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注意的机制

线性思维与“单焦点机制”

在特德·姜的科幻短篇《你一生的故事》里有一种叫“七肢桶”的外星人,这种外星人的外形大概是一个圆桶形的身子朝外接了七根长肢,每根长肢既可以当腿用又可以当手臂用,所以我们人类就管他们叫“七肢桶”。“七肢桶”有七只眼睛,他们的文字极为难懂,但他们的科技很发达,因而得以来到地球,与人类交流。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表达,他们采用了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方式。

人类的思维是前因后果式的线性模式,而“七肢桶”的思维则是同步并举式的。对人类来说,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哪怕说一句话也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来。比如,你可以说“我吃饭”但不能说“饭吃我”。可对“七肢桶”来说则无所谓前后,他们能在同一时间感知所有事情。他们的文字也是不分先后的,文字就是一张张图画,能同时呈现大量的信息。对他们来说,过去和未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似乎都发生在现在。

这真是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意识状态,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平常的经验。但或许我们又会羡慕“七肢桶”们,他们的并行处理能力一定会使做事的效率大大增加。而这,正是我们忙碌的现代人的痛点所在。

在任意一个瞬间,人的注意力只能指向一个东西,或者说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是人脑功能中的硬性限制,没法去改变。对此心理学家们有普遍的共识。由于人没法同时设置两个“注意焦点”,而只能一前一后地去注意不同的东西,所以人自然就会注意到“先”与“后”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人思考时一定是以线性的模式为主。

此刻你正在读我的书,就不会去想“待会儿去哪里吃饭”这件事。但是现在在我的提醒下,你突然开始想“待会儿去哪里吃饭”了,这个时候显然就读得不那么专心了。因为你已经从一个念头跳转到了另一个念头里去,这就是注意焦点的转移。由于念头总是一个又一个先后出现的,你就可以想象它们排列成了一条线,这条线就是我们的“意识之线”。

“单焦点机制”使得我们面对世界和自我时,划分出“焦点内”和“焦点外”的两界,当然这种划分是动态的,一直在变化。注意焦点内的部分只是很小的一块区域,这块区域是被“点亮的”;而焦点外的区域是“暗”的,却是很大的一片。

为了更好地理解,你可以想象自己走在一片黑暗中,手里握着一个手电筒。手电筒的光束朝某个方向射出,把一小块区域照亮,这束光就是我们的注意焦点所在。又或者,我们在一个剧场中落座,前方舞台的大部分是黑着的,唯独一束射光打在舞台中的某个区域,而一位演员则恰好站在这束光之内。这束光让所有的观众都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位演员上,构成了一个焦点。我们的注意力也与此相似。

图1-1

我们头脑当下的活动,都取决于这束光指向何处。我们的注意力就像我们心智的探照灯,照向哪里,哪里就被照亮。明代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如果没有注意到这朵花,这朵花便是再美,也是寂寥的;而若是你看到了,注意到了,它才与你的心一样,都明艳起来。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里也有相似的类比,他说宇宙就像一个昏暗的房间,而人的心就像房间里的灯,正因为有灯,房间里的桌椅才被照亮了,这也是人的意义所在。

注意力是心智的门户,一件事物,如果你根本都没关注它,也就不可能对它有什么理解、思考或行动。你可以想象,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物对你来说都是“暗”的、“寂”的,你能做的,只是去找到跟你有切实联系的、很少的一些事物,去照亮它们。你投射出的“注意之光”既是你可以把控的能力,又是极有限的资源。

可是注意力这么有用的东西,却恰恰是以“单次单焦点”的方式运行的。这种机制看上去多少有些低效,跟“七肢桶”比起来尤其明显。可是有失必有得,正因为一次只能有一个焦点,我们便可以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全部集中在当下聚焦的事物上,进而可以更高质量地学习、思考和行动。

这个“高质量”指的是:如果我们学习,便可以聚精会神地理解眼前的知识;如果我们思考,便可以持续锁定在一个点上,不断地深入;如果我们做事,便可以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好。反过来讲,假设我们的大脑允许我们同时持有两个焦点,那么我们的认知资源就分散了,在每件事上的完成效果就打了折扣。 0L7q3uPzTyUKjrgVUFN/lUhwaWxIvZvBTc1R2W/hNkCshsKWhCq5EF8sg9cFV4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