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然界存在着很多令人不能解释的现象,威力又常难抗拒。见到日月更替,四时的转移有一定的规律,就容易想象冥冥之中有造化主宰在控制着。当人们看到草木鸟兽的荣枯有期,也会想象有神灵的存在。到了有阶级的社会时,就普遍产生了神灵的概念,认为它们的威力超过人,对之都有所敬畏而加以崇拜。古代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从甲骨文的占卜可以看出,商人认为自然界的风雨云雷、山川石木、动物以及死去的人都有神灵。

神灵的威力虽有差别,但都可能给人们带来灾难。神灵会被激怒,也会接受恳切的求情,否则与之妥协就成无意义的事了。知晓哪位神灵会降下灾难,或能给予福佑,要供奉什么样的物品才会获得神的欢喜,祭神的最佳效果才会达到,造成巫师等人员的出现。

神灵既是人们想象的东西,自然也离不开人的欲求和需要。既然想象神灵也有人一般的需求,自然要想办法加以取悦,以期降下福佑,起码也不要降下苦难来。神灵本是见不到、摸不到的。但古代的人较质朴,需要有具体的东西以寄托情思,诉求需要。取悦鬼神既成为人们谋求生存的重要目标,就不惜花费也要达成此目的,因此不但有祭祀的行为,也留下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建筑遗迹。

商代最具威力的神灵是帝,也称为上帝。帝有极大的威力,属下有不同能力的神灵,能降下风雷雨雪、阴晴雾霰,能给予人灾祸病苦,但也能赐给福佑康宁。甲骨文的“帝”字,或以为是“蒂”的初形,象花朵与茎蒂相连的形状。以为花是树木结果繁殖的根源,而繁殖是动植物延续生命的根本,是古人膜拜的重要对象。因此可能经由信仰的图腾,演变为至高的上帝。

但从字形演变的常律看,初形应是 ,慢慢演变成 等形状。中间的部分应是从圆圈变矩形,再变为工、一。其圆圈有时写成两弧线交叉,可能为捆绑之形象。甲骨文有一字作帝形之物为箭所射之状( )。花朵不必大费周章用箭射的方式去破坏。“帝”字的下半部永远作笔直竖立的架子形象,不像花瓣经常作曲柔的样子。而且大型的人偶或立像就有可能因某种缘故而被敌人箭射,故“帝”字比较像一个扎紧的稻草人一类的人偶形,为代表神的偶像。

图一这件二百多厘米高的青铜立像,以及三百九十六厘米高的青铜神树,都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商代祭祀坑,被认为就是当时崇拜的神像。定居的社会可以建造高崇的神像与庙坛,但在游牧的阶段,居无定所,当然无法建造永久性的崇拜物,因此就有可能用捆扎的方式,建造临时性的神像。广汉遗址还出土不少如图二的青铜头像,都有同样的特征:脑后有发辫,眼睛特为宽长,几达耳朵。眼球突出,有的甚至凸出如圆柱。眉毛与上眼眶平行等长,非常宽厚,予人印象深刻。鼻梁直,鼻翼宽大。嘴巴紧闭,延伸至两腮旁。有些还表现戴金色的面具。面具用金箔,以生漆与石灰作为黏合剂紧紧贴着,露出眼睛与眉毛的形象。

这些头像都附有宽大的尖角插座,显然是插在某种结构之上用的。我们可以想象,其完成的作品就是插在草扎的神像之上作为头的部分。中国古代还没有为英雄人物立像的习俗。时代更早,约五千年前的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发现了依山势修建的神庙、祭坛等建筑物。其出土残缺的女神像,头部就达二十二点五厘米之高。可见古代中国有竖立大型神像加以崇拜的习俗,因此以神像的形式来表达至高上帝的意义是非常可能的,所以才不惜花费加以修造。

图一

青铜立像

通高二百六十二厘米,人像一百七十二厘米,晚商,约公元前一三〇〇年至公元前一一〇〇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图二

金箔面罩青铜头像

高四十二点五厘米,晚商,约公元前一三〇〇年至公元前一一〇〇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yrbq0VJhfBd7eTk7QPkhNJ4nJj74eu4Xcix0qZOQFxgDZaFWBEcA+q/aOcvgnT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