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之燕,太子自御,虚左,轲援绥不让。至,坐定,宾客满坐,轲言曰:“田光褒扬太子仁爱之风,说太子不世之器,高行厉天,美声盈耳。 案:《意林》引作:“谓太子曰:光揣太子高行厉天,美声盈耳。 ”轲出卫都,望燕路,历险不以为勤,望远不以为遐。 案:《意林》引无两“为”字。 今太子礼之以旧故之恩,接之以新人之敬,所以不复让者,士信于知己也 。”案:《意林》引作“信知己故也”。 太子曰:“田先生今无恙乎?” 案:“今”字从《艺文类聚》人事部、《太平御览》人事部引补。 轲曰:“光临送轲之时, 案:《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无“临”字,与《艺文类聚》所引不同。 言太子戒以国事,耻以丈夫而不见信, 案:“耻”下“以”字从《艺文类聚》人事部、《太平御览》人事部引补。 向轲吞舌而死矣。” 案:《文选》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注引无“矣”字。 太子惊愕失色,歔欷饮泪曰:“丹所以戒先生,岂疑先生哉!今先生自杀,亦令丹自弃于世矣!”茫然良久,不怡民氏日。
太子置酒请轲, 案:“民氏”疑“昏昏”之讹。“太子”二字从《太平御览》礼仪部引补。 酒酣,太子起为寿。夏扶前曰:“闻士无乡曲之誉,则未可与论行; 案:《文选》谢康乐《过始宁墅诗》、陆士衡《答贾长渊诗》注引“夏扶”下皆无“前”字,“士”上皆无“闻”字。 马无服舆之伎,则未可与决良。 案:“决”本作“称”,从《文选·西征赋》注引改。 今荆君远至,将何以教太子?”欲微感之。轲曰:“士有超世之行者,不必合于乡曲;马有千里之相者,何必出于服舆。昔吕望当屠钓之时,天下之贱丈夫也,其遇文王,则为周师;骐骥之在盐车,驽之下也,及遇伯乐,则有千里之功。如此在乡曲而后发善,服舆而后别良哉!”夏扶问荆轲: 案:《文选·景福殿赋》、《灵光殿赋》注引皆作“夏扶谓荆轲曰”。 “何以教太子?”轲曰:“将令燕继召公之迹,追甘棠之化,高欲令四三王,下欲令六五霸。 案:两“令”字从《文选·景福殿赋》、《灵光殿赋》注引补。 于君何如也?” 案:“也”字从《文选·景福殿赋》、《灵光殿赋》注引改。 坐皆称善。竟酒,无能屈。太子甚喜,自以得轲, 《文选》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注、《太平御览》虫豸部引皆作“太子自喜得荆轲”。 永无秦忧。
后日,与轲之东宫,临池而观。 案:今本“池”下有“水”字,从《文选》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注,《太平御览》人事部、虫豸部引删。 轲拾瓦投龟,太子令人奉槃金。 案:今本作“捧盘金”,从《文选》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注、《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改。《初学记》天部、《史记·刺客列传索隐》引作“太子捧金瓦进之”。 轲用抵,抵尽复进。 案:“抵”本作“投”,从《文选》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注、《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改。 轲曰:“非为太子爱金也,但臂痛耳。”后复共乘千里马。轲曰:“闻千里马肝美。” 案:今本作“马肝甚美”,从《史记·刺客列传索隐》,《太平御览》人事部、兽部引改。 太子即杀马进肝。暨樊将军得罪于秦,秦求之急,乃来归太子。太子为置酒华阳之台。 案:“为”字从《太平御览》人事部引补。 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 案:《史记·刺客列传索隐》“能”下有“鼓”字。 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槃奉之。 案:今本作“太子断手”,从《太平御览》人事部两引改。《史记·刺客列传索隐》引作“断以玉槃盛之”。 太子常与轲同案而食,同床而寝。 案:《史记·刺客列传》云:“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索隐》即引此段为证。
后日,轲从容曰:“轲侍太子,三年于斯矣,而太子遇轲甚厚,黄金投龟,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槃。凡庸人当之,犹尚乐出尺寸之长,当犬马之用。今轲常侍君子之侧,闻烈士之节,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 案:今本作“死有轻于鸿毛,义有重于泰山”,又“问”字作“闻”,从《文选》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注、陆士衡《挽歌》注引改。 太子幸教之。”太子敛袂,正色而言曰:“丹尝游秦,秦遇丹不道,丹耻与之俱生。今荆君不以丹不肖,降辱小国。今丹以社稷干长者,不知所谓。”轲曰:“今天下强国,莫强于秦。今太子力不能威诸侯,诸侯未肯为太子用也。太子率燕国之众而当之,犹使羊将狼,使狼追虎耳。” 案:《意林》引作:“太子若以燕当秦,犹以羊捕狼。” 太子曰:“丹之忧计久,不知安出?”轲曰:“樊於期得罪于秦,秦求之急。又督亢之地,秦所贪也。今得樊於期首、督亢地图,则事可成也。”太子曰:“若事可成,举燕国而献之,丹甘心焉。樊将军以穷归我,而丹卖之,心不忍也。” 案:“忍”本作“善”,从《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改。 轲默然不应。
