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矫形器基本概念

一、矫形器概述

矫形器又称为支具,主要用于人体躯干、四肢等部位,是可代偿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结构或功能特性的体外支撑装置。其可以稳定、预防和纠正畸形,提高和补偿功能,以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麻痹等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

随着各项康复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生理结构及病变的深入研究,康复工程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分支出专门研究矫形器原理、制作、装置及工艺技术的学科——矫形器学。我国肢体残疾人约有1122万人,其中需要矫形器治疗者占28.9%~46%,许多疾病在经过内、外科治疗后仍然需要装配矫形器以预防、纠正畸形或代偿失去的功能。随着矫形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并朝着智能化、人机一体化、仿生控制方向发展,这对残疾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矫形器的分类

1996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参照ISO国际标准,制定了我国假肢矫形器国家标准,系统规范了矫形器的命名。200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参照《残疾人专用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ISO 9999-2002),重新制定了《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GB/T16432-2004)。

根据《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可以根据矫形器的装配部位、康复治疗阶段、治疗目的、矫形器材料进行分类。医生在开具矫形器处方时,不是按照疾病的名称选择,而是综合考虑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种类、程度,以及患者年龄、心理状态、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选出最合适的矫形器。选择矫形器时,需要康复治疗师对患者家居环境进行评估,选择适合患者家居生活使用的矫形器。

(一)按矫形器的装配部位分类

1.上肢矫形器 可分为肩肘腕手矫形器(图2-1)、肘腕手矫形器、腕手矫形器(图2-2)、手矫形器等。上肢矫形器主要为患侧肢体提供牵引力,控制异常活动,起到固定、支持、制动的作用,纠正畸形,支持部分瘫痪肢体完成精细动作和日常活动。其主要适用于消除上肢关节和腱鞘的炎症、上肢部分神经损伤恢复、促进骨折愈合等。

img

图2-1 肩肘腕矫形器

img

图2-2 腕手矫形器

2.下肢矫形器 可分为髋关节矫形器、膝关节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足矫形器等(图2-3)。下肢矫形器主要作用是支撑体重,减轻下肢负重;辅助或替代肢体功能,限制下肢关节不必要的活动;补偿下肢功能,维持下肢的稳定性,改善站立和行走能力;预防和纠正畸形。

img

图2-3 下肢矫形器

3.脊柱矫形器 可分为颈部矫形器、胸腰骶部矫形器(TLSO)、腰骶部矫形器(LSO)等(图2-4,图2-5)。脊柱矫形器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和保护躯干,矫正脊柱的异常姿势;减轻躯干的局部疼痛,防止病变部位受到进一步的损伤;支持已麻痹的肌肉,预防和纠正畸形;通过支持躯干、运动限制及对脊柱对线的再调整,达到矫治脊柱疾病的目的。

img

图2-4 胸腰骶部矫形器

img

图2-5 腰骶部矫形器

(二)按康复治疗阶段分类

按康复治疗阶段,矫形器可分为临时用矫形器、治疗用矫形器、功能代偿性矫形器。

(三)按康复治疗目的分类

按康复治疗目的,矫形器可分为固定性矫形器、活动性矫形器、矫正性矫形器、免负荷性矫形器。

(四)按制作材料分类

按制作材料,矫形器可分为石膏矫形器、塑料矫形器、金属矫形器、皮质矫形器、织物矫形器、碳纤维矫形器等。

三、矫形器的作用

(一)矫形器的主要功能

1.制动 矫形器通过固定生物力学来禁止肢体的活动,将不稳定的肢体固定于功能位。

2.牵引 矫形器通过矫正、控制生物力学功能,对身体组织进行拉伸、牵引,缓解压迫的症状,矫正畸形。

3.稳定与支持 矫形器通过控制肢体或躯干的异常运动,稳定关节,引导关节的正常活动,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承重和运动功能。

4.固定与纠正 对于已出现畸形的肢体或躯干,矫形器通过固定病变部位,维持关节的正常对线和活动范围,促进病变的恢复,纠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5.保护与减轻负荷 矫形器通过固定病变的肢体或关节,限制其异常活动,保持肢体、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减轻或免除下肢承重关节的轴向负荷。

