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绪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

许多家长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都会遇到与孩子无法沟通的问题。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再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的事。还有的孩子在与家长发生矛盾与冲突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封闭倾向,一言不发,面无表情,身体姿态僵硬,眼神冷漠,或者表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严重时将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巨大的隔阂与矛盾,甚至发生恶性事件。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报道,一位父亲因为孩子总玩手机,很生气,在劝说无用的情况下,愤怒的父亲直接抢下孩子的手机从楼上扔了下去。面对这种境况,孩子竟然用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跳楼轻生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每次看到类似的事件,我都十分痛心。事实上,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避免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也有很多机会与方法可以挽救一条年幼的生命,保护一个完整且幸福的家庭。但是,偏偏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儿童教育中“懂得是最好的爱”这个道理,不懂孩子,更不懂科学,也不懂科学养育,以致长期以来创造并放大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很多专家都讨论过类似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这里我想从心理防御的科学角度对类似事件的心理原因进行一些解读。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1894年,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防御型神经精神病》一文中,第一次提到“心理防御机制”这个概念。弗洛伊德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为减轻、回避和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心情,而采取的一种以保护自己为目的的防御手段”。

弗洛伊德是最早从心理学角度对与人类极端负面情绪相关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的研究者之一。虽然今天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潜意识作用与心理防御的关系的解说已被后来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修正与完善,但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人们认识心理现象的一种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用今天心理学家公认的说法,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绪时,在其内心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心理现象中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征的典型体现。它意味着每个人在遭遇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都会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不同的人,其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弱程度也是不同的。那些脆弱的心理防御机制往往不具备理性与逻辑,而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情绪的表露,展现一种理性与逻辑的状态。

那么,如何构建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良好的社会支持状态可助益我们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它能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它还能更好地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所以心理学家认为,社会支持状态也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心理健康标志之一。当我们进入成年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地位、资源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正常、积极的关系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教育中不必要的附加冲突

教育中存在着不同参与者之间心理防御机制的博弈问题,我将之称为“不经意脱离教育本身目的的一种附加冲突”。这个定义有点晦涩,通俗的理解就是,在一个教育场景或情境中,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教育的参与者——家长与孩子本来的目的是解决考砸的问题,但对话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个“不必要的附加冲突”——关于笨不笨和爱不爱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考试考砸了与笨不笨、爱不爱之间并没有直接或必然的逻辑关系。但家长会受情绪左右,把自己的焦虑、担忧、气愤转化为对孩子人格状态不健康的主观假设,同时对孩子的表现、对自己的付出、颜面损失进行防御性设定。

与此同时,孩子本来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考砸,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但受情绪的影响,关注点变成对父母的爱纯粹与否的人为假设,以逃避自己在别人面前丢脸或者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有可能产生的损失。

在考砸了这个具体的情景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面临一种非理性的由情绪主导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对抗。不成熟的亲子关系,或不懂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家长一次次地在类似情景中丧失对孩子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而孩子也会对父母不再信任,这给亲子关系带来无穷无尽的冲突、争吵或冷战。在这种状态下,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人。

因此,绝不要小看亲子教育中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处理好了,会成为积极生命的助力与动力;处理不好,则会成为生命的羁绊,导致家庭悲剧。

由此可见,心理防御机制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其积极意义,就是可以恢复心理平衡,而消极意义则会导致压力缓解后的退缩与恐惧,甚至会通过否定、掩盖、转移等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挫败感,拒绝直面问题,而逃避只会让问题愈加严重。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言行、情绪是否源于心理防御呢?

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心理防御机制的三种情况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心理学家,将心理防御机制分成三类:不成熟的、中性的和成熟的。这种分类方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仅会把我们引向糟糕的生活状态,还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因为心理防御机制不仅体现在对潜在的直接风险与损失的防御,也体现在对可能产生的收益损失的规避。

类似下面这些情况都属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一些人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逃避,而不是解决问题;在被上司训斥之后,把满腔怨气发泄在配偶或孩子身上;孩子犯错时,家长完全被愤怒冲昏头脑,不加克制地大肆批评;对孩子极端溺爱,孩子犯了错也不制止与教导,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等等。

通常来说,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以下几种。

(1)压抑

压抑就是在潜意识中有意地防止痛苦或危险的想法进入自己的意识,以避免自己受到负面信息影响。比如,孩子考试不及格,被父母批评后,就会不断地强迫自己忘掉这次糟糕的经历。

