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胸腰骶部矫形器使用指导

胸腰骶部矫形器是指用于全部或部分胸椎、腰椎、骶髂等身体外侧区域的矫形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皮肤、软组织、肋骨的应力固定支撑脊柱,防止和限制脊柱病变区域的运动和变形,以达到稳定脊柱和矫正脊柱畸形,消除或减轻疼痛的作用。胸腰骶部矫形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式胸腰骶部矫形器,如腰围、背姿带、肋骨骨折带、鸡胸矫形带等;另一类是硬式胸腰骶部矫形器,如模塑式胸腰骶矫形器、屈曲控制式胸腰骶矫形器、屈伸式胸腰骶矫形器等。

为患者安装合适的胸腰骶矫形器,可有效固定患者的胸部和腰部,并且增加患者体腔压力,使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尽量减少其躯干的运动程度,避免再次发生骨折;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骨骼对线,保持正确的骨骼线,提升恢复效果;同时,通过矫形器对患者椎体部位的包裹,可以加强前后纵韧带,减轻椎体骨折所承受的压力,减少骨小梁间的摩擦以及椎体小关节间的活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一、胸腰骶部矫形器的适用人群

(一)软式胸腰骶部矫形器

软式胸腰骶矫形器是脊柱矫形器中大量使用的一类矫形器。其主要材料为织物,根据需要,可沿竖直方向在后面、侧面、前面插入强度、弹性、长度不等的钢条,以增强矫形器整体刚性。

1.腰围 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老年性驼背和第9胸椎以下的胸腰椎退行性变者(图2-21)。

img

图2-21 腰围

2.背姿带 适用于矫正姿势性驼背者,可以预防儿童和青少年姿势性驼背。

3.肋骨骨折带 适用于肋骨骨折患者。

4.鸡胸矫形带 适用于鸡胸畸形矫正者。

(二)硬式胸腰骶矫形器

硬式胸腰骶矫形器泛指以热塑性塑料通过模塑成型,或者由金属支条制成的穿戴于胸腰骶部的矫形器(图2-22)。

img

图2-22 硬式胸腰骶矫形器

1.模塑式胸腰骶矫形器 适用于脊柱侧弯、各种急慢性腰痛症、脊椎滑脱、腰部术后固定等患者。禁用于皮肤不能忍受压力和对热敏感的患者。

2.屈曲控制式胸腰骶矫形器 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胸腰椎的创伤性压缩性骨折、青少年驼背等患者。禁用于不稳定性骨折和某些病理性骨折患者,如脊柱滑脱。

3.屈伸式胸腰骶矫形器 适用于辅助性治疗脊柱结核病类风湿脊柱炎、腰骶椎骨折、脊椎滑脱等患者,还可以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老人驼背和脊柱压缩性骨折。不适用于青年性驼背。

二、胸腰骶矫形器的使用方法

以下分别以腰围和模塑性胸腰骶矫形器为例。

(一)腰围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型号的腰围。

(2)向患者解释使用腰围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3)检查腰部皮肤状态及清洁皮肤。

(4)患者取侧卧位,轻轻将腰围平整铺垫在腰背部下方。

(5)患者改为平卧位,调节腰围,使上缘齐肋弓下缘,下缘至臀裂部。

(6)患者自己调整腰围的松紧度。

(7)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使用腰围的注意事项。

(二)模塑性胸腰骶矫形器的使用方法

(1)准备制作好的矫形器。

(2)向患者解释使用矫形器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

(3)检查患者腰部皮肤状况及清洁皮肤。

(4)协助患者沿轴线翻身至侧卧位,将矫形器的后片沿患者背部边缘放置于患者后侧,上缘支撑于肩胛骨下的胸廓上,下缘支撑于骶骨上。

(5)协助患者沿轴线翻身至平卧位,将矫形器的前片放于胸腰部,包容腹部和肋弓下缘,对腹部施加压力。

(6)轻微调整矫形器的松紧度与位置,两侧搭接用魔术扣粘好。

(7)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使用矫形器的注意事项。

三、腰背部、腹部肌力训练及胸部呼吸训练

(一)腰背部、腹部肌力训练

腰背部和腹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腰背部、腹部肌力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腰背肌肌肉张力,改变和纠正异常力线,维持和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1.腰椎退行性变患者 应在神经根刺激症状消除后开始进行腰背肌和腹肌肌力训练。患者不能过分依赖腰围,而是应该根据腰背肌力量逐渐缩短佩戴腰围的时间。长时间佩戴腰围可致腰部力量减弱和腰肌萎缩,进而产生腰背痛。