6.代偿与助动 某些矫形器中橡皮筋、弹簧等可以提供动力或储能,代偿已经失去的肌肉功能;或者给予肌力较弱部分一定的助力,辅助肢体活动或使瘫痪的肢体产生运动。

7.抑制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 通过控制关节运动,减少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

8.改善站立和步行 矫形器通过运动控制、减轻负荷,补偿下肢长度的方式,控制下肢关节活动,平衡下肢长度,维持下肢的正常对线,改善下肢的承重功能,提高站立和步行能力。

(二)穿戴矫形器的不良反应

使用矫形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将其视为暂时的工具,一旦患者症状改善或功能恢复,就应尽早放弃矫形器,因为长时间穿戴矫形器可能会产生以下不良反应:①制动诱发的失用性肌萎缩与肌无力;②降低关节的活动度与稳定性;③诱发骨质疏松;④加重肌痉挛;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⑥产生心理依赖。

四、矫形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矫形器的结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矫形器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佩戴矫形器康复的意义,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矫形器有正确的认识,以配合安装和使用。

(一)矫形器穿戴的维护

1.穿戴时间 根据治疗需要确定穿戴矫形器的时间。例如,脑卒中后的偏瘫患者早期穿戴上肢吊带对预防和治疗肩关节半脱位有积极意义;但进入Brunstrom Ⅲ~Ⅳ期后,痉挛期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拉伤或肩关节半脱位,无须继续使用吊带,否则会增加肩关节内收、内旋等畸形的发生率。

2.穿戴稳定牢靠 矫形器穿戴在肢体上要稳定,避免松脱而影响治疗效果;矫形器的辅助件如螺丝、弹簧、弹力皮筋要牢靠,否则会造成组织损伤;矫形器的压力过大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因此,穿戴矫形器时应随时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皮肤颜色有无异常,特别是在首次穿戴的前两天,应特别注意;夏天应避免汗水的浸泡,防止皮肤感染。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节固定带或松解矫形器。

3.训练和使用 矫形器正式使用前,要进行试穿(初检),了解矫形器是否符合处方要求,舒适性及对线是否合适,动力装置是否可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指导患者穿脱矫形器,可以穿戴矫形器进行一些功能活动;训练后,检查矫形器的装配是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了解患者使用矫形器后的感觉和反应,此过程称为终检。终检合格后方可交付患者正式使用。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矫形器的患者,应每3个月或半年随访一次,以了解矫形器的使用效果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4.定期复查 了解患者穿戴矫形器的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对矫形器进行调整和修改,必要时给予更换(图2-6)。

img

图2-6 定期复查

部分患者在使用矫形器并取得疗效后,对矫形器产生了心理依赖性,在功能完全恢复、症状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仍然希望借助矫形器得到支撑与保护,这不利于机体组织的功能恢复和发挥。经过矫形器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应及时测评患侧肢体功能,根据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采用矫形器治疗。对于无须继续使用矫形器但又对矫形器存在依赖心理的患者,医生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同时对其进行试验性训练,以消除其顾虑。

(二)矫形器的维护和保养

矫形器的制作材料有很多种,其使用年限亦受限。对大部分患者来说,使用矫形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做好矫形器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治疗效果、充分发挥矫形器作用、延长矫形器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矫形器的使用寿命,并发挥正常功能,要对矫形器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经常清洗并保持干燥;检查各螺丝、接口的地方是否牢固;对于低温材料制作的矫形器,存放时应远离热源。在患者穿戴矫形器治疗的过程中,嘱咐患者做到以下几点:①按要求穿戴矫形器;②保持矫形器干燥,防潮防锈,保持矫形器清洁;③金属关节部位经常涂抹润滑油;④暂不使用矫形器时,将矫形器放于安全的位置,防止重物的挤压;⑤避免矫形器接触到锐器;⑥避免将矫形器置于高温下烘烤,避免阳光下曝晒,尤其是低温热塑材料;⑦避免用高浓度洗涤剂清洗,更不能接触化学物品,可使用清水或中性肥皂清洗、擦干;⑧若发现松动、破损等问题,应及时送交制作部门处理。

(陈佳佳 曾敬茹) RsKG+6gthRRQ8Zl1VfvrjFN6ut6Nj9g4w3dLMTVvsIpxJr53AW81mtjRGeuvM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