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药冷湿敷技术

学习目标

1.识记 能正确陈述中药冷湿敷技术的概念。

2.理解 能正确理解中药冷湿敷技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应用 能应用中药冷湿敷技术及正确处理不良反应。

中药冷湿敷技术是将低于人体温度的中药制剂,如洗剂、散剂、酊剂等湿敷于全身体表皮肤或局部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低温传导引起皮肤及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从而达到功效的一种技术。湿敷法又称为溻渍法,首见于《刘涓子鬼遗方》,记录了“温洗疮上”“另恒温”及“另极冷,擒肿上”的温敷和冷敷之法。其原理是利用低浓度组织液向高浓度药液的流动,减少皮损渗液或停止渗出,使炎症得以消退。同时通过湿敷的传导辐射作用与渗透压作用,使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减轻皮损充血,抑制末梢神经的病理性冲动,减轻灼热等自觉症状,发挥消炎、镇痛、止痒和抑制渗出的作用。中药冷湿敷根据病情需要或病灶面积及方式,可分为局部冷湿敷和全身冷湿敷。

一、基础知识

(一)中药冷湿敷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组织损伤、脱位、骨折等外伤的初期。

2.禁忌证 开放性伤口,慢性炎症、深部化脓及疮疡等迅速扩散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心脏病、动脉硬化及昏迷、休克等循环障碍;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哺乳期产妇乳房,阳虚体质、对冷过敏、皮肤感觉减退或异常的患者等应慎用冷湿敷。

3.中药冷湿敷的禁忌部位 心前区、足心、腹部及易发生冻伤的耳郭、枕前及阴囊处。

(二)剂型

目前临床常见的中药冷湿敷剂型有散剂、糊剂、酊剂、洗剂及膏剂等。

1.散剂 将药物研为极细粉末,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后,用水调和成团,根据具体需要,涂在不同大小的胶布面上,直接贴敷于穴位上。此方法制作简便,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增减药味和药量,储存方便,临床应用较广泛。也可将药末直接撒布在普通膏药中间贴于穴位上。

2.糊剂 将粉碎过筛的药末,加入酒、醋、姜汁、鸡蛋清、水等赋形剂调为糊状,敷贴于穴位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缓和药物毒性。

3.酊剂 是把中草药浸在酒精里而成的药剂。

4.洗剂 指中药饮片经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供皮肤或者腔道涂抹或清洗用的液体制剂,由药物、电解质或等渗调节剂溶解在注射用水中制成。

5.膏剂 用溶媒将中草药材的有效成分浸出后,加温将溶媒全部蒸发而成的粉状或膏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中药冷湿敷技术常用外用膏剂,即将中草药膏剂涂在皮肤、黏膜或创面,联合冷敷技术,经体表缓慢吸收而持久发挥疗效。

(三)形式

1.中药冷敷法 将清洁毛巾或7~8层消毒纱布,浸湿于8~15℃药液中,拧干至不滴淌为度,敷于患处,并及时更换药液毛巾或药纱,每3~5分钟更换敷布1次,持续15~20分钟,以维持低温。

2.中药冰敷法 将中药散剂、粉剂调成糊状敷于局部患处,大于病变部位1~2cm,覆以纱布或棉垫等敷料,再将冰袋置于敷料上保持-3~-4℃的低温状态,一次冰敷30分钟左右。

3.中药酊剂凉涂法 将中药酊剂、洗剂喷涂于患处,大于病变部位1~2cm,喷涂2~3层后用敷料覆盖,将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或将中药酊剂、洗剂冷凉后直接喷涂于患处,覆以纱布,并不断在纱布上加湿中药洗剂,以保持低温作用。

二、操作程序

(一)操作前评估

1.医嘱评估 双人核对医嘱,了解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相关因素、诊断等。

2.患者评估

(1)舌苔、脉象、体质、全身情况;

(2)中药冷湿敷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禁忌证;

(3)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等;

(4)是否排空二便等。

3.环境评估

(1)光线是否充足,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安静、舒适;

(2)是否根据季节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做好遮挡及保暖工作。

4.用物评估 治疗盘内放中药制剂(根据疾病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散剂、酊剂或洗剂)、纱布或棉垫、棉签、水温计、一次性治疗巾、手套;治疗盘外备冰袋或凉性介质贴膏,手消毒液、屏风等。

(二)操作实施

操作实施步骤见表2-5。

表2-5 中药冷湿敷操作步骤

(三)操作后评价

1.患者 是否感觉舒适,体位安排是否合理,皮肤有无冻伤,症状是否缓解或改善;衣被有无浸湿。

2.护士 方法正确,操作熟练;熟悉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三、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1.皮肤过敏反应 出现局部瘙痒、红疹、水疱等,应立即停止冷湿敷,遵医嘱行抗过敏处理。

2.冻伤 若出现冻伤,应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水中30~60分钟,直至组织红润、柔软。当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后,应立即擦干并保暖,严禁火烤和摩擦。保持创面干燥。受伤肢体应抬高、制动,利于血液循环,避免加重组织损伤。

四、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见表2-6。

表2-6 中药冷湿敷技术质量考核评价表

复习题

1.中药冷湿敷,药纱温度维持在( )

A.3~4℃

B.5~7℃

C.8~15℃

D.16~20℃

E.20~22℃

2.下列各项,适宜中药冷湿敷的部位是( )

A.心前区

B.腹部

C.足心

D.耳郭

E.肛周

3.中药冷湿敷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处置错误的是( )

A.出现局部瘙痒、红疹、水疱等,应立即停止冷湿敷并处理

B.出现冻伤,应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水中30~60分钟

C.冻伤复温,当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后严禁火烤

D.冻伤后,可通过摩擦促进循环恢复

E.冻伤后受伤肢体应抬高、制动 92yuL/1OWU1dN8avDMCdKoua9dhgLDMyAnySbJWls7kjJpOKKaZJjB0Od8f/ZM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