(1)俯卧位腰背肌锻炼法:患者俯卧位,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开始时双上肢后伸,头颈部后仰,胸部离开床面。掌握上述动作后,嘱患者双腿伸直、并拢向后方抬起,将上肢、头颈和下肢动作协调起来,仅腹部着地。每次保持5~10秒,然后放下休息5~10秒,再重复上述动作。开始时,每日训练10~15次,逐渐增至30~50次,以训练后不感到疲劳或腰背痛加重为宜(图2-23)。

img

图2-23 俯卧位腰背肌训练

(2)仰卧位腰背肌锻炼法: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双肘和双足跟为支点,腰背部后伸。该动作适用于老年人,但应有亲属或医务人员提供支持。②挺腹训练,患者仰卧,双足固定,抬高臀部,使身体的重量由肩及双足支持,收紧腹部及腰部肌肉,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图2-24)。③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将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收紧腹部及腰部肌肉,缓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可做双腿或单腿交替),慢慢放下,重复10次(图2-25)。

img

图2-24 挺腹训练

img

图2-25 直腿提高训练

(3)直立式腰背肌训练法:①患者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于身前,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活动。每日2~4次,重复10~15次。②患者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扶杆站立(杆的高度以使患者腰部保持生理幅度为宜),脚尖伸直后,伸腿至最大幅度,双腿交替运动,放下休息5~10秒。每日2~3次,每次持续5~10秒(图2-26,图2-27)。

img

图2-26 直立式腰背肌训练方法一

(4)腹肌锻炼法:①仰卧起坐法,患者仰卧,双手抱住头的后面,腹肌收缩,用力坐起,再仰卧,再坐起,如此反复练习,每日2~4次,重复10~15次。若坐起困难时,可将双臂向前平伸,即较易坐起。②患者平卧,将下肢垫高30°,收缩腹肌,抬起头肩部,屈髋关节,使膝部与鼻子接近,如此反复训练,每日2~4次,重复10~15次。此法不仅可以增加腹肌肌力,有效降低腰椎负荷,减轻腰痛,避免腰痛发生,还是纠正腰椎过度前突的有效方法(图2-28,图2-29)。

img

图2-27 直立式腰背肌训练方法二

img

图2-28 腹肌锻炼方法一

img

图2-29 腹肌锻炼方法二

(5)四肢交替撑地训练:跪趴在垫子上,双手双足与肩膀同宽,将对侧手脚分别向上平举,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尽量保持头部不伸展或屈曲,背部水平,身体尽量减少向两侧晃动,两侧各重复10~15次(图2-30)。

img

图2-30 四肢交替撑地训练

2.脊柱稳定性骨折患者 卧床期间应尽早开始脊柱的功能训练,促进脊柱功能的完全恢复。卧床8周后,患者可在腰围的保护下适当活动。X线片显示椎体坚固愈合后患者才能弯腰活动,进行背伸肌训练,再配合腹肌锻炼(仰卧起坐)。此时已愈合的椎体不易再被压缩变形,脊柱后突畸形也不易复发。

(1)臀部左右移动后做背伸运动,即进行桥式运动锻炼,使臀部离开床面。随着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离开床面的高度逐渐增加。

(2)脊柱骨折翻身训练后行俯卧位的背肌训练:翻身时腰部应维持伸展位,肩和骨盆同步旋转,避免脊柱屈曲与旋转,翻身后进行俯卧位的背肌训练。背肌训练时,负荷应逐步增加。双臂支撑,抬起上身与头部,髋部不离床;双腿交替后伸,膝关节保持伸直;无须双臂支撑,抬起上身与头,双腿同时后伸,上身保持不动。

3.腰背肌、腹肌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训练强度因人而异:对于腰背肌力量较弱或肥胖的患者,应适当减量。

(2)关注训练后患者的反应:若训练后次日晨起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僵硬等,应适当减少训练的强度、频次或停止训练,以免加重症状。

(3)肌力训练应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以训练时不加剧疼痛或有轻微反应但能忍受为标准。

(4)训练过程中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避免导致肌肉损伤。

(5)在疼痛急性发作期,应停止训练,及时休息,否则可能会加重原有症状。

(6)肌力训练应持之以恒,切不可急于求成。

(7)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呼吸功能训练

脊柱变性、肋骨骨折等疾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胸廓畸形和胸腔容量减少;胸腹部手术后心肺功能的改变、高位脊髓损伤等疾病,也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呼吸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提高呼吸肌的随意运动,使呼吸容量增加,从而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通过主动训练可以改善胸廓的顺应性。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等。

1.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

(1)放松训练:有利于气短、气急所致的肌肉痉挛和精神紧张症状的缓解,减少体内能量消耗,提高呼吸效率。在进行呼吸训练前,必须使患者全身放松。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指导患者先充分收缩待放松的肌肉,再松弛紧张的肌肉,达到放松的目的。还可以做肌紧张部位的节律性摆动或转动,以利于该肌群的放松;缓慢地按摩或牵拉,也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放松。

