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喜欢与乐观开朗、笑口常开的人交朋友,还是喜欢与悲观消极、整天愁眉苦脸的人交朋友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们的积极情绪会感染我们,让我们也跟着乐观开朗起来,达到情绪上的共鸣。积极情绪不仅能帮助我们与更多的人建立人际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带来好运气。
27年前,当我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后,就给向往的世界知名大学心理学系发出求职申请。郁闷的是在接下来的半年多里,我的求职信虽然得到了校方礼貌的回复,但一直没有获得正式邀请。而同时,我的几位博士同学已经陆续接到其他大学的邀请,虽然这些大学不是我所中意的名校,但我还是感到有些失落,时不时地冒出一些焦虑感。虽然我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者,十分了解焦虑情绪的坏处,但我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面临着养家糊口的现实压力。
早在1994年,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文化与归因》,并且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心理学界的同人了解到我是东西方跨文化沟通最早的心理学奠基者之一。在我的论文发表不久,在不同的学术会议场合,一些高校的教授与心理学系的负责人纷纷向我表达了在我毕业后邀请我去任教的意向。其中,一所亚洲的顶尖高校给出了即便是现在来看也极为诱人的薪水与待遇。只是我当时还没有毕业,我的导师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先生也不太赞同我去这所在全球心理学界不占主流地位的学校。最终,我怀抱着极大的感激之情婉言谢绝了这所学校的厚意。不过,通过这件事,我对自己毕业后的求职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有实力与能力进入一所心仪的院校。
然而,在毕业半年后,当发出第16封求职信时,我心里开始被焦虑与不安充斥。按常理,即便是慎重考察,半年时间也够了,但我却没有收到回复。在孩子面前,我不能表露出任何不安,就像电影《星际穿越》里男主人公说的那样:“你不能对着一个10岁的孩子说去拯救世界,因为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所以,当两个孩子蹦蹦跶跶地跑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让我陪着他们坐过山车时,我真有一种强颜欢笑的感觉。但我知道,在孩子们面前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哪怕是装出来的。
陪孩子们坐过山车时,我的笑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即便如此,我还是懂得了一个道理:就算在最不确定的时候,也要对自己充满希望,更何况事情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后来我知道,当年美国心理学专业名校全部收紧了编制,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没有录用新的教工。它们很早就愿意接纳我成为新教工,只是受当时的社会条件所限,不得不延长了审核时间。对于学校的负责人来说,他们无法录用我的焦虑丝毫不比我等待他们的录用少。
后面的故事,就有点儿“命运自有安排”的戏剧性了。就在我跟孩子们从迪士尼乐园回到家时,收到了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录用回复。这是我求职申请名单中第一个正式回复的名校。接下来的两周,我陆续接到了多所大学的录用回复。到最后,投出的16所名校,包括我喜欢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竟然全部同意录用!我创造了美国心理学界历史上博士毕业生求职的一个纪录——投出的16份求职申请百分之百地得到了录用回复。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而我的情绪也在这个过程中像过山车一样经历了大起大落……
多年之后,当我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心理学系负责人聊起这件事时,他们打趣地说,如果当年他们学校也招教工,我也一定会被录用。我很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你们认为我会被录用?”他们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并没有首先提到我的学术成就。当然学术成就是基础,决定录用我是因为我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他们告诉我:“你知道吗?你很出名的。除了你的学术很棒,还因为你朝气蓬勃、亲和善良,而且总是情绪饱满,积极正向。东方人大多很内敛,让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你不同,这让我们觉得与你更加容易沟通。”
我很少向别人提起这段经历,现在之所以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分享出来,是想说明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一个人漫长的人生多么重要。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更早地让他具备控制情绪、把握情绪、驾驭情绪的能力,与他在学业上考个好分数同样重要。
人生漫长,原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有些时候,即使在自己特别有信心的领域,客观事态的发展也并非完全如我们所愿。我们经常会感到焦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不确定性和未知世界的深层恐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进化特质,并不会因为你是学霸或学渣而有所区别。
对于分辨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现在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不断丰富的信息量,不断出现的种种诱惑,让他们更加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和适应,因而也更易受到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事件影响。所以,孩子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面对因此出现的种种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心情,降低能动性,甚至会导致孩子陷入比较严重的心理困境与生活困扰。这个时候,也是孩子最容易犯错、最容易被打败、最容易丧失自信的时刻。那么,我们要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应对人生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呢?
著名情绪研究专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专门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30多年,成就斐然。在《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她提出了人类的10种极其重要的积极情绪,包括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幽默、激励、敬佩和爱。在芭芭拉看来,积极的情绪可以让人生机勃勃。积极情绪虽然非常脆弱和个人化,但是能令人眼神活泼、面庞柔和、微笑洋溢,并且让所见之人从心里由衷地感到和谐与美。
书中有一段特别让人感动的话:
把你想象成春天的一朵花,你的花瓣聚拢,紧紧围绕着你的脸。即使你还可以看到外面,也只有一点点光线。你无法欣赏到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然而,一旦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情况就变了。你开始变得柔软。你的花瓣放松,并开始向外伸展,让你的脸露出来,并拿掉了厚实的眼罩。你看到的事物越来越多,你的世界相当明确地扩展着,可能性不断增加。
这段话十分富有诗意,也是她关于积极情绪理论最核心内容的形象表述。
孩子在真正成长起来之前身心都是很稚嫩的,就像花瓣一样。同时,他们身上也有着太多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成长为一棵成熟的大树,具备能够抵抗风雨的坚韧心理。社会习惯于让孩子活得像个“小大人”,这样的孩子会被赞赏和鼓励,被冠以“懂事”“听话”“好孩子”“受欢迎”等标签。当然,这些的确是优秀的品质,但也要分孩子面对的是什么事。如果大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根本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与生命发展规律的要求,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能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那么无异于揠苗助长,会让孩子更加焦虑。
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伯顿·怀特(Burton White)是美国多所学校的教育顾问。他带领科研团队在30多年的儿童教育研究中发现,以积极情绪建构为代表的儿童人格素养培育,对于一个孩子的终身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他指出:“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的素质问题更重要,而一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位于全球各地的顶尖心理学科研机构都已经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情绪会触动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当有消极情绪出现时,积极情绪会让人进入最高层面的存在状态——达到最佳水平。这与芭芭拉进行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由此,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由于我们每个人拥有的对自身情绪的控制都远比我们所意识到的要多,所以我们有能力促进自己的成长,并且达到最佳机能水平。理解关于积极情绪的科学事实,将让我们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向来掌握和驾驭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找到更多的爱好,关注更广阔的世界。让他们知道,人类有很多种生存方式,生命也有很多种存在形式,只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当孩子能从内心中认同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期待时,这种积极情绪对于他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