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甲骨文的“庆”字,以一只獬廌(xiè zhì)与一颗心组合( ),獬廌的心脏在古代大概被认为具有药用或美食价值,所以有得之则可庆祝的意思。汉代以后,中国把獬廌视为神兽,其实獬廌是曾经在华北生存过的。甲骨文的“廌”字,作一只高大的平行长角的羚羊类动物形( ),商代曾有过捕猎到的记录,其毛色为黄。后来因为气温转冷而南移,终在中国绝迹而变成传说的神兽。目前在越南的丛林中犹有遗存,在二十世纪才被发现,越南语读若“沙拉”。

《说文解字》解释,古代以獬廌判决诉讼,会以兽头上的角碰触有罪的一方。所以金文的“法”字是由水、廌、去三者组合的( ),因为法律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而廌触不直者去之。所以汉代以獬廌为法律的象征,有一位判官的墓门,就画有一对低头欲向前冲的廌。后来负责判案的县衙门也画上獬廌的形象,县官的补服也以獬廌为图案。后来由于字形演变有如独角兽,其长而平行的角也容易被误会为独角,故在汉以后的墓葬中,常以细长的独角出现。甲骨文还有“羁”字,作廌的双角被绳子绑着之状( )。卜辞用以为驿站之设施,有二羁、三羁、五羁等,獬廌的体形高大,商代很可能就以之拉曳驿站的车辆。

没有人不喜欢经常有喜庆之事,“磬”的读音与“庆”同,所以就借用这个常见的石磬表达之。商代已数见石磬雕成鱼的形状,除美观外,可能还含有“余庆”的好兆头之意。这件石磬(图一)装饰了雕工精致及图案悦目的阳起纹老虎,阳纹是一种费工的琢磨法,乃磨掉两边而留下其间的线条。这是在还没有尖钻能对玉材做有效刻画时的最高超工艺,周代就有繁缛的刻画图案了。

甲骨文的“磬”字,作手拿着木槌敲击悬挂着的石磬乐器状( )。磬的造型简单,容易制作,质材便宜,操作简单,声调又悦耳,出现的时间理应甚早。但是目前所知的考古资料,最早的实物不早于公元前二千年,较之发现于六千多年前,较难吹奏的骨哨和陶埙都要迟晚甚多。骨哨和陶埙大概是因工作需要而制作,故产生的时间早。石磬则可能因顺应较晚时代的需要,制作时代较晚。

什么是石磬创造的时机呢?磬的声响能及远而不烦噪,后世庙寺常备用以召集人员。又从先秦时代有以编磬随葬的,其地位往往高于造价甚高的铜编钟看,磬的早期制作可能是种警告入侵的敲打器,是拥有大量徒众的贵族所需要的,故为高权位者的象征。磬的出现与中国进入国家阶段的时代相当,恐怕也有点关系。江淹《别赋》有“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的句子,石即指磬,反映它在后代还与军事有关。《礼记·乐记》也有“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有频繁的战争是较迟晚的事。公元前二千年,中国正进入国家制度化阶段,农业高度发展,为争资源而战争频繁,这时制作召集人员的器具,也是合理的。

磬的形制早期以呈无棱的三角形或多边形为多,形状颇像锄头,因此想象创作的灵感来自以锄头挖土时敲到石头,或人们歌唱而手舞足蹈时,偶尔敲击到放置于墙边的石锄而击出悦耳的声响,因此以锄头形状制作敲打器。商代的磬有时作规整的长方形,西周以后就多作有股有鼓的倒L形特殊形状。早期的磬都是单独悬吊的特磬,晚商偶有三件或五件成组的。到了春秋时代,演进到有十件以上尺寸各异的成组编磬,各具不同的音调,可以演奏复杂的乐曲。曾侯乙墓随葬的两层磬架就有三十二件之多。

图一

石灰岩磨制虎纹石磬

长八十四厘米,晚商,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 1VWxj9fZA7hyxGOkziF/RrGEpG7KByBS+UnRlUePeflUZ5qubAD76VANvGb7si9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