(2)否定

否定是指通过拒绝承认某个不愉快的信息或事实来维持内心的平衡。比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文具店偷了一支笔,结果被店主发现。孩子拒不承认偷了东西,即便父亲来了,在大雪天里让孩子罚站,孩子也不承认。这就属于典型的对事实的否定,以求得内心平衡。

(3)幻想

幻想是指通过假想自己获得某种成就来满足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比如,因为体弱而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就会常常幻想自己变成一个大力士,让别人都怕自己。

(4)行为倒退

有时,成人或稍大一些的孩子,会有意识地倒退到早期的发展水平,做出一些幼稚的行为。比如,有些大人在遭受痛苦难以忍受时大喊大叫:“妈呀!”或者躺在床上,蒙上被子,不肯见人。

(5)发泄

有些人在心情烦躁、恼怒时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比如,一不开心就暴饮暴食,或者买很多东西。有些夫妻关系不好,就会出现家庭暴力或冷战现象。有些家长与孩子发生矛盾,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出去找朋友喝酒,借酒消愁。

这种发泄行为很多都与习得性无助相关,因为解决不了问题,或者不愿意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消极的习惯性偏好。这种无助感很折磨人,只能通过发泄来平衡心态。

2.中性的心理防御机制

中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介于不成熟与成熟之间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一般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转移

最常见的中性心理防御机制是转移。这种情况通常是为了避免自己对某些人或事表现出愤怒,让自己陷入更多的麻烦,于是就把这种愤怒转移到自己能发泄的对象身上。比如,有些人在外面受了委屈后,回到家就把怨气发泄在家人和孩子身上,无端地制造一些冲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特别不支持,也强烈规劝有这种行为习惯的人士提高自己的修养,合理转移不良情绪。

学会正确地转移不良情绪,非常有益于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比如,你可以把情绪转移到一些物体上,或转移到一些有益的活动上,如运动、唱歌等。

(2)抑制

有时,我们完全忘记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就是抑制机制在发挥作用。比如,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对曾经犯过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也就是大人常说的“不知悔改”。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有一种抑制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因为那些不开心、让自己伤心难过、不愉快的经历,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抑制功能发挥作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抑制与我们经常说的压抑是不一样的。抑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负面情绪,是一种体验的自然性记忆丧失,它在很大程度上具备生物自然性。而压抑更倾向于主观的可控情绪反应,是经过一定的认知加工与情绪整理后的结果。

(3)反向的行为表达

反向的行为表达是指通过做出夸张的、与自己实际想法相反的行为来规避某些危险的想法。比如,幼儿园或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有一种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如果他喜欢一个异性同学,那么他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积极主动地接触或讨好,而是明明很喜欢,却故意恶语相向,甚至刺激、贬低、打击对方。如果不理解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我们的处理方式也很难恰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坚定而温柔地告诉孩子不要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即可,完全不必找老师告状,或对孩子的人格进行否定或批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朦胧的爱,只是不太懂得或不确定用哪种方式才能得到对方的关注,才用反向的行为来表达。

(4)投射

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感觉、缺点和一些龌龊的冲动投射到别人身上。比如,有的孩子考试作弊,就认为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也作弊。当被老师或家长发现时,他们就振振有词地将自己的假设当成现实说出来。这时,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投射心理,这样就不至于认为孩子有道德品质败坏等人格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成人眼里是完美的,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完美,才想尽办法找借口证明自己其实是符合要求的。这是一种极度渴望被接纳、被认可、被爱的心理需求。

(5)合理化

合理化也叫掩饰作用,是指在遭受挫折和无法达到目标,或者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有的人就会找出一些理由为自己辩解,以此掩盖面临的窘境;或者隐瞒真实动机和愿望,进而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比如,有些学生认为考试成绩不佳,是因为老师讲得不好,或者老师对自己不重视。当他们这样想时,心里就会感觉很轻松。

合理化的一个常见表现就是“酸葡萄心理”。如同在著名的《伊索寓言》中,那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很酸的狐狸。有的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实现不了某些愿望,就会说这个东西不好,这件事不靠谱,其实这都是为了冲淡自己因得不到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不安情绪。