居五月,太子恐轲悔,见轲曰:“今秦已破赵国,兵临燕,事已迫急。虽欲足下计,安施之?今欲先遣武阳,何如?”轲怒曰:“何太子所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轲所以未行者,待吾客耳。”于是轲潜见 案:《意林》引作“乃请”。 樊於期曰:“闻将军得罪于秦, 案:《意林》引无“闻”字。 父母妻子皆见焚烧,求将军邑万户、金千斤。轲为将军痛之。 案:“轲”本作“实”,从《意林》引改。 今有一言,除将军之辱,解燕国之耻,将军岂有意乎?”於期曰:“常念之,日夜饮泪,不知所出。荆君幸教,愿闻命矣!”轲曰:“今愿得将军之首, 案:“今愿”二字从《意林》引补。 与燕督亢地图进之,秦王必喜。喜必见轲, 案:今本无“进之”二字,又作“秦必喜,喜而见轲”,从《意林》引改。 轲因左手把其袖, 案:“因”本作“将”,从《意林》引改。 右手揕其胸,数以负燕之罪,责以将军之讐。 案:“讐”本作“衔”,从《意林》引改。 而燕国见陵雪,将军积忿之怒除矣。”於期起,扼腕执刀曰:“是於期日夜所欲,而今闻命矣!”于是自刭, 案:“刭”本作“刎”,从《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改。 头坠背后,两目不瞑。太子闻之,自驾驰往,伏於期尸而哭,悲不自胜。良久,无奈何,遂函盛於期首与燕督亢地图以献秦, 案:今本无“燕”字,“图”下又无“以献秦”三字,从《意林》引补。 武阳为副。
荆轲入秦,不择日而发,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 案:《意林》引作“太子宾客皆素衣服送之”。 于易水之上。 案:“之”字从《太平御览》地部、乐部引补。 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意和之。 案:《北堂书钞》乐部、《事类赋》乐部注引皆作“高渐离击筑和之”。《意林》、《御览》乐部引与今本同。 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 案:今本作“为壮声皆泪流”,从《初学记》天部、《意林》引补。《北堂书钞》乐部引作“为壮声发皆冲冠”。 二人皆升车,终已不顾也。 案:二句从《意林》引补。 二子行过,夏扶当车前刎颈以送。二子行过阳翟,轲买肉争轻重,屠者辱之, 案:“者”字从《北堂书钞》酒食部、《太平御览》资产部引补。 武阳欲击,轲止之。 案:此段《史记·刺客列传》不载。
西入秦,至咸阳,因中庶子蒙白曰: 案:“因”本作“国”,字之讹也。《史记·刺客列传》作“蒙嘉”。《汉书·邹阳传》云:“秦皇帝任中庶子蒙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师古曰:“蒙者,庶子名也,今流俗书本蒙下辄加恬字,非也。”与此书合。 “燕太子丹畏大王之威,今奉樊於期首与督亢地图,愿为北蕃臣妾。”秦王喜。百官陪位,陛戟数百,见燕使者。 案:《意林》引作“陛戟见荆轲”,《文选·别赋》注、《太平御览》人事部引皆与今本同。 轲奉於期首,武阳奉地图。 案:《意林》引作“轲奉樊於期首柙并地图以次进”。 钟鼓并发, 案:“鼓”本作“声”,从《文选》江文通《别赋》注、《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改。 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两足不能相过,面如死灰色。秦王怪之。轲顾武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见天子。 案:今本作:“轲见请曰:此北鄙小子,希睹天阙。”从《意林》引改。 愿陛下少假借之,使得毕事于前。” 案:今本作“愿大王少假,令得毕辞”,从《意林》引改。 秦王曰:“轲起,督亢图进之。” 案:今本作:“秦王谓轲曰:取图来进。”从《意林》引改。 秦王发图, 案:四字从《意林》引补。 图穷而匕首出。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揕其胸, 案:《艺文类聚》布帛部引“揕”作“碪”。两“手”字从《意林》、《北堂书钞》衣冠部引补。 数之曰:“足下负燕日久,贪暴海内,不知厌足。於期无罪而夷其族。轲将 案:下疑脱 “为”字。海内报讐。今燕王母病,与轲促期,从吾计则生, 案:“则”本作“即”,又重一“生”字,从《意林》引改。 不从则死。”秦王曰:“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琴声而死。”召姬人鼓琴,琴声曰: 案:今本无两“琴”字,从《意林》、《史记·刺客列传正义》引补。《太平御览》兵部、乐部、章服部引,皆与今本同。 “罗縠单衣,可掣而绝。 案:“掣”《北堂书钞》衣冠部、《太平御览》兵部引作“裂”。 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 案:《意林》引作“辘轳”。 可负而拔。”轲不解音。 案:“解”本作“晓”,从《意林》引改。 秦王从琴声负剑拔之, 案:今本作“秦王从言”,无下四字,从《意林》引改。 于是奋袖超屏风而走, 案:今本上四字作“掣之绝”,“屏风”下有“负剑”二字,从《史记·刺客列传正义》、《太平御览》兵部引改。此段《史记·刺客列传》不载。 轲拔匕首擿之, 案:“擿”本作“摘”,《文选》卢子谅《览古诗》注引作“捷”,《太平御览》兵部引作“掷”。 决秦王,刃入铜柱,火出。秦王还断轲两手。轲因倚柱而笑,箕踞而骂, 案:今本作“轲倨詈”,从《意林》引补。 曰:“吾坐轻易,为竖子所欺。燕国之不报,我事之不立哉!” 案:《意林》引作“吾为竖子所欺,事不济也”。《太平御览》服用部引有“秦始皇置高渐离于帐中击筑”,今本无。疑此下尚有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