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我忍着,没有去摸陶勇的手。

他左手的伤痕清晰可见,那是眼科医生的手,曾给多少人带来光明。然而在2020年年初的那个冬日,患者向医生举起刀,横祸不仅是一个人的。这一事件让众人悲愤交加,在人与人关系的各种悲剧中,伤医悲剧的痛是痛彻心扉的。

我的目光从陶勇的手上移开,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他坐在一群朋友中间,轻松地聊天,海边吹来秋天的风,他们在商量帮助困境儿童公益项目的事。别人说话的时候,陶勇目光专注,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着笔记,字迹清秀。他说话的时候,温和友善,有条有理。他的目光里,没有阴影,这样坦然平静的目光,好像未曾有过非常遭遇。微笑时,他目光里的清澈,就像一个孩童。

能这样面对这个世界,他的平和从容,是从哪里来的?他的内心有怎样的力量?后来,在《目光》一书中,我追寻着答案,他把充满痛感的经历当成了修心时光。

伴着2021年北京第一场雪,我看到陶勇的新书《自造》书稿。

在他的文字中,我认识了更丰富的陶勇。

他仅仅是眼科医生吗?不仅仅是。作为眼科医生,他有深厚的专业造诣,更可贵的是,他看到眼睛,也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病,也看到人的心。看到他讲述的职业故事,看到他对一些情形的描述,我会有一种感觉:他有时好像是心理医生,有时好像是全科医生。和这样的医生对话,是患者的幸事。

他仅仅是个医生吗?不,他还是乐于分享的朋友。他对这个复杂世界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他对人们怀有由衷的善意,愿意与人分享他的观察、感受、理解。同在一个世界,人们彼此有很多关联,会有共鸣,也会有差异。分享,带来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减少隔阂和冲突。很多寻常的事,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寻常的事,更有独特的感悟,分享的过程是传播精神财富的过程。在这本书里,陶勇与读者分享的内容广泛而专业,有深度又有接近感。陶勇谈活法,富有哲理,但并不觉沉重;谈想法,视野开阔,能激发火花。读这样有营养的文字,会带来健康。

他仅仅是乐于分享吗?不,他还善于分享。分享,不仅仅要有愿望,还要有方法,有时还真是个技术活。专业人士的表达,很容易用专业术语,每当我遇到费解的术语难题时,就期待对方说,“换句话说”,而看这本书,常常看到作者在“换句话说”,这种沟通意识和科普能力,助力信息有效到达,是我们非专业的读者特别需要的。陶勇经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分享,他的哲学思考、人生感悟都融在故事细节里,有益有趣,这也是一种表达艺术。每每看到有意义、有意思的表达,我都会想,陶医生很适合当老师呢!再细想,当老师容易做教导状,陶勇还是更像朋友吧?也许,亦师亦友,更合适。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有幸和《感动中国》相伴近20年。在这致敬的盛典中,遇到很多医生,有的是名家,有的是乡村医生,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大医。想到他们,就想到那首歌《你鼓舞了我》,他们对我的影响长久地存在,让我对世界、对未来有信心。我从来没有想到会为一位医生的书写序,之所以还是写了,是因为,这也是对好医生表达敬意的方式。

7RtilhHKuzcxYy6UNilaq+S4yXbzKbhOR4KjQReHExJONCpLsDkmGu/twA22TH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