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的养成,成年是个重要的阶段,表示体格与思考都已成熟,可以参与社会的活动,因此很多社会都会有仪式以证成这个资格的取得。中国古代,成年之前让头发自然下垂,成年后就可以梳发结髻。男女都用发笄把头发束紧,并固定在头上不使松散。所以表达成年男性的“夫”字,就作一个大人的头上插有一支发笄的形状( )。对应地,妇女头上插了笄的也表示已经成年的女性。男女成年之后就可以结婚生育子女,所以甲骨文代表母亲的“母”字就有用插骨笄的女性表达的( )。但是,成年的女性不一定都已经结婚生子,所以不多用这个字形。另一个字形,作一位跪坐妇女有丰满的乳房形( )。两手之间的点就是乳房的形象。女性要生产之后才会制造乳汁,可以喂食婴儿。养育子女是作为母亲的最重要天职,故以有哺乳经验的妇女去表达母亲的地位,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到底于多少年前开始使用发笄束括头发,这是很难从地下考古证知的,因为可以制作发笄的材料有些是很难在地下保存的,譬如木与竹。或以为始自燧人氏,这自然是猜测之辞。若以不腐败的材料制作的,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就已发现了很多骨笄。

束括头发使不松散,只需一支发笄就够了,所以一般说,男性只用一支发笄。但妇女讲求装扮的美丽,可能就需要多支了,而且花样也要有所变化。这种现象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然。在一座商代的坟墓里发现,某妇人头部的周围竟遗留了十数支发笄。有时一座墓葬的骨笄数量可达五百,可想见其时需求量之多。

当阶级尚未形成时,骨笄的使用除方便工作外,还有基于爱美的追求。不少初民的社会,作为领导阶级的人有插骨骼、羽毛等物以炫耀于受其统治的族人,并以之向外族显示其崇高地位的措施。可以肯定,这种阶级社会的功能也可从发笄见到。

商以前的骨笄制品多朴素无文。商代雕骨业发达大致由于金属刻刀的使用。商代出土过铁刃铜钺,表示人们已了解铁的锐利性质,故有可能进步到以铁工具雕花。图一的四件骨笄都是商代的。细长的柄用以插入头发固定发结,稍大的端部则显示在外,起着装饰的作用。简陋的骨笄无半点雕镂,但高贵的就有繁缛的端部雕刻。图一右边三件作繁简不等鸟形的较常见,最左边作戴高耸羽毛的人头形的属于最繁缛的例子。其上环列羽冠的十二个钻孔可能还用以系挂色丝、响铃一类的装饰。在阶级分别严明的社会,衣饰是最常见的地位表征,雕饰繁缛的骨笄价格不但昂贵,恐怕也不是一般人所能随意穿戴的,所以一般规模小的坟墓就见不到这样形式的发笄。

图一

图二

图一、图二

骨笄

长十二点五至十四厘米,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商代晚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 C6c/XkBCjODPHKZnkrLzV/tX7Pk45ZjOTyOH9cCJgz6sDi3FgiDq6RKxtbIhy/d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