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五施”激发积极情绪

情绪能力发育良好的孩子,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智力与品质的发展也会更好。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远离那些破坏身心健康、缩小个体认知范围的消极情绪,促进那些能为孩子增加能量、开阔思维、提高幸福感的积极情绪的产生呢?

为了有效地控制负面情绪的影响,我分享一个“五施”原则。这不仅能帮助父母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还可以引导孩子逐渐学会遵循原则,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真正有意义的快乐。

言施

言施就是要学会表达、沟通和交流。语言是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人的语言和知识信息从来不是印在大脑前额叶的符号,而是作为神经化学的联系流淌在我们全身。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人们在聊一些社会不公平的事件时会越聊越愤怒,甚至拍桌子骂人。相反,人们在聊一些轻松快乐的话题时会由衷地笑起来。

这是因为人从来不是被动、抽象地理解一些话题和概念的,而是带着身心的体验进行的。所以,多进行积极的表达、沟通和交流,往往就会产生正面效果。尤其当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经常使用一些积极、乐观、具有正能量的话语,就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并感到轻松和快乐。哪怕是面对一件不好的事,学会引导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让他们的心态变得积极。

在海姆·吉诺特(Haim Ginott)博士的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有这样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个5岁的女孩名叫南希。她第一次去幼儿园时,看到幼儿园的墙上有一幅画,就大声地问道:“这是谁的画,画得这么难看?”陪南希一起来幼儿园的妈妈听到南希这么说很尴尬,就赶紧告诉南希:“南希,你说这幅画‘难看’是很不友好的。”

这时,一位真正听懂了南希的提问的老师走过来,笑着对南希说:“在这里,你不需要必须画漂亮的画。”听完老师的话,南希开心地笑了。因为她已经得到了自己隐藏的问题的答案:“原来就算我在这里画出不好看的画,也是没关系的。”

很显然,这位幼儿园老师很善于与孩子沟通。成人只有通过孩子外在的一些语言和行为了解孩子表现背后的感受和需求,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以孩子期待的语言与之沟通,孩子才会敞开心扉。

身施

身施是指通过触摸、接触自己的身体产生幸福感。比如,在面对胜利时鼓掌欢呼,情绪就会变得非常愉悦。手上最敏感的触觉区域是掌心,不断碰撞自己的掌心,就会产生快乐的情绪反应。同样,开心时与他人拥抱、击掌等,也能给双方带来幸福的体验。

所以,当孩子情绪不佳时,握着孩子的手,抚摸孩子的头,或者拥抱孩子,都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的情绪,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此外,和孩子一起运动、游戏,比如跑步20分钟、打球半小时等,会让孩子的大脑分泌各种积极的化学物质,获得开心、兴奋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眼施

眼施是指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关注生活中的变化,看到美好的事物。比如,在季节变化时家人换了一件新衣服、孩子不开心时的小动作、亲人和朋友的优点。因为太忙,我们有时发现不了身边的变化,但是想体会到幸福,我们就必须去关注、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向家人和朋友表达我们的爱。

生活其实并不单调,如果我们总想着工作,就会丢失生活,也会离幸福越来越远。所以,下班途中,请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发现生活的美好;回到家后,放下手机,关掉电脑,看看孩子的笑脸。这时,你心中涌起的那种温暖、满足的感受,就是幸福。

颜施

科学家发现,人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大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船10分钟的运动效果。

笑是人类的天性。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就会流露出微笑的表情,不需要学,也不需要模仿,天生就会笑。即使是双目失明的儿童,生下来就看不见别人的笑脸,出生后一个多月也会自然而然地笑出来。

但是,笑也有真假之分,科学家甚至专门做过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1860年,法国医生迪香通过用电流刺激实验对象的面部肌肉收缩来激活某种情绪和情感,摄影记录下每种情绪和情感对应的面部肌肉活动。结果他发现,真实的微笑信号不仅是微笑肌(附在口腔和颧骨上)受到刺激,使人的嘴角被拉起,还会激活眼睛周围的小肌肉,导致眼睛周围出现皱纹(俗称鱼尾纹)。这是一种内心愉悦的纯净笑容,非常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相反,那些职业性的伪装笑容往往只有嘴角拉伸出笑意,而眼角是没有微笑表现的。这种笑后来也被人们称为“皮笑肉不笑”,科学心理学的表述则是“皮笑眼不笑”。

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为了表示对迪香的敬意,便将所有带有眼角皱纹的真心微笑统称为“迪香式微笑”。

“迪香式微笑”有三个特征,分别为嘴角肌上扬、颧骨肌上提和眼角肌收缩。这是一种特别有感染力的微笑。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拥有“迪香式微笑”的人,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幸福感的比例较高,自我评价的幸福指数也较高。

“迪香式微笑”的影响力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罗尼克(Ed Tronick)曾做过一个实验,叫作静止脸实验。实验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一对母子先进行热情愉悦的互动,孩子表现得非常开心。接着,特罗尼克让母亲进入“静止”状态,不管孩子做什么,母亲都面无表情。觉察到母亲异常的孩子,先是尝试用各种办法跟母亲互动,但坚持两分钟后仍然得不到母亲的回应便大哭起来。

后来的实验数据显示,在母亲毫无反应的这几分钟里,孩子的心跳加快,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再坚持下去,孩子大脑的关键部位的细胞甚至可能会出现死亡。

这个实验提醒我们,孩子需要经常与父母进行愉快的互动,并且父母的情绪反馈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平时不妨多向孩子进行“迪香式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与关注,从而维持稳定的亲子关系。

心施

中国有个汉字叫“悟”,而中国人的很多智慧也来自“觉悟”。所谓觉悟,就是用心感受。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只忙于培养具体做事的能力,疏于培养内心的感受力,导致心灵枯竭、贫瘠,自己也感到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开心。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特别重要的心灵体验,也是给所有能够看见世界的人的劝告。她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在森林里面走了一个小时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一个看不见任何东西的盲人却看见了无数的事情。我看到一片叶子上对称的美感,我看到了银杏树叶表面那种光滑的触感,我看到了树枝上那种粗糙的凹凸不平。我作为一个看不见的盲人可以给那些能够看见的人一个启示,去善用你的眼睛,就像你明天将会失明一样。去聆听美妙的天籁、悦耳的鸟鸣、荡气回肠的交响曲,就像明天将会失聪一样。去用心抚摸每一个物件,就像明天将会失去触觉一样。去闻花香,去品尝每一口饭菜,就像明天你将永远无法闻到香味和品尝味道一样。”

以上的“五施”原则就是在提醒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认真地找一找、看一看那些被我们忽视的事物、美好的细节。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去发现,就一定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感动。而对于孩子来说,激发积极情绪,感受幸福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孩子探索和发现世界的美好,多去看那些积极正面的事物,多培养孩子感受情绪的能力,他们就一定能体会到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cK3XSAFsR9acqJYaEwelmVe1zm+qERTmKS0iPK62HJiXqP34cnIDnITDjaw79S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