(2)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舒适放松的坐位或平卧位,医生将毛巾折叠放于患者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其用鼻缓慢地深吸气,肩部与胸廓保持平静,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经口呼出,同时腹部下陷,重复上述动作3~4次后休息(图2-31)。

img

图2-31 腹式呼吸

(3)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用鼻缓慢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吹出。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一般吸气2秒,呼气4~6秒(图2-32)。

img

图2-32 缩唇呼吸

2.呼吸功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1)训练方案因人而异:在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鼓励患者持之以恒,锻炼终身。

(2)环境适宜:避免在寒冷、炎热、嘈杂、粉尘等环境中进行训练。呼吸时最好经鼻,以增加空气的湿润度和温度,减少粉尘和异物的刺激。

(3)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训练时不应该有任何不适症状,次日晨起时应感觉正常,如果出现乏力、疲劳、头晕等,应暂时停止训练。

(4)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训练过程中诱发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

(5)训练适度:避免过度换气综合征和呼吸困难。

(6)训练时适当给氧,可边吸氧边活动,以增强活动信心。

四、使用胸腰骶部矫形器的注意事项

(一)腰围的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体型选择合适的腰围,一般上至肋弓,下至髂嵴下,松紧适宜,保持良好的生理曲线。

(2)腰围的佩戴时间最多3个月,每日约佩戴13小时。卧床时须取下腰围。根据腰背肌、腹肌训练情况,可逐渐适当减少腰围的佩戴时间。

(3)在不影响治疗效果前提下,尽量缩短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心理依赖性,可能引起腰背肌肌力下降和腰肌萎缩,或其他邻近部位结构的疲劳性损伤,进而产生腰背痛。

(4)佩戴腰围期间也应进行腰背肌、腹肌肌力训练,持之以恒。

(二)软式胸腰骶部矫形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预防压力性损伤:每日检查腰背部、胸部、腹部等处皮肤是否有发红、疼痛、破溃等情况。骨隆突处应加软垫或减压贴缓解受压。每次穿戴矫形器的时间不宜过长,每1~2小时放松1次,15分钟后再次进行穿戴。对于造成局部皮肤受压严重的矫形器,及时请矫形师进行调整。

(2)做好胸腰骶背部皮肤护理:每日清洁皮肤及更换衬垫1~2次。行胸腰骶背部皮肤护理时,患者应保持脊柱的正直。

(3)卧床期间,病情稳定后要加强腰背肌、腹肌及呼吸功能训练并长期坚持,同时应加强双腿的功能训练。

(4)佩戴胸腰骶矫形器时饮食不宜过饱,避免导致急性胃扩张,影响矫形器的佩戴,应少量多餐进食。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可以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红薯等,保持膳食平衡。

(6)定时行腹部环形按摩:解小便后取平卧位,屈膝,搓热手掌,顺时针环形按摩30次,环形要从小到大,配合腹式呼吸,注意保暖。

(7)胸腰骶部矫形器的穿戴应松紧适宜,不影响正常呼吸。

(三)硬式胸腰骶部矫形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支具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支具吸汗性差,故患者必须穿全棉内衣或垫棉质衬垫,增加舒适感,保持皮肤的清洁。

(2)每日穿戴矫形器的时间根据疾病情况进行调整。青少年脊柱侧弯每日应穿戴18~23小时,剩余时间用于功能训练、运动及处理个人卫生。

(3)坐起时,关注背侧的胸腰骶部矫形器离凳面应有2~3厘米的距离。

(4)3个月复查1次,若有特殊情况,请及时复查。随着生长或矫正进度,应及时更换矫形器。

(5)停用计划:取下矫形器后4小时拍摄X线片,若Cobb角无变化,穿戴时间减至20小时;4个月后复查无变化,穿戴时间减至16小时;再过3~4个月无变化,穿戴时间减至12小时;再过3个月后复查脱矫形器,24小时拍摄X线片无变化,方能停止使用。观察期内如畸形加重,则仍须恢复23小时穿戴矫形器。

(四)胸腰骶部矫形器的日常清洁保养

(1)保持矫形器的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化学物品,未使用时应放于安全的位置,避免重物挤压变形,避免锐器损坏矫形器。

(2)清洗软式胸腰骶部矫形器的水温不宜超过40°,避免用力扭转、机洗,洗净后平铺晾晒,避免烈日暴晒或吹风机吹干。

(3)对于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矫形器,可用软刷蘸温水清洗,避免接触高温环境,导致避免矫形器变形。

(4)对于有金属支条的矫形器,应避免潮湿,以防生锈。

(陈佳佳 曾敬茹) RsKG+6gthRRQ8Zl1VfvrjFN6ut6Nj9g4w3dLMTVvsIpxJr53AW81mtjRGeuvM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