另一种常见的合理化表现叫作“甜柠檬心理”,它的表现与“酸葡萄心理”正好相反,不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而是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因为他得不到葡萄,只能得到柠檬,所以就不断强调柠檬是甜的,以此来减轻自己因得不到葡萄,内心所产生的失望与痛苦。比如,有些孩子资质平平,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他们就会说“傻人有傻福”“太聪明的人不好”“某某很聪明,但总犯错误,总被老师批评”等。“甜柠檬心理”并不完全是不好的,有时它可以激发乐观心态,但过度不理性或盲目的“甜柠檬心理”则是有害的,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面对困难时容易找各种借口,这时就需要教育者进行干预。

3.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叫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形成鲜明对比,是身心健康的人一生都在使用的心理机制。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分离

分离是指通过严密的逻辑归纳,在认识上把那些矛盾的思想和感觉彼此分离开来,以此避免内心的冲突。任何一个受到伤害的人,只要冷静地回顾一下自己受伤的原因、背景,归纳一些预防此类伤害的方法,就能减少内心的冲突。比如,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过严重的迫害,于是一些人就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痛苦经历写出来。后来有研究发现,这些能把自己痛苦的经历倾诉出来的人,通常比那些压抑着不说、不想的犹太人至少多活10年。这就说明,能够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痛苦体验,反而能将内心的痛苦释放出来,从而减轻痛苦对自己的伤害。

(2)补偿

补偿是强调利用自己某些有价值的特质来弥补自己客观存在或主观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会通过努力使自己在其他方面表现得更加优秀;外形不理想的人会通过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等方式来弥补外在劣势;在某些方面天赋不足的孩子会主动寻找那些更加符合自己天赋的内容与家长沟通,并取得相应的成就。

(3)升华

升华是指将个体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能被社会允许或赞许的事物。比如,当你嫉妒别人比你学习好或工资高时,就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来提升自己,超越对方。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获得心灵升华的例子,如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迁在被施以宫刑之后坚持撰写《史记》;德国文学家歌德在遭受失恋的痛苦后创作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后创作出伟大的《命运交响曲》等。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一些高考落榜生,经过一年的复读,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一些年轻时并不出色的人,进入中年后厚积薄发,取得很大的成功。当问这些人是怎样实现这些转变的时,他们会说自己是在某个时刻突然顿悟,意识到了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并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命追求,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这些人摆脱了负面情绪,于悲痛中蜕变成强者。

(4)幽默

幽默是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化解内心的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通过调侃、自嘲等方式来宣泄内心的郁闷和不愉快的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在《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幽默逗趣的积极作用。在芭芭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里,幽默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积极天赋的展现,这样的天赋与幽默本身具备的积极情绪特征相关。如果说“会开玩笑”属于一种主观能力,那么幽默则带有一种自发性。只是幽默这种情绪更容易通过语言、行为来表达,而不像恐惧、焦虑或快乐那样,通过面部表情直接表现出来,以致让人们误认为幽默只是一种能力,而不属于情绪范畴。

(5)利他的公益行为

这种机制是指通过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来化解个人内心的焦虑、烦恼、痛苦和内疚等不良情绪,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多项研究表明,那些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心理更健康,也更积极、活跃,敢于迎接挑战,患抑郁症和自杀的概率也更低。

利他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做公益。人在做公益时,不仅道德感会获得升华,还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身心反应。梁漱溟先生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仿佛自己越是在给别人有所牺牲的时候,心里特别觉得痛快、酣畅、开展。反过来,自己力气不为人家用,似乎应该舒服,其实并不如此,反是心里感觉特别紧缩、苦闷。所以为社会牺牲,是合乎人类生命的自然要求,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生活更能有力!”

由此可见,助人为乐是消除我们负面情绪体验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利他也是一种非常有效、有意义,且能马上实现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

以上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常见的几种情况。不过,心理学家与教育家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最容易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有三种:否定、行为倒退和投射。对照前述的种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防御机制显然都不太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怎样发现、发展和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呢?我们就要先看看孩子平时偏好哪些心理防御机制。然后分析这些机制中哪些属于不成熟的,哪些属于中性的,哪些属于成熟的。如果孩子选择不成熟或中性的防御机制偏多,那么我们就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偏好。最终我们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而通过引导,让孩子学会与消极情绪和谐相处,帮助他们寻找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渐摆脱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LfFclNu0N7KqO0rgXPdkOJfB56lJW8E6MexLyaGTHVrOQ+LFDMPuejdx7ykE6D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