动支架或小木凳上,从上面用浴巾盖住,勿使热气外泄,露出头面部,借药物热力进行熏洗,全身熏洗20~30分钟,不可超过40分钟,每日1~2次。

(2)局部熏洗技术:将煎煮好的药液注入泡洗容器内,药液量适中,将患处肢体或部位(如肌肉、眼部、肛周、会阴部等)置于熏洗架上,对准患处进行熏蒸,根据熏洗部位不同选择毛巾、中单或浴巾将患处盖上,防止热力散发。待药液温度降至38~41℃,局部淋洗或浸泡患处,为防止药液温度下降受凉,浸泡中随时观察药液温度,及时添加药液。添加时,嘱患者抬出患处,避免液体飞溅导致烫伤,熏洗时间30分钟。局部熏洗技术常见坐浴法、四肢熏洗法、眼部熏洗法等。

(二)操作程序

1.操作前评估

(1)医嘱评估:双人核对医嘱,了解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相关因素、诊断等。

(2)患者评估

①舌苔、脉象、体质、神志、全身情况;

②中药熏洗局部及全身皮肤情况,有无禁忌证;

③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等;

④是否排空二便等。

(3)环境评估

①光线是否充足,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安静、舒适;

②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做好遮挡及保暖工作。

(4)用物评估:治疗盘内备中单、一次性治疗巾、大浴巾、小毛巾、水温计、手套,治疗盘外备煎煮好的药液、熏洗容器(根据熏洗部位不同选用桶、盆、治疗碗、熏洗椅等)、熏洗架、手消毒液、屏风等。全身熏洗时备好病员服。

2.操作实施

操作实施步骤见表2-9。

表2-9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步骤

续表

3.操作后评价

(1)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体位安排是否合理,患者有无烫伤,症状是否缓解或改善;衣物、被服有无浸湿。

(2)护士:方法正确,操作熟练;是否熟悉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三)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1.烫伤 若出现烫伤,局部起水疱,按烫伤进行护理,并立即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2.跌倒 若出现跌倒意外,尽快对症救治,并立即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四)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见表2-10。

表2-10 中药熏洗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续表

二、中药泡洗技术

中药泡洗技术是将中药煎煮后,借助药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功效,浸洗全身体表皮肤或局部患处,以达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祛瘀生新、协调脏腑等功效的一种技术方法。《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了黄颧“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即用黄颧洗浴治疗疥疮。根据应用的面积及方式,可将中药泡洗技术分为局部中药泡洗和全身中药泡洗。

(一)基础知识

1.中药泡洗技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①痈、疮、肿毒、湿疹、癣、痔等局部疾病;

②烫伤、外伤、关节肿痛及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患者;

③发热、失眠、便秘、中风、肾病、高血压病等全身性疾患。

(2)禁忌证

①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开放性伤口、恶性肿瘤、急性传染性疾病等患者;

②糖尿病的周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心脏病、重症高血压、呼吸困难及有出血倾向者,大面积组织受损、动脉硬化及休克等血液呼吸循环障碍者;

③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婴幼儿、饥饿及饱餐后、大汗及过度劳累者均禁忌中药泡洗。

(3)中药泡洗的禁忌部位:金属移植物部位等。

2.形式

(1)全身泡洗技术:将煎煮好的药液注入泡洗桶内,药液量以患者可浸入全身露出头部为宜。

(2)局部泡洗技术:将煎煮好的药液注入泡洗容器内,药液量以可浸入局部患处为宜,如坐浴法、四肢泡洗法等。

(二)操作程序

1.操作前评估

(1)医嘱评估:双人核对医嘱,了解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相关因素、诊断等。

(2)患者评估

①舌苔、脉象、体质、神志、全身情况;

②泡洗局部或全身皮肤情况,了解有无禁忌证;

③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等;

④是否排空二便等。

(3)环境评估

①光线充足,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安静、舒适;

②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做好遮挡及保暖工作。

(4)用物评估:治疗盘内备中单、一次性治疗巾、大浴巾、小毛巾、水温计、手套,治疗盘外备煎煮好的药液、泡洗容器(根据泡洗部位不同选用桶、盆、治疗碗、坐浴椅等)、快速手消毒液、屏风等。全身泡洗时备好病员服。

2.操作实施

操作实施步骤见表2-11。

表2-11 中药泡洗操作步骤

3.操作后评价

(1)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体位安排是否合理,患者有无受风寒、有无烫伤,症状是否缓解或改善;衣被有无浸湿。

(2)护士:方法正确,操作熟练;是否熟悉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三)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1.皮肤过敏反应 出现全身或局部瘙痒、皮疹、水疱等,应立即停止泡洗,遵医嘱行抗过敏处理。

2.低血糖反应 若出现头晕、胸闷、心慌、气促、大汗淋漓等,应立即停止泡洗,饮糖水或温开水,平卧,更换衣着,保暖并动态观察。

3.烫伤 若出现烫伤,局部起水疱,按烫伤进行护理,并立即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4.跌倒 若出现跌倒意外,尽快对症救治,并立即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四)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见表2-12。

表2-12 中药泡洗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附:中药阴道灌洗技术

中药阴道灌洗技术是将中药煎煮后,借助药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进行阴道灌洗,以达到行气活血、杀虫止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一种技术方法。根据中药性味不同,中药阴道灌洗具有促进阴道血液循环,减少阴道分泌物,缓解局部充血症状,控制和治疗炎症等作用。

(一)基础知识

1.适应证 阴道炎、宫颈炎的治疗以及妇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阴道手术及宫腔手术)前的常规阴道准备。

2.禁忌证 未婚患者、宫颈癌有活动性出血者、经期、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宫口未闭、阴道出血者禁止阴道灌洗,以防逆行感染,加重出血。

(二)操作程序

1.操作前评估

(1)医嘱评估:双人核对医嘱,了解患者年龄、婚育情况、文化程度、既往史、过敏史、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相关因素、诊断等。

(2)患者评估

①舌苔、脉象、体质、神志、全身情况,是否月经期;

②阴道黏膜情况,有无禁忌证;

③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等;

④是否排空二便等。

(3)环境评估

①光线是否充足,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安静、舒适;

②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做好遮挡及保暖工作。

(4)用物评估:治疗盘内备中单、一次性治疗巾、大棉签、窥阴器、灌洗器、大浴巾、水温计、手套,治疗盘外备煎煮好的中药液、便盆、快速手消毒液、输液架、屏风等。

2.操作实施 操作实施步骤见表2-13。

表2-13 中药阴道灌洗操作步骤

续表

3.操作后评价

(1)患者:是否感觉舒适,体位安排是否合理,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是否缓解或改善;衣被有无浸湿。

(2)护士:方法正确,操作熟练;是否熟悉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三)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全身或外阴部出现瘙痒、皮疹等,应立即停止中药灌洗,遵医嘱行抗过敏处理。

(四)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见表2-14。

表2-14 中药阴道灌洗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续表

复习题

1.熏洗法中,熏蒸时温度正确的是( )

A.30~40℃

B.50~70℃

C.70~80℃

D.80~90℃

E.90~100℃

2.熏洗时,进餐前后多少时间内不宜全身熏洗( )

A.2小时

B.1.5小时

C.1小时

D.0.5小时

E.15分钟

3.根据中药熏洗要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全身熏洗前适量饮水

B.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C.熏洗用具清洗后可交叉使用

D.熏洗后宜静卧半小时

E.熏洗出现过敏马上停止操作 A+d/oeLtehXIdKMxocMT1b92wIX1hfIaYr25WXT+GtTyMCC6xfQ1nkvuYAk